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乳腺癌β3-微管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tau的表达与紫杉类药物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含紫杉类药物化疗方案进行2~6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应用空芯针穿刺技术获取化疗前及化疗后的第2、第4、第6周期末乳腺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β3-微管蛋白及tau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化疗疗效与β3-微管蛋白及tau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前β3-微管蛋白的平均表达率为45.6%±33.3%,tau蛋白平均表达率为62.9%±24.3%,化疗总体有效率为60.4%.β3-微管蛋白表达与紫杉类药物化疗有效率呈负相关,在化疗的第2、第4、第6疗程末,β3-微管蛋白的平均表达率分别为51.6%±31.2%,54.6%±29.1%,57.8%士30.4%,表达呈上升趋势,并在第4疗程获得了统计学的差异.tau蛋白表达与雌激素受体表达存在正相关,与化疗有效率之间无显著相关.tau在化疗前后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β3-微管蛋白是良好的紫杉类化疗敏感性预测因子,并且可能是紫杉类继发耐药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化疗前及化疗过程中检测其表达情况有助于化疗方案的选择.tau蛋白可能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紫杉类化疗敏感性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哨兵淋巴结活检(SLNB)后,哨兵淋巴结(SN)转移者非哨兵淋巴结(NSN)转移相关的临床及组织学因素。方法252例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SLNB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有的腋窝淋巴结(SN及NSN)均行常规组织学检查。应用X^2检验分析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受体状态和SN转移数目与NSN转移的关系。结果SLNB成功率94%,假阴性率7.4%。随着原发肿瘤的增大,NSN转移的可能性增加:T1a T1b期肿瘤NSN转移率为0;T1c期为42%;T2期为87%。只有1个SN转移的患者NSN转移率明显低于多个SN转移的患者(27%vs46%)。结论NSN转移的可能性随着原发肿瘤的增大和多个SN转移而增加,而患者的年龄,肿瘤的位置,病理类型和受体状态不影响NSN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3.
核素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核素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1999年4月-2001年10月期间,应用原发肿瘤周围皮下注射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99mTC-标记硫化锑胶体或99mTC-标记硫胶体),对7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D),随后,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内的根治性手术。分析评估两种核素淋巴示踪和SLND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5例行术前淋巴闪烁照相,淋巴结显像67例(89.33%,67/75);术中应用γ探测仪成功证实SLNs 68例,成功率为86.08%(68/79),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为95.59%(65/68),假阴性率为3/36(8.33%);前28例患者有9例不能证实SLN,3例假阴性;而后51例只有2例不能证实SLN,没有假阴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99mTC-标记硫胶体作为示踪剂,手术当天(术前4-6小时)乳腺肿瘤上方皮下注药进行SLND,可以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过程及其特征。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5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人骨髓取自髂后上嵴骨髓穿刺的健康供者,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患儿健康家属。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后以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志。取扩增5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2组,分化组于加入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和10μg/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的opti-MEMI低血清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空白对照组则不加任何细胞因子。2周后,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检测成热肝细胞的糖原合成和尿素分泌功能(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甲胎蛋白、白蛋白及细胞角蛋白18,19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甲胎蛋白、白蛋白基因mRNA转录水平,高碘酸-Schiff染色检测糖原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素氮合量)。结果:①流式细胞仪显示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表面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29,不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34,11b。②分化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14天,部分细胞分化为多角形的肝细胞样细胞。③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到细胞特异性表达甲胎蛋白、白蛋白及细胞角蛋白18,19,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显示有甲胎蛋白和白蛋白mRNA转录。④高碘酸-Schiff糖原染色可见胞浆内存在红色颗粒,呈阳性反应,培养液内尿素氮含量亦明显升高。⑤空白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则未见上述各项变化。结论:在低血清培养体系中,采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证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能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有了成熟肝细胞的糖原合成和分泌尿素的特征性功能,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肝细胞移植和人工肝的新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过程及其特征。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5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人骨髓取自髂后上嵴骨髓穿刺的健康供者,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患儿健康家属。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后以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志。取扩增5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2组,分化组于加入2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和10μg/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的opti-MEMI低血清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空白对照组则不加任何细胞因子。2周后,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检测成热肝细胞的糖原合成和尿素分泌功能(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甲胎蛋白、白蛋白及细胞角蛋白18,19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甲胎蛋白、白蛋白基因mRNA转录水平,高碘酸-Schiff染色检测糖原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素氮合量)。结果:①流式细胞仪显示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表面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29,不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34,11b。②分化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14天,部分细胞分化为多角形的肝细胞样细胞。③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到细胞特异性表达甲胎蛋白、白蛋白及细胞角蛋白18,19,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显示有甲胎蛋白和白蛋白mRNA转录。④高碘酸-Schiff糖原染色可见胞浆内存在红色颗粒,呈阳性反应,培养液内尿素氮含量亦明显升高。⑤空白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则未见上述各项变化。结论:在低血清培养体系中,采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证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能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有了成熟肝细胞的糖原合成和分泌尿素的特征性功能,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肝细胞移植和人工肝的新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6.
