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临床极少见,本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已婚.因反复饮酒后出现排尿困难1年余入院.患者无过敏史,无结核病史.查体:肛检:前列腺Ⅲ度大,中央沟消失,表面尚光滑,质韧,未触及硬结,无压痛.B超示:前列腺增生,大小约5.8cm×5.7cm×6.0cm.T-PSA29.8ng/mL.MRI示:1、前列腺右侧外周带信号减低伴小结节影,待排前列腺癌;2、前列腺中央带体积增大伴信号异常,考虑前列腺增生可能;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予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活检病理提示:(前列腺)慢性炎症.予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术后病理镜检示:腺体增生,数目增多,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见较多成团的泡沫细胞聚集.病理诊断: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常规膀胱镜检无法找到输尿管开口时,T管输尿管造瘘在输尿管支架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例晚期宫颈癌合并肾积水患者,行常规膀胱镜检未找到输尿管开口18侧例,通过背部直切口下输尿管T管造瘘、灌注美蓝、X线下斑马导丝探寻、顺行造影等多种方法,引导经尿道输尿管镜找到输尿管开口,逆行进入输尿管并置入支架.结果:17侧例输尿管支架放置成功,1侧例由于下段输尿管完全闭锁予留置T管行体外引流,并于1个月后更换引流管.结论:晚期宫颈癌常规镜检无法找到输尿管开口的患者,仍有很大机会获得内引流成功,外引流并非首选.背直切口下行输尿管T管造瘘创伤小、成功率高,在为外引流做好准备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内引流成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中麻黄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应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进行鉴别。结果:描述了原植物形的性状特征、粉末及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理化预实验结果显示药材中可能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多糖、鞣质、三萜类、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性状、显微及理化预实验为中麻黄的鉴别、开发、利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持续10s以上)和通气不足,伴有睡眠时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力降低,使其咽部存在易塌陷性,围手术期容易出现呼吸道梗阻,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OSA还会引起许多合并症,是造成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近期我院在手术前评估疑似OSA患者,已经较好地完成了102例疑似OSA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常规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2月就诊的轻、中度活动期远段UC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复方苦参注射液20ra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入,每日一次,联合甲硝唑0.4g+地塞米松lOmg+生理盐水lOOmL混合摇匀,每晚睡前保留灌肠,l0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15例仅使用常规保留灌肠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64.3%,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常规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建议进一步了解此药的作用机制,做临床长期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COULTER 750血细胞分析仪和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比对,以达到结果间的一致性.方法:按照NCCLS的EP9-A2文件的要求,以COULTER 750血细胞分析仪为对比方法,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为试验方法,用新鲜全血对WBC、RBC、PLJT、HCB和HCT五个项目进行检测,计算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对两种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的预期偏差、系统误差进行评估.结果:在所检测的5个项目中,所有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均可以接受.结论:根据比对结果显示,COUTER 750血细胞分析仪和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7.
李兴华  王晓丽  葛亮 《新疆医学》2011,41(5):122-124
近年来,随着基础生化学科的飞速发展,临床生化检验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而自从上世纪50年代Lery和Jennings将工业质控图引入到临床生化实验室开始,临床生化检验和质量控制这两个原本相对独立的学科就开始逐渐融合,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在胆道闭锁(BA)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4例BA患 儿肝组织标本为BA组,5例胆总管囊肿(CBD)患儿肝组织标本为CBD组,HE染色对肝组织进行肝纤维化评估,免疫 组化染色检测BMP-9、p-SMAD1/5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肝组织BMP-9及DNA 结合抑制因子 1(ID1)mRNA 表达水平。培养人肝星状细胞 LX-2,用重组转化生长因子(rTGF)-β1 与重组 BMP (rBMP)-9处理,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MAD1/5、p-SMAD1/5、ID1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 qPCR检测细胞中α-SMA及ID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BA组肝组织中BMP-9及p-SMAD1/5蛋白、BMP-9及ID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BD组;在BA组中重度肝纤维化患儿BMP-9蛋白、BMP-9及ID1 mRNA的表达高于轻度肝 纤维化患儿(P<0.05)。LX-2细胞经rTGF-β1、rBMP-9处理后,α-SMA蛋白及α-SMA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LX-2细胞加入不同剂量rBMP-9之后,其下游通路中p-SMAD1/5、SMAD1/5、ID1、α-SMA蛋白,及ID1、α-SMA mRNA表达均较0 μg/L组升高(P<0.05)。结论 在BA患儿肝组织中BMP-9、p-SMAD1/5、ID1表达水平较CBD患 儿增高,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有关。BMP-9可通过SMAD/ID1信号通路激活人肝星状细胞LX-2,促进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究老年下咽癌术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能够针对性制定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进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吞咽障碍的发生情况将所选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吞咽障碍组,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选择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并建立老年下咽癌术后吞咽障碍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 所选70例老年下咽癌患者有41例患者术后发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8.57%。由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吞咽障碍组与正常组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为老年下咽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与老年下咽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吞咽障碍高度相关。基于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等5项老年下咽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下咽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同时本研究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老年下咽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C-index指数达0.899(95%CI:0.863~0.935),表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的精准度和区分度良好。结论 年龄、抽烟史、手术方式、肿瘤T分期及术后放疗为老年下咽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能力和区分度良好,临床上可以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吞咽障碍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经胸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位置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Sonos7500型彩色超声心动图仪,经胸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18例单腔或双腔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起搏电极导线在心腔内的行走路径、导线顶端嵌入位置以及起搏电极与三尖瓣及瓣下结构的关系。结果经胸二维超声能显示大部分患者起搏电极导线及导线顶端位置。经胸实时三维超声能清晰显示绝大部分患者起搏电极导线在心腔内的行走路径、导线顶端位置,更能立体直观显示电极导线与三尖瓣及瓣下结构的关系,结合实时三维彩色血流显像技术可观察有无三尖瓣返流及返流是否与电极导线有关。结论经胸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作为对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的随访观察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实时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能更直观、准确地显示起搏电极导线在心腔内的位置、周邻关系及所致三尖瓣活动的改变,可望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