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比较下肢三维CT静脉造影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在评估复发性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并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235例单侧复发性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2例, 女性123例, 年龄(62.5±11.4)岁(范围:24~75岁), 按照影像学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维CT静脉造影(CTV)组(检查方法为下肢静脉超声+CTV)和对照组(检查方法为下肢静脉超声+静脉顺行造影),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 匹配后CTV组和对照组均43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术后1年, CTV组患者的静脉疾病严重程度评分(VCSS)低于对照组[M(IQR), 3.0(4.3)分比4.0(5.8)分, Z=-2.038, P=0.040],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IVIQ-20)评分高于对照组[89.0(8.0)分比 82.5(17.0)分, Z=-2.627, P=0.010]。CTV组患者溃疡愈...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方法:对30例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护理。术后进行防褥疮,防尿路及肺部感染,防便秘的护理和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戴支具活动等康复护理,结果:30例患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防止并发症及康复锻炼的护理对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脊柱结核患者的顺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前瞻性研究我国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患者不同华法林抗凝强度区间的出血率和VTE复发率及寻找最优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区间.方法 将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间安贞医院收治的180例VT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各60例,分别对应INR目标区问是1.50~1.99(低强度抗凝组)、2.00~2.50(中等强度抗凝组)及2.51~3.00(高强度抗凝组).INR稳定在目标区间2周以上后,开始正式观察每组大、中、小量出血率及VTE复发率.研究者及观察对象均遵循盲法原则.结果 低强度组与中高强度组的复发率分别为8.3%、1.7%(P=0.042).低、中、高强度抗凝3组间少量出血率分别为8.3%、18.3%及6.7%(P=0.089);低与中高强度组中量出血率分别为3.3%、7.5%(P=0.341);低与中高强度组大量出血率分别为0%、3.3%(P=0.303).62岁以上人群,中低强度组大出血(1例)与高强度组(3例)相比(即INR从1.5~2.5增加到2.51~3.00),危险比为12.600(95%可信区间为1.183~134.238).结论 对于一般中国人.华法林抗凝INR在2.0~3.0之间既能减少VTE复发风险又不增加出血风险,故INR应推荐在2.0~3.0之间.对于年龄62岁以上的高龄人群,INR应推荐在2.0~2.5之间.  相似文献   
74.
125例急性下肢动脉创伤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88年1月至2004年2月手术治疗的125例急性下肢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钝性伤56例、锐性伤66例、枪弹伤3例。伴有骨折36例,神经损伤11例,深静脉损伤23例。手术方法包括动脉修补(补片)28例、端-端吻合37例、自体静脉转流32例、人工血管转流23例、单纯取栓2例和单纯结扎3例。结果治愈率85·6%,生存率98·4%。1例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失血休克死亡。截肢(趾)率10·4%(13/125),其中8例就诊时已有肢体坏疽。结论下肢动脉创伤有很高的截肢率。多普勒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对于创伤的患者如果踝/肱比小于1则提示可能有动脉损伤。适当的选择术式和早期筋膜切开,是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术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采用射频闭合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185例患者(203条肢体)的临床资料。男性89例,女性96例,年龄(63.8±15.3)岁(范围:23~85岁)。术前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E...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辅助麻醉对急性脑损伤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2月于蕉岭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及研究组(n=35),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方式,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前对患者进行经皮双侧三叉神经分支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刺激。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中麻醉药剂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剂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住院时间及麻醉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辅助麻醉应用于急性脑损伤手术中的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评估腔内治疗股腘动脉TASC C/D级病变导致的严重症肢体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因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ⅡC和D级股腘动脉闭塞导致下肢严重缺血87例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结果,男58例,女38例,平均年龄(76±10)岁.Rutherford 4期68条肢体,5期23条肢体,6期5条肢体.统计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术后靶血管通畅率,保肢率.结果 87例患者(共96条肢体)接受血管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4.80%,单纯行球囊扩张13条肢体,支架植入80条肢体,导管溶栓辅助球囊扩张和支架术8条肢体,跨膝关节支架47条肢体.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9.08%,死亡2例.术前ABI平均为0.25±0.17,术后ABI为0.76±0.23.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6)个月.术后1个月靶血管通畅率为94.79%,3个月为93.73%,6个月为88.01%,12个月78.34%,24个月为68.38%.术后1个月肢体救治率为95.83%、3个月为95.83%,6个月为93.42%,12个月93.42%,24个月为83.04%.结论 股腘动脉TASC C/D病变导致严重缺血患者腔内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狭窄率较高,但近期肢体救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饮食干预联合运动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应用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在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3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自我调整饮食、运动和自我血糖监测等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定期来医院给予专业的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两组孕妇均随访到分娩,记录两组的血糖水平、母儿结局等。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科学饮食、适度运动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有利于促进血糖水平的控制,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和手术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并介绍治疗经验.方法 1995年4月至2008年4月对197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病人进行治疗,其中171例首选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治疗(假性动脉瘤稳定者),26例(假性动脉瘤破裂或瘤腔直径≥40 mm者)直接手术治疗.结果 压迫治疗的171例中137例压迫成功,有效率80%,34例失败者改行手术治疗.直接手术治疗的26例及上述改行手术的34例中,47例行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动脉壁破口修补术,6例行自体大隐静脉补片成形术,7例行人工血管转流术.围手术期所有手术病例无出血、神经痛、淋巴瘘、动静脉瘘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随访1个月至5年,均未见假性动脉瘤复发或肢体缺血症状.随访期间无死亡.结论 局部压迫疗法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经济,可作为大部分稳定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不适合压迫治疗者及压迫治疗失败的病人可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重建牙列与激光扫描牙模配准时,托槽、牙列状态及配准方法3个因素对配准精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口腔医院正颌外科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数字化设计的双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将患者的CBCT及激光扫描牙模(简称光扫牙模)数据导入Mimics 20.0软件,分别采用全局配准、局部配准对非咬合状态及咬合状态CBCT牙列和光扫牙模进行配准操作,分为4组:组1,非咬合状态牙列局部配准;组2,非咬合状态牙列全局配准;组3,咬合状态牙列局部配准;组4,咬合状态牙列全局配准。每组包括3个亚组:A亚组使用3.0 mm距离参数配准1次,B亚组使用3.0、1.5 mm距离参数配准2次,C亚组使用3.0、1.5、0.3 mm距离参数配准3次。借助Geomagic Studio软件的距离分析功能,获得两图像间距离的均方根(RMS)等配准精度数据。亚组间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亚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建立一般线性模型,检验有无托槽、牙列状态及配准方法三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再使用单变量检验分析单独效应。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男7例,女17例,年龄19~30岁,其中12例有正畸金属托槽,12例无托槽。(1)无论有无托槽、咬合/非咬合状态牙列,采用局部配准时均为A亚组的配准方案最优,而采用全局配准时均为C亚组的配准方案最佳。(2)有无托槽、牙列状态、配准方法3个主变量对配准结果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无托槽与牙列状态、有无托槽与配准方法、牙列状态与配准方法两两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BCT牙列和光扫牙模进行配准时,若使用局部配准法,只需用3.0 mm的距离参数配准1次;若使用全局配准法,需依次按照3.0、1.5、0.3 mm的距离参数设置配准3次。有无托槽、牙列状态、配准方法对CBCT牙列和光扫牙模的配准精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