原位小鼠乳腺癌肝转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HER-2阳性细胞系SKBr-3建立自发性乳腺癌肝转移模型,为乳腺癌肝转移的机制及治疗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模型。方法 利用SKBr-3乳腺癌细胞株接种至16只裸鼠第二对乳腺脂肪垫,建立裸鼠第一代原位乳腺癌模型,再利用建立成功的原位肿瘤组织在16只裸鼠原位进行瘤组织块第二代原位种植,最后利用第二代组织块种植成功的瘤组织对16只裸鼠再次进行原位肿瘤种植,分别观察肿瘤肝转移情况。结果 在第一代肿瘤细胞原位种植的肿瘤中,没有发生肝转移现象。而在第二代组织原位种植瘤中,只有1只发生肝转移,而在第三代的组织原位肿瘤种植模型中出现了接近81.25%(13/16)的肝转移。无一只出现肉眼肺转移。结论 乳腺癌裸鼠体内反复传代可以建立高效、相对特异性的自发性乳腺癌肝转移模型,为肝转移机制及治疗研究提供很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纳米碳标记肿瘤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在2009年7月~2011年7月选取65例结肠癌手术病人。取31例经肠镜注射纳米碳颗粒悬液定位肿瘤位置,其他34例未处理做阴性对照。结果在所有标记的病人中标记定位处染色明显清楚,病人没有腹痛、发热、腹泻等症状。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确定病灶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发现有明显差别,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纳米碳标记在腹腔镜结肠手术中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利于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04~2008年收治的108例≤35岁和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100例>35岁的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结果≤35岁年轻组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8.2%,误诊率为39.8%。年轻组在确诊时间≤1个月(32.4%、48.0%)、脉管癌栓(12.0%、3%)、原发肿瘤直径>5cm(21.3%、8%)、腋窝淋巴结转移4~9个(21.3%、10%)、pTNM分期Ⅲ~Ⅳ期(42.6%、29%)、Her-2阳性(41.7%、20%)方面与中老年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P53、三阴性乳腺癌(Basal-like)、手术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钼靶X线和彩超乳腺癌检出率分别为45.2%和74.1%。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误诊率高,侵袭性强,pTNM分期晚,Her-2高表达。  相似文献   
29.
乳腺良性病变在乳腺外科中最为常见,约占80%,且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行肿块切除和区段切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乳房外形美的不断追求,如何选择手术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我们采用乳房表面放射状切口、经乳晕周围弧形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及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42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47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GAL mRNA相对表达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NGA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NGAL在乳腺癌组织中NGAL mRNA的表达水平为0.42±0.1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NGAL蛋白在癌组织大多表达为~卅水平,癌旁正常组织则大多表达在-~+水平,NGAL蛋白在癌组织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NGAL mRNA和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ER、HER-2状态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PR状态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NGAL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内分泌治疗耐药等相关,NGAL可能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监测复发和判断预后的潜在生物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