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研究雷西莫特的合成。方法:以3-氨基4(α-羟基-2-甲基丙氨基)喹啉为原料,经缩合、N-氧化、氨基化等反应合成雷西莫特。结果:合成的雷西莫特的总收率42%,经元素分析、MS、UV、IR、1HNMR、13CNMR.DEPT等测试,确证了结构。结论:本法合成雷西莫特原料易得,便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2.
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近5年来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3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参照Nakai标准,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75%。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创伤小、术时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3.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既可达到神经根彻底减压,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腰椎的稳定,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手段.对于特殊类型的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一度被认为是MED的禁忌症.我院自2001年4月~2004年3月应用改良器械,治疗这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5例,其中随访2年以上者6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静脉血栓分级预防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11月由同一组术者施行腰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并获得随访的15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防方法分为物理预防组和分级预防组。物理预防组共71例,术后常规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分级预防组共86例,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术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等级给予分级预防,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VTE的发生率。结果物理预防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为(176.25±80.21)m L,分级预防组为(209.15±101.70)m L,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预防组术后VTE的发生率为8.5%(6/71),分级预防组为1.2%(1/86),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腰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静脉血栓分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有椎动脉受压临床表现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复杂,93%的患者与其他类型颈椎病混合出现,其中合并神经根型47例,合并脊髓型65例。MRA、数字减影椎动脉血管造影(DSA)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椎动脉成像(DCE MRA)的诊断价值较高。非手术治疗74例,行椎间盘减压、椎动脉松解术46例。结果优79例(65.8%),良37例(30.9%),差4例(3.3%),优良率为96.7%。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多样,通过病史询问,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可获确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反复者可行手术松解治疗。  相似文献   
66.
RP-HPLC法测定急支糖浆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测定急支糖浆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him-pack CLC-ODS 柱(150 mm ×4 .6 mm ,ID,5 μm);流动相甲醇1 % 乙酸(28∶72),检测波长323 nm ,流速1 ml·min-1 。结果:平均回收率102.16% ,RSD1.46% 。结论:方法可用于急支糖浆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脊柱手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与防治方法。 方法 对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于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例脊柱手术后并发VTE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及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VTE防治的相关文献,对脊柱手术后并发VTE的流行病学、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结果 本组脊柱手术后并发VTE共8例,其中4例为单纯症状性深静脉血栓(DVT),1例为单纯症状性肺血栓栓塞症(PTE),3例为症状性PTE合并无症状性DVT,VTE总的发生率为0.47%(8/1 699)。4例单纯症状性DVT患者经抗凝及取栓、溶栓、下腔静脉滤网(IVCF)植入术等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4例PTE患者中,有1例为致死性PTE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例经溶栓、抗凝等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 结论 虽然脊柱手术后VTE的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因此,应务必提高脊柱手术后VTE的预防意识,完善术前的危险因素评估,建立和完善VTE的防治体系,并进一步深化研究,改进脊柱手术VTE风险评估及分级预防模型,以便为今后脊柱手术VTE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3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治疗。对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院费用、撤机成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EICU时间、VAP发生率、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减少了机械通气和有创通气的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并为患者节省了住院费用,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异种骨经椎弓根椎体强化及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异种骨经椎弓根椎体强化及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20例,对患者术前后椎体高度、Cobb's角、椎管矢状径占位率进行比较. 结果 30例患者术后l周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s角、椎管矢状径占位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l周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神经ASIA分级A级中1例恢复为B级,余均为E级. 结论 异种骨椎体强化内固定术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防止术后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