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3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文研究了本室建株并稳定传代的7株杂交瘤所分泌的绿脓杆菌外毒素A单克隆抗体在细胞培养或小鼠体内的保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细胞或BA-LB/c小鼠体内,对于纯化毒素的攻击,4株单抗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但当用活菌攻击时,在小鼠体内,各单抗单独便用,未见明显保护效果,而4株单抗混合使用,则可明显延长动物存活时间。文中还讨论了针对绿脓杆茵外毒素A的主、被动免疫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从大鼠胰腺β细胞中,克隆LVA钙通道(即T-型钙通道)基因,并鉴定其一级结构的特征。方法 用RT-PCR,3′-RACE及5′-RACE法,从总RNA中克隆T-型钙通道全长基因;用DNA序列测定与DNA步移实验,分析基因一级结构及外显子剪接。结果 克隆了T-型钙通道的全长结构基因。命名为α1G-INS。该基因由6864个碱基组成,编码2288个氨基酸,与从神经组织中克隆的钙通道α1G相比较:在氨基酸水平上有96.3%的同源性,在4个结构域的跨膜区内的氨基酸及Ⅰ、Ⅱ结构域间的胞内环链部分的氨基酸具有高度保守性;两者间具有3个明显不同的结构区段,基因组DNA步移法分析表明,这种差异是由于mRNA前体的不同剪接所致,此外,尚有10个氨基酸替代散在于分子内其它区域。这种替代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结论 成功地从大鼠胰腺β细胞中,克隆到LVA钙通道基因中的1个瓣亚型(isoform)α1G-INS,对深入研究钙离子所涉及的许多重要的基础生命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宿主体内环境,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后常会调整自身基因表达,启动一系列在体外环境生存时非必需蛋白质的表达以确保其在宿主体内的存活、增殖甚至致病。这类仅在病原微生物进入宿主体内后才被诱导表达而在体外生长时不表达的独特基因称为体内诱导基因(in vivo induced gene,ivi gene)。大量研究表明,ivi gene往往与病原菌在宿主体内的生存和致病密切相关,是抗菌药物、诊断试剂及疫苗设计及研究的良好靶标。为找寻和鉴定病原菌的ivi gene,人们成功发展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依赖动物模型的信号标签突变技术(signature-tagged mutagenesis,STM)、体内表达技术(in vivo expres-sion technology,IVET)、差异荧光诱导技术(differential fluorescence induction,DFI)及不依赖感染动物模型的体内诱导抗原技术(in vivo induced antigen technology,IVIAT)等。本综述即针对ivi gene及其相关研究方法的原理、运用和优缺点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4.
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实践教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生命科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医学院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教学现状,分析了生物信息学实践课的重要性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具体的教学实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2型猪链球菌89K致病岛的结构特征,探索其进化历程。方法通过BLAST比对,获取89K致病岛的同源序列,构建其同源序列数据库;分析89K致病岛的碱基组成特征,寻找重组热点区域,并对89K进行分区;对各ORF进行功能预测,划分功能模块;对89K致病岛与其同源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及共线性分析,推测其可能的进化历程。结果 89K致病岛可分为4个保守区,4个主要的非保守区及一段Tn916转座子,呈现多个异源序列相嵌合的结构特征。功能分析发现保守区基因主要参与致病岛的横向转移及其在宿主菌基因组中的稳定,保守区的基因呈现出进化上的一致性,且在某些菌株中保守区以连续状态存在。结论保守区在祖先状态时是一个连续整体,不同来源的非保守区经过多次水平转移和重组事件插入到保守区之间,形成了89K致病岛的嵌合结构。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考察高脂饮食喂养后小鼠肠道菌群在组成及功能上与肥胖易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构建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组(high-fat-diet-induced-obesity,HFDIO)和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抵抗组(high-fat-diet-induced-obesity-resistant,HFDIOR)模型,正常饲料组为对照组,搜集并提取3组小鼠粪便样本细菌基因组,DNA质检后挑取高质量样本(每组6个),采用Illumina公司的Hiseq2000进行细菌宏基因组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与统计学分析.结果 较之对照组,肥胖组和肥胖抵抗组小鼠肠道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脱铁杆菌门含量显著升高,拟杆菌门显著下降(P<0.05).