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7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方剂(处方)的功效是药物配伍后综合作用的反映,当增加或减去某些药物时,全方的功效也随之发生变化。根据这种特性,通过某些药物的加减,使之更适合现证的治疗需要。兹结合导师蒋健教授的临床医案,探讨处方药物加减中的种种问题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2.
目的以奋乃静为对照,探讨国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研究组和奋乃静对照组各4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末进行PANSS评分和TESS评价疗效。结果阿立哌唑组和奋乃静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在认知因子和阴性症状减分率方面,阿立哌唑组与奋乃静组有明显性差异。阿立哌唑组主要不良反应有轻度头昏、瞌睡、体重增加等。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药物,特别是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检测Chiari畸形枕颈交界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流动状态。方法对7例Chiair畸形病人(年龄10~20岁),行常规脑脊髓磁共振(MRI)检查,同时采用MRI相位对比电影法检测C2椎体下缘水平椎管内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向下最大流速(MSV)、向上最大流速(MDV)、向下流动所占据整个流动周期比例(SFR)、向上流动所占据整个流动周期比例(DFR)和静止期比例。以7例年龄匹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方法相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iari畸形脑脊液流动状态发生改变,脑脊液流速减慢,SFR明显缩短,静止期比例延长(P〈0.05)。结论Chiari畸形病人C2处椎管内脑脊液流速减慢,相对静止期延长,提示脑脊液流动状态与Chiari畸形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4.
蒋健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88-88
目的: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单一的固定方法容易造成术后骨折对位不良、颞颌关系紊乱等并发症,采用坚固内固定与外固定联合应用可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外科手术坚固内固定后,行上下颌牙弓栓扎外固定,额间弹性牵引。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坚固内固定与外固定联合应用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所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并继发脑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住的35例抗凝药物导致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行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术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临床转归等,分析抗凝药物相关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要点及手术体会。结果35例抗凝药物相关脑出血患者中存活30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包括术中出血不止、术后再出血及多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总体死亡率14.3%,总体恢复良好24例(68.6%),效果不良11例(31.4%)。结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者常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若出现脑出血则死亡率高,手术风险大,再出血风险明显增加,预后较差,围手术期加强止血方法的应用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后规范管理,早期功能锻炼,尽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6.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182例患者,对手术入路及血管神经隔离方法进行改良。结果手术早期的总有效率为97.3%,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手术方法的改良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率和防止并发症生。  相似文献   
67.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是一种剧毒杀鼠药,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中毒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8.
临床资料例1,女,28岁,因左眼外伤伴流脓20天,头痛4天入院。入院前20天骑自行车不慎跌例,左眼被树枝刺伤,自行拔除后,去当地医院就诊。查左眼内上象限球结膜裂伤,有树枝碎片流出。即行异物取出及左眼清创缝合术。术后不断有分泌物自创口流出。伤后16天感...  相似文献   
69.
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大剂量纳络酮 ,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 (n =2 5)和对照组 (n =2 2 ) ,观察早期血压的变化 ,1 0d时患者的颅内压、脑水肿带、GCS、及远期疗效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早期两组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纳络酮治疗组颅内压明显增高和重度脑水肿者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1 ) ,治疗 1 0天后 ,治疗组意识恢复清醒率 (48.0 % )高于对照组 (2 7.3 % )(P <0 .0 5) ,3个月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重残率明显减少 (P <0 .0 5)。结论 早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能降低颅内压上升的幅度、减轻脑水肿 ,并且具有促醒、减少致残率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蒋健  储成凤 《吉林医学》1995,16(6):343-343
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诊断价值的探讨蒋健(江苏省老年病医院放射科210024)储成凤(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放射科210009)本文通过对60岁以上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的X线平片、CT、MRI对照分析,旨在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