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椎间盘炎性环境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椎间盘组织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103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实验组(n=48)、对照组(n=48)和空白对照组(n=7)。于大鼠L5、6椎间盘内注入荧光金(fluoro-gold,F-G)作为追踪剂;实验组和对照组于注入F-G 7 d后分别注射50μL弗氏佐剂(制备椎间盘炎性模型)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作进一步处理。实验组及对照组于弗氏佐剂注射后1、3、7、14 d分别取出T13~L6DRG和L5、6椎间盘,行GAP-43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空白对照组于F-G注入后8 d取材作以上检测。结果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实验组DRG中F-G标记的GAP-43阳性细胞表达在术后3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F-G标记的GAP-43阳性细胞横截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GAP-43阳性细胞和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异凝集素B4(isolectin B4,IB4)双染表达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CGRP的表达分别为91.4%±7.4%和87.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IB4表达;椎间盘中实验组GAP-43阳性神经纤维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CGRP阳性神经纤维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IB4表达。原位杂交实验和RT-PCR检测显示:除术后1 d实验组GAP-43 mRNA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内炎性环境刺激了大鼠DRG中GAP-43的高表达,促使中、小神经纤维长入病变椎间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影像学及电生理方法探讨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侧多裂肌的病理生理变化。 方法选取出现单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6例,按患侧(主诉疼痛侧)与对侧不同,将数据分为患侧组和对侧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患者双侧多裂肌的脂肪化面积及总平均信号强度值,利用肌电图(EMG)检查患者双侧多裂肌等长收缩时的波幅和运动单位时限值。测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36例患者的双侧多裂肌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化,且患侧组多裂肌脂肪化横断面面积(CSA)百分比[(44.20±15.14)%]较对侧组[(37.31±13.85)%]高(P<0.05),患侧组的平均信号强度(59.03±12.73)高于对侧组(54.67±12.20)(P<0.05);患者双侧多裂肌EMG的波幅及运动单位时限均增高、增宽,且患侧组波幅[(861.67±171.32)μV]及运动单位时限[(14.49±2.37)ms]的变化较对侧组显著(P<0.05)。 结论单侧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侧多裂肌的影像学及电生理指标均会发生改变,且患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3.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是指腰椎术后仍持续存在或复发腰背痛,伴或不伴坐骨神经痛的一类症候群。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5%~40%。该综合征不仅可发生在手术失败的病例中,而且也可发生在手术完全成功的病例中。由于导致FBSS的原因很多,且评判治疗效果的临床试验可信度偏低,所以目前对于FBSS的治疗仍存争论。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术后椎间融合器移位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个脊柱中心行腰椎TLIF的512例患者资料,男255例,女257例;年龄37~77岁,平均54.7岁;腰椎Ⅰ度或Ⅱ度滑脱者253例,腰椎间盘突出者200例,腰椎管狭窄者59例。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对X线片发现融合器移位的病例,加做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进一步分析融合器移位的特点、发病率和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12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融合器移位,发生率为1.17%。各个脊柱中心术后发生融合器位移的发生率各不相同。4例腰椎滑脱者和2例腰椎间盘突出者术后发生融合器移位,发生率分别为1.58%(4/253)和1.00%(2/200)。矩形融合器(3.11%,5/161) 比肾形融合器(0.28%,1/351)更容易发生移位。双节段者(5.75%,5/87)比单节段者(0.24%,1/425)更容易发生移位。邻近终板为直线形者(3.50%,5/143)比双凹形者(0.27%,1/369)更容易发生移位。结论 手术技巧的差异、矩形融合器的使用、双节段融合、直线形终板或术前为腰椎滑移者均可能为TLIF术后融合器移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5.
下肢骨折手术固定技术的选择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顺武  陈意磊 《中国骨伤》2012,25(7):535-539
<正>下肢是成人骨折的常见部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髋关节周围骨折的发生率逐步上升。与此同时,城市化、公路交通和建筑业的繁荣伴随着意外事故的增加,使得下肢长骨骨干骨折、粉碎性骨折、开放骨折等高能量创伤更为常见,骨科医生面临更大的挑战。下肢骨折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肢体力线、促进愈合、恢复关节功能与行走。大部分下肢骨折很难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而需要手术固  相似文献   
106.
脊柱感染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疾病,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明确感染类型十分重要。通过对脊柱结核与化脓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 发现和归纳了一些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对脊柱结核和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具有鉴别意义。病变部位为胸椎、骨破坏明显、后凸角度大、椎体内形成脓肿, 增强MR扫描显示椎体内局灶性混杂信号、椎旁形成光滑的薄壁脓肿、累及3个节段及以上者, 倾向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对于发生于腰椎、椎间盘内脓肿形成, MR增强扫描显示椎间盘周围强化、椎体均匀强化、关节突关节异常信号, 则更倾向于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比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73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资料,其中男33例,女40例;年龄(66.80±7.94)岁(范围:39~85岁)。病变部位位于L3/45例,L4/568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组:采用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斜外侧组);采用后方肌间隙入路双侧通道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后路组)。对比斜外侧组与后路组的基线资料,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斜外侧组与后路组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比例、病史时间及病变部位的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38例斜外侧组手术时间为(99±8.96)min,35例后路组为(96.8±9.5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斜外侧组术中出血量(80±24.72)ml,后路组(261±52.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1,P<0.05)。7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5±2...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病变术中终板损伤的特点,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五个医疗中心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采用Stand-alone OLIF或O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病变术中出现终板损伤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28例;年龄(62.8±8.13)岁(范围:51~78岁)。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2例、腰椎管狭窄症10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症17例、腰椎峡部裂伴或不伴椎体滑脱症2例、腰椎退行性侧凸4例。L3,4 2例、L4,5 21例、L2~4 3例、L3~5 4例、L2~5 3例、L1~5 2例。术前骨密度:T值>-1 SD 7例、T值-1~ -2.5 SD 24例、T值<-2.5 SD 4例。其中高髂嵴5例。融合节段:单节段25例、双节段5例、三节段3例、四节段2例。术中均发生终板损伤,共发生于39个椎间隙40个终板,1个椎间隙上、下终板均有损伤,余为单终板损伤;上终板损伤35个、下终板损伤5个;合并椎体骨折3例。发生终板损伤节段融合器位于Ⅰ~Ⅱ区3...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显露技术下斜外侧腰椎间清创双模块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安全性、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OLIF显露技术下采用斜外侧腰椎间清创双模块植骨融合及后路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2例单节段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65.4±9.5)岁(范围,49~79岁)。记录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及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病理报告、病原学结果及并发症。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病变节段角及腰椎前凸角,记录病变椎间隙的融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及Kirkaldy-W...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及小切口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40例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和MI-TLIF组,每组各20例。其中OLIF组男15例,女5例;年龄(50.3±8.8)岁;MeyerdingⅠ型16例,Ⅱ型4例。MI-TLIF组男13例,女7例;年龄(51.7±8.7)岁;MeyerdingⅠ型15例,Ⅱ型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白蛋白丢失、术后第3天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融合节段前凸角(fused seg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