肥胖组和肥胖抵抗组小鼠肠道的特征菌种组成显著不同,且毛螺菌科中的Lachnospiraceaebacterium 10_1与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 28_4分别为肥胖及肥胖抵抗组小鼠的关键菌种;肥胖与肥胖抵抗小鼠肠道菌群的功能及代谢显著差异则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核酸代谢与锚定、膜转运活性及转移酶活性等方面.结论 不同个体对于饮食诱导的肥胖的易感性差别可能与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变化相关,这有助于正确评价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克隆并表达猪链球菌2型(SS2)溶血素基因(sly),为筛选SS2疫苗保护性抗原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方法从SS2临床分离株05ZYH33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溶血素基因片段,将目的 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0b(+)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b-sly.重组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 Rosetta).IPTG诱导表达,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鉴定目的 蛋白的免疫学活性以及溶血活性.结果 PCR扩增的sly基因长度约为1500 bp,经测序分析,插入载体的sly基因序列准确并保持了正确的读框.经IPTG诱导的目的 蛋白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30%,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达80%以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该蛋白能与感染SS2的人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溶血试验表明重组蛋白溶血素能使猪红细胞发生溶解,溶血价为256.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0b-sly,该载体可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原性及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微空间测定法(MicrospaceMeasurement)利用P32标记的UMP,UTP,GMP,GTP,14C—蔗糖及3H2O来测定普氏立克次体是否转运下述四种核糖核苷酸。实验结果表明,UMP,UTP及GTP在立克次体内的微空间体积(Vi)分别为自由通过胞浆膜的3H2OVi值的3.321,2.460及4.945倍,说明立克次体可以逆浓度差主动转运这三种核苷酸。该法测到GMP的Vi值与用3H2O测到的Vi值之比接近1,表明GMP在立克次体内是有空间体积的,但对GMP转运的方式尚难肯定。本文资料证实立克次体确可从其外部生境中转运核糖核苷酸供其合成核酸之需。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构建基于T7启动子的含新城疫病毒(NDV)Italien株核衣壳蛋白(NP)、磷酸化蛋白(P)和蛋白(L)基因的表达质粒,作为构建重组NDV所需的辅助质粒.方法 将NDV的NP、P和L基因酶切后置于T7启动子和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的下游,分别构建NP、P和L基因的表达质粒,转染BSR-T7/5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1FA)检测病毒蛋白的表达,利用微型基因组(MG-L)质粒检测辅助质粒组装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物(RNP)的功能.结果 测序证实辅助质粒构建正确.IFA检测可观察到NP和P基因的表达.与MG-L单转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辅助质粒和MG-L共转染后,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得到高效表达(P<0.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基于T7启动子的NDV辅助质粒,为进一步构建重组溶瘤NDV Italien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溶原性噬菌体在宿主菌基因组中的整合和切割作用介导基因在宿主菌间的水平转移.文中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的溶原化机制及生物学特性,为阐明噬菌体介导的基因转移和由此而产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在不同的条件下利用该噬菌体感染其宿主菌-铜绿假单胞菌PA3,制备溶原菌基因组DNA,用在噬菌体基因组中没有酶切位点的Pst Ⅰ进行酶切,通过脉冲场电泳图谱确定最佳的溶原化条件.并通过噬菌体效价测定噬菌体PaP3对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柠檬酸钠浓度等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结果:噬菌体PaP3的最佳溶原化培养条件为37℃,在NZYM培养基培养铜绿假单胞菌PA310h后,以20:1(宿主菌数目:噬菌体数目)的比例加入噬菌体PaP3感染24h.噬菌体PaP3对温度有一定的耐受性,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Ca2+与Mg2+可使PaP3的效价增加,而柠檬酸钠可抑制噬菌体生长. 结论:通过溶原菌基因组DNA的酶切确定了噬菌体PaP3的最佳的溶原化条件,并在基因水平上证明PaP3为溶原性噬菌体,在不同的理化因素下具有不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