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HBsAg携带者是这种慢性持续感染状态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我区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乙型肝炎的平均感染率为7.4%,牧区则高达15.18%。 1983年我们对HBsAg无症状携带者及HBsAg阴性者进行了配对追踪观察,现将4年的前瞻性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68例宫颈糜烂者进行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68例患者经微波治疗,3个月治愈64例(95.6%),有效4例(4.4%),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疗程短、无副作用,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单盲分为 3组 ,其中对照组 (A组 ) 18例 ;洛伐他汀组(B组 ) 30例 ,2 0mg/d ;氟伐他汀组 (C组 ) 30例 ,2 0mg/d ;随访 30天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 30天血清的hs CRP浓度和血脂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 30天后 ,B、C组能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 (HDL) ;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B、C组能显著降低hs CRP的浓度 ,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B、C组患者的血清hs CRP水平降低与血清TC、TG、LDL的水平降低、HDL的水平升高不相关。结论 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30天就可明显改善血脂 ,降低hs CRP水平 ,并且具有抗炎症和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总结B超及X线双定位体外冲击碎石(ESWL)治疗泌尿系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本院于2009年7月~2010年10月采用HB-ESWL-V型B超及X线双定位体外碎石机对242例泌尿系结石(肾结石121例、输尿管结石105例、膀胱结石 16例)进行治疗,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SWL治疗肾结石成功115例(95.0%),输尿管结石成功102例(97.1%),膀胱结石成功15例(93.7%).无效10例(4.13%).结论 绝大多数泌尿系结石均可采用B超及X线双定位ESWL治疗并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低氧对乳兔破骨细胞分化、活性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乳兔破骨细胞、成骨细胞,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比较破骨细胞在常氧(含氧量20%)及低氧(含氧量3%)条件下骨吸收陷窝面积.破骨细胞加入到第3代成骨细胞中分别于常氧和低氧条件下进行共培养,第24、48、72、96 h检测RANK、OPG、RANKL、TRAP及CtsK mRNA的表达.结果:各时间点低氧组RANK、RANKL、CtsK、TRAP mRNA表达均高于常氧组;OPG mRNA的表达低于常氧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低氧可激活破骨细胞TRAP和CtsK基因的上游信号,增强破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联合转染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和血管紧张素-1(ANG-1)双基因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将本室构建的编码人VEGF165和ANG-1双基因腺病毒质粒pAd-VIA在QBI-293A细胞内进行包装和扩增,获得腺病毒载体pAd-VIA,将其体外转染大鼠BMSCs,应用诱导培养液定向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实验分为4组:A.腺病毒载体pAd-VIA转染BMSCs并诱导组;B.BMSCs诱导组;C.腺病毒载体pAd-VIA转染BMSCs组;D.单纯BMSCs组.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活性的测定、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茜素红染色来评价联合转染双基因对BMSCs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质粒pAdVIA在QBI-293A细胞内成功包装和扩增,有大量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体外转染大鼠BMSCs后,A、B组的ALP染色、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茜素红染色为阳性,而C组和D组为阴性.ALP活性表达具有时间相关性,3 d开始表达,7 d到达高峰,在7、14 d,A、B组与C、D组之间ALP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和B组之间,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腺病毒载体pAd-VIA转染大鼠BMSCs后,未明显影响其体外成骨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环境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骨形成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探讨其在高原地区骨质疏松症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用纯种SD雌性大白鼠72只,随机分为A组(高原去势组)、B组(平原去势组)、C组(高原对照组)和D组(平原对照组)。术后分别在海拔高于3000米的高原和低于500米的平原饲养。并于术后4周、12周和24周测量大鼠的股骨骨密度和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12周时,高原和平原饲养的去势大鼠骨密度下降较为显著(P<0.05),且高原去势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平原去势组(P<0.05),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24周,除平原对照组骨密度无显著变化,其它三组骨密度均有显著降低,且高原去势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其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化指标检测发现,高原饲养组与平原饲养组比较,血清钙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磷离子的含量由高到低为平原对照组、高原对照组、平原去势组和高原去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在各时间段及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论是去卵巢还是未去卵巢,与平原饲养的大鼠相比,高原饲养的大鼠的血清骨钙素含量始终维持在低水平(P<0.01)。去势组大鼠的血清激素雌二醇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饲养于高原后,这种差异更加显著(P<0.01)。结论高原缺氧环境可引起骨代谢异常,并加速骨质疏松发展的进程,联合应用骨密度及血清骨形成生化指标检测有助于高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28.
<正>二姜猪肚汤猪肚一副,用醋泡去腥洗净切丝、干姜10克、良姜10克、草果3克,以上四味,再加上葱姜,一起放入罐内煮熟,放入食盐3~5克,空腹食用。治疗胃寒腹冷,寒从中生,脾胃虚弱,饮食不化,慢性泄泻,面黄体瘦乏力。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彩超在基层医院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阑尾炎病人150例,术前均使用彩超对病人进行诊断,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彩超在基层医院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结果本组150例中,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及病理证实相符合145例,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6.7%。结论彩超在基层医院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0.
BACKGROU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 can improve the osteogenesis capacity of tissue-engineered bone. However, how to prolong BMP release is a key for constructing tissue-engineered bone.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pair effect of 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fected with BMP-2 gene on bone defects. METHODS: After modeling of bilateral femoral condyle bone defects, 12 model rabbits were given implantation of porous CPC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fected with BMP-2 on the left (experimental group) and given implantation of porous CPC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the right (control group). Bilateral femoral condyles were taken and analyzed histologically at 4 and 12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 Better osteogenesis including more newly formed bone tissues and faster scaffold absorp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t 4 and 12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The area of newly formed bone tissues at different time and rate of bone formation at 12 week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01, P < 0.05).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ransfer of BMP-2 into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mbined with porous CPC could increase repair of bone de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