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1.
尿路结石(简称尿石症)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地威胁着人们泌尿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1955年的秋天,我担任了210班的班主任。这班学生中大部分是应届畢業生,只有少数是上届畢業的。他們来自不同的地方——乡村、城市、南方或北方。其中仅二人以学护士为第一志願;大部都是第三或第四;甚至还有些是統一分配而来的。他們对护士工作的看法,就由此可知了。开始时,紀律性很差,随意曠課或迟到。彼此闹不团結,又很难展开批評和自我批評。共青团員仅佔全班的小半数,在他們中間也有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周脂肪外平面入路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双中心多治疗组经治的肾上腺肿瘤切除患者136例。其中经腹腔肾周脂肪外平面入路97例,经腹膜后平面入路39例,比较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136例均手术成功,经腹腔肾周脂肪外平面入路的平均手术时间(47±1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2±9)ml;经后腹腔肾周脂肪外途径平均手术时间(66±1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11)ml。3例中转开放,术中输血1例,术后高血压危象1例。经腹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控制控制等方面优于后腹腔组。在较大直径的肾上腺肿瘤及肥胖患者人群中经腹组也具有优势。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腹和经腹膜后的肾周脂肪外层面入路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均可达到安全、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MDCT增强扫描分析胰腺坏死的部位、范围、胰周坏死与局部并发症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胰腺坏死的部位、范围及胰周坏死能预测急性胰腺炎的感染性胰腺坏死;(2)胰腺坏死的范围与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有关;(3)胰腺坏死的部位、胰周坏死与急性胰腺炎高死亡率相关。结论 MD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发生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学习曲线内1 470nm激光层面递进前列腺剜除法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初学者采用层面递进法剜除治疗共9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的内容有:移交高年资熟练医师的中转发生率与手术例数的关系、移交高级熟练医师的中转发生率与前列腺体积的关系、剜除效率与手术例数的关系、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等,并予评估初学者的学习曲线。结果学习曲线中的93例前列腺汽化剜除全部顺利完成,没有中转开放及输血病例。术前与术后相比,最大尿流率、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在学习曲线中,前列腺体积对初学者手术病例的选择较有参考性,前列腺体积在50~70mL时外科包膜层面较容易显露,中转熟练医师的发生率最低,剜除效率也较高。随着手术例数及手术经验的累加,20余例后中转熟练医师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手术剜除效率也有明显的改善,40余例后逐渐进入稳定期。结论学习曲线内的术者可优先选择前列腺大小在50~70mL的病例,20余例后初学者可独立完成大部分的剜除手术,40余例后剜除技术成熟并进入稳定期。1 470nm激光层面递进剜除法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尿控良好,可较安全、有效的应用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6.
吕学红  罗保华  齐娟 《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1):1082-1083
肾损伤是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占腹部钝性损伤8%~10%[1],常合并有其他器官的损伤,病情紧急,多伴发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其治疗原则是抢救生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我院自2009年3月-2013年1月共收治35例闭合性肾损伤的患者,其中非手术治疗30例,手术治疗5例.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并发症的及早处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观察要点及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8年高邮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方法:对2008年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100例病例的咽拭子、肛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核酸杂交、RT-PCR,对20例病例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进行免疫学检测.结果:高邮市2008年报告手足口病例553例,分布于全市21个乡镇,发病数最多的为高邮镇159例;聚集性病例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发病主要集中在5~7月,占全年病例总数的87.70%;以1~5岁儿童为主,占87.16%;散居儿童占59.86%,幼托儿童占36.53%.实验室检测的100例病例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中,有25个病例EV71核酸阳性并分离出EV71病毒.检测的20个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EV71IgG抗体均呈4倍以上增高.结论:高邮市手足口病发病以散居的1~5岁儿童为主,引起高邮市2008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为EV71病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开展流脑流行前期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我市正常人群流脑A群和c群免疫水平,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对高邮市三垛镇0~、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40岁以上8个年龄组320名健康人群,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40人,采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的A群和C群流脑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320人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74.06%,GMT为1:12.55;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62.81%,GMT为1:7.16。3岁以上年龄组的A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较为满意;3岁以下年龄组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高邮市三垛镇3岁以上年龄组A群、C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较好;0~、1岁~年龄组A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不高,经分析其免疫史,与部分儿童初免二针未完成接种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是一种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病程可由急性转为慢性,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伴有听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皮肤等方面的表现症状[1]。由Vogt在1906年首次报道,后来KoyanagiHarada对本病进一步研究,本病被命名为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2]。据报道,VKH很少发病于青少年儿童,然而儿童的发病情况比成人更危险[3]。笔者在临床中遇见1例7岁女童VKH的病例,将诊治过程同眼科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