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目的 探索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新方法。方法 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52 0 0 μg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 2、4周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情况 ,组织形态学分析术后 2、4周修复区血管生成情况及术后 6、8周股骨头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 2周免疫组化证实基因转染组股骨头内有VEGF表达 ,组织形态学检测发现术后 2、4周转染基因的股骨头内血管生长快于对照组 ,术后 4、8周转染基因股骨头新骨形成多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利用VEGF基因转染刺激坏死骨组织内血管再生 ,可促进坏死骨修复 ,为临床治疗骨缺血性坏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2.
强化力学结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术后利用空心骨螺钉结合自体骨移植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股骨头坏死塌陷前期患者31例,其中FicatⅠ期18例,Ⅱ期13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7~49岁,平均37岁.2例为双侧,其余为单侧.发病至手术时间为6~26个月.多数患者术前曾行6个月以上的非手术治疗,但疗效不佳.自转子下经股骨颈钻隧道至股骨头坏死区域,行髓芯减压术后,取自体髂骨装入空心骨螺钉内并植入股骨头坏死区的隧道内,隧道远端用含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的生物材料填充.患者术后1~2周使用助步器下床活动,6周后根据恢复情况增加负重,10周时可扶拐行走.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2.8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1例,疼痛消失,不需服用镇痛药;良8例,明显减轻,偶尔服用镇痛药;可2例,有改善,可正常行走或稍有跛行,但需经常服用镇痛药.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76分提高到术后的91分.结论采用空心骨螺钉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塌陷前期(FicatⅠ~Ⅱ期)的股骨头坏死效果满意,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3.
作为骨重建过程的关键因子--NF-κB受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NF-κB配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系统是骨代谢研究的里程碑[1].  相似文献   
64.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TCs)是由链丝菌产生或再经半合成制得的一类广谱抗菌素,主要通过在核糖体水平可逆性地结合30S亚单位和阻止tRNA与核糖体-mRNA复合体结合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因需氧菌或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有三类四环素可以利用:天然四环素(四环素、土霉素等),四环素半合成物(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和化学修饰四环素(chemically modified tetracyclines,CMTs)。近年来,除抗菌素作用外,四  相似文献   
65.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4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进行性麻木、无力1周,于2009年6月11日入院.无明显外伤史.查体:脊柱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脐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增高;右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增高.  相似文献   
66.
作为骨重建过程的关键因子--NF-κB受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NF-κB配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系统是骨代谢研究的里程碑[1].  相似文献   
67.
腰痹通胶囊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脊柱手术患者13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腰痹通胶囊口服,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和日常活动受限度进行JOA评分,并测定WBC、N%、CRP、ESR水平。结果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JOA评分及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WBC、N%、CRP、ES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腰痹通胶囊能够减少炎症反应,促进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期,用药期间未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8.
髂内动脉栓塞后切除骶骨肿瘤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手术前血管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明胶海绵颗粒对 10只犬的双侧髂内动脉施行栓塞 ,分别于不同时间进行血管造影摄DSA片对比观察髂内动脉侧支循环重建情况。 5 4例原发骶骨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 2 7例采用髂内动脉栓塞后再行骶骨肿瘤切除 ,并同期与另外 2 7例骶骨脊索瘤和其它类型的恶性肿瘤采用腹主动脉阻断及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再行骶骨肿瘤切除进行比较。结果 髂内动脉栓塞后 12h内为最佳手术时机。术前血管栓塞组平均出血量为 80 0ml,未栓塞组平均出血量为 170 0ml。术前栓塞可使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骶骨肿瘤术前采用血管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并相对减少并发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目前呈世界大流行趋势,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外源性输入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二次爆发[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