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17日下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就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extraovarian peritoneal serous papillary carcinoma,EPSPC)进行专题讨论会。会议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陈乐真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魏丽惠教授、崔恒教授、病理科沈丹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沈铿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廖秦平教授参会。北京大学各附属医院和北京市其他医院约50余名医生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妇科高雨农主任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92.
2003年12月24日下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行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肿瘤医院的妇产科联合病例讨论会。会议由肿瘤医院高雨农主任主持,特邀中华医学会曹泽毅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建衡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陈乐真教授参加。与会者就妇科恶性神经鞘瘤与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病理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2005年9月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妇科收治的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单纯因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导致手术病理分期由Ⅰ期升至Ⅲa期者6例,随访2年.未见复发。而同期因肿瘤侵犯子宫浆膜面或附件所诊断的Ⅲa期10例患者中,术后复发3例,因例数较少,未行统计学分析。13例侵及脉管者4例复发,复发率为30.8%,明显高于未侵及脉管者(3/39,P=0.046);复发心者中,68.8%于术后2年内发生。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复发与脉管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单纯因腹腔冲洗液阳性导致的111a期患者预后好于同期别的其他患者。  相似文献   
94.
宫颈冷刀锥切术中3种止血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单纯压迫、电凝及缝合方法对宫颈冷刀锥切创面止血的效果.方法:5年来136例接受宫颈冷刀锥切的患者,按止血方法分为单纯压迫组(25例),电凝组(66例),缝合组(45例).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单纯压迫组56.60±42.20 ml和电凝组63.33±46.15 ml,较缝合组98.67±72.22 ml明显减少(P<0.05).平均手术时间单纯压迫组23.40±11.43分钟显著短于电凝组33.53±17.89分钟和缝合组37.89±18.04分钟(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单纯压迫组为24.00%,电凝组24.24%,缝合组28.89%(P0.05).结论:非缝合法对冷刀锥切术创面止血效果好、手术时间短,较缝合法有优势.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对儿童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儿童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以下简称治疗组)50例和西药组对照组吸入舒利迭干粉剂(以下简称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用药后1年内发病次数、每次发病严重程度、每次发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剂量。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和GINA推荐的吸入疗法无显著性差异,该疗法也是值得哮喘患儿选择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96.
蒋国庆  罗捷 《重庆医学》2008,37(16):1835-1836
目的 评价国产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奎硫平组(30例)和氯丙嗪组(30例)进行对照研究,疗程6周,疗效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奎硫平组有效率为83.33%,氯丙嗪组有效率为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组的不良反应较氯丙嗪组少,其中EPS显著少于氯丙嗪组少.结论 国产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丙嗪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筛选维生素D刺激后胎盘滋养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DEG),分析其在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的潜在作用。  方法  通过二代测序分析不同浓度的维生素D(0.1、1、10、100 nmol/L)刺激细胞的mRNA表达情况,筛选出DEG,应用 GO 和 KEGG 进行富集分析,构建PPI网络筛选中枢基因。  结果  4种不同浓度维生素D刺激的细胞样本和未加维生素D刺激的正常对照样本的基因表达情况如下:VitD 0.1 vs Control组共获取了 354 个DEG,包括 242 个上调,112个下 调;VitD 1 vs Control组共获取了 320 个DEG,包括 216 个上调,104 个下调;VitD 10 vs Control组共获取了 374 个DEG,包括 277 个上调,97 个下调;VitD 100 vs Control组共获取了 300 个DEG,包括151个上调,149个下调。最后对4组DEG取交集,共获得 9个共同的DEG。GO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集中在胶原原纤维组织、细胞分化、细胞趋化、细胞分化的负调控、信号受体活性的调节、细胞外结构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组织、蛋白质分泌,调节的细胞成分富集在胶原三聚体复合物、蛋白质的细胞外基质、细胞的顶端部分、胶原蛋白三聚物,调节的分子功能富集于受体配体活动、受体调节器活动、蛋白质桥接、细胞因子活性。KEGG分析显示在刺激神经组织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细胞粘附分子、胃癌、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产生IgA的肠道免疫网络、炎症性肠病、疟疾、阿米巴病和 PI3K-Akt 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PPI网络确定17个中枢基因(COL1A2、ACTA2、S100A4、TAGLN、CSF1R、TLR4、TNFSF13B、FTCD、APOBEC3G、IL6、IGF1、PDGFRB、TGFB2、BGLAP、COL4A4、COL8A1和COL11A1)。  结论  COL1A2、ACTA2、S100A4、TAGLN、CSF1R、TLR4、TNFSF13B、FTCD、APOBEC3G、IL6、IGF1、PDGFRB、TGFB2、BGLAP、COL4A4、COL8A1、COL11A1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发展相关,也可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8.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命,针灸治疗牙痛每每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火牙痛多因风邪外袭,内郁阳明,阳明腑热,胃火循经上炎而致牙痛。  相似文献   
99.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至2008年1月72例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比较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及血清SCC(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评价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结果27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总临床有效率为62.96%(17/27),完全缓解率为7.41%(2/27),部分缓解率为55.56%(15/27),37.04%(10/27)病情稳定,无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新辅助化疗对病灶大小的影响与病理类型(P=0.033)、临床分期(P=0.014)、化疗前病灶大小(P=0.047)有关,对血清SCC水平变化的影响与治疗前的血清SCC水平有关(P=0.000),与年龄、病理分级、化疗方案、病理高危因素等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缩小病灶,降低血清SCC水平。  相似文献   
100.
<正>患者男,77岁,因“肝癌术后随访4年,发现肝占位1个月”入院,患者因右肝巨大肿瘤于2018年4月22日在本院行右半肝+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肝细胞肝癌(中-高分化),直径111 mm×94 mm。术后每3~6个月定期随访复查,2022年5月平扫CT及B超未见肿瘤,增强CT提示:肝左叶强化结节,较前新增(图1)。增强MRI提示:肝左叶强化结节,直径约8 mm,较前新增,复发不除外(图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