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创伤性关节脂血症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创伤性关节脂血症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对关节囊内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00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创伤性关节脂血症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并分析影像学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经3种检查方法印证均存在关节内骨折。X线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密度增高与肌肉近似,经特殊体位投照部分可显示脂液平征象。CT全部清晰显示关节囊内有脂液平征.其中单液-液平征72例,双液-液平征25例,气体脂肪血液单或双液-液平征3例。MRI有明确脂液平征89例,位于膝、髋等大关节。脂液平征不明确者11例,位于踝、腕等小而复杂的关节。构成关节囊内单液-液平征的上下2层液体和双液-液平征的上、中、下3层液体有明显不同的CT值和MRI信号强度,其中最上层CT为脂肪密度、MRI为脂肪信号。结论:CT示脂血症清晰而准确,对大部分囊内骨折能明确诊断。MRI对小关节脂血症的诊断不如CT,但对关节囊内骨折及其附属结构损伤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片及CT。创伤性关节脂血症可作为关节内骨折可靠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提高对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1995—2002年收治的52例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均为青年和成年人,男性(67.3%)多于女性,大多数是在疫区居住的农民(76.9%);临床表现呈复杂性、多样性,误诊11例(21.1%);全部病例在流行区均有食半生石蟹或饮溪流生水史,肺结核和肺吸虫病均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结论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时,两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影像学有时也难分辨,必须结合病史及病原学检查可确诊。  相似文献   
13.
肠扭转的CT表现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目的 提高螺旋CT诊断肠扭转的正确率。方法 对9例术前CT明确诊断为肠扭转,并经手术证实病例的CT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重组方法有多平面重组法(MPR)及滑动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法(STS-MIP)。结果 9例肠扭转诊断均正确,主要征象有肠管的“漩涡征”(6例)和血管的“漩涡征”(9例)、“靶环征”(2例)、“鸟喙征”(6例)。结论 肠系膜血管的“漩涡征”是诊断肠扭转的特异性征象,“靶环征”及肠壁强化减弱、腹水是提示绞窄性梗阻的可靠征象。螺旋CT扫描及重绢对肠扭转的诊断具有莺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肺吸虫病伴发肺结核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吸虫病伴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吸虫病伴发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52例肺吸虫病伴发肺结核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转归等情况进行数理分析.结果及结论:52例肺吸虫病伴发肺结核患者,平均38岁,男多于女(2∶ 1);40例(77%)为疫区居住的农民;50例(96%)有食半生石蟹、醉蟹、腌蟹或烤石蟹史,其余有饮溪流生水史.痰虫卵检查48例找到肺吸虫虫卵,占92%(48/52),其余4例痰肺吸虫虫卵检查阴性者在粪便检查时找到肺吸虫虫卵.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100%阳性.误诊率21%(11/52).病原学检查特异度高,结合病史及病原学检查可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CT及MRI表现。术前仅行CT检查9例,仅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6例。结果:18例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表现为腹膜后或腹腔内软组织肿块。腹膜后肿块以浸润性生长呈不规则形、爪形多见;腹腔内肿块以膨胀性生长呈圆形、类圆形多见。CT检查15例中,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11例,等密度4例,病灶内未见坏死、钙化及脂肪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病灶持续强化,延迟期强化最明显,其中9例病灶周边及内部残留有斑片状、条状无强化稍低密度区。MRI检查9例中,T2WI病灶均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5例,呈稍低信号4例;脂肪抑制T2WI序列,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其中6例病灶在各序列中均见有条带状致密胶原纤维形成的低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病灶明显强化。结论: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5例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T表现为大囊型10例、小囊型5例。病理检查见囊腔为异常增生的管腔或腺样结构,壁内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8例,纤毛柱状及立方上皮7例;囊周可见平滑肌及弹性纤维环绕,15例囊壁内均未见软骨成分及腺体。结论:CT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的可靠方法,根据CT表现可推测其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18.
散发性脑炎50例临床与MRI及CT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0例散发性脑炎的临床与MRI及CT的关系作一分析,认为MRI检查要比CT优越,MRI、CT表现以脑室周围白质及灰白质交界区,白质为主而皮质损害少见。早期临床症状重,而MRI、CT可无异常发现,认为MRI、CT检查阳性率最高时期为起病后1周至6周。MRI、CT所见病灶大小、数量及部位与临床症状有一定关系。提出了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殖吸虫病肝损害的CT及MR特征性表现。方法对18例经临床治疗奏效或病理证实的并殖吸虫病肝损害的CT及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10例,MRI检查2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6例。结果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14例。病灶均分布在肝包膜下或门脉分支周围肝实质内,呈楔形、不规则形或条形,部分病例可见“隧道征”及“围管征”;16例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12例,等密度4例,边缘模糊;动态增强动脉期大部分病变轻度强化或周边轻度强化,少数无强化;门脉期病灶显示最多,边界清晰,呈相对低密度;延迟期病灶强化消失。MRI检查8例中,呈等T1、稍长T2信号2例,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6例;动态增强扫描,多发病灶在动脉期可见斑片状强化;门脉期呈多发低信号,边缘清晰;延迟期病灶强化呈等信号改变。肝内单发病灶表现为环状及分隔样强化,门脉期显示最清。结论并殖吸虫病肝损害白}『CT蜃MRT嘉瑚有一事特征.对该病有赫高的诊断价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特征。方法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纤维瘤病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侵性纤维瘤病表现为腹内或腹壁软组织肿块,肿块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爪形。MRI检查,T2WI病灶均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6例,呈稍低信号3例,呈稍高信号2例;脂肪抑制T2像,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并能清晰显示肿瘤的边界及范围。其中4例病灶在各序列均见有条带状致密胶原纤维形成的低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病灶明显强化并趋于均匀。其中4例病灶周边及内部残留有斑片状、条状无强化稍低密度区。结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