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5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医药卫生   7463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1.
颈部手术作颈丛神经阻滞后病人多发生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和心率(HR)增快,且程度较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也增加[1].我院使用拉贝洛尔预防性治疗颈丛神经阻滞后的心血管副反应,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王颖  高广芬 《河北医学》2002,8(9):838-838
电烧伤的病人都是由健康状态突然发生意外所致 ,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 ,伤情重而复杂。伤后会引起局部及全身的损害 ,并发症多 ,致残率高。病人往往不知所措 ,出现神志恍惚 ,失魂落魄 ,行为紊乱 ,烦躁不安 ;急性期过后 ,病人神志清醒 ,尤其了解自己躯体某功能障碍或丧失、需多次手术或换药时 ,往往难以接受 ,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个别患者不配合治疗 ,易躁易怒 ,成为影响患者康复的障碍。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 ,我们对 38例严重电烧伤患者行术前及术后心理护理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23.
王瑜  王颖  陈芳 《西部医学》2007,19(4):579-580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相关因素的分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对49例再入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劳累、不良饮食习惯、滥用保健品、长期服用损害肝功能的药物、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以及未全程、足量抗病毒治疗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再入院的相关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掌握自我监控及保健方法,减少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24.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小剂量罗格列酮组、大剂量罗格列酮组。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BS)、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肌酐(Scr)水平及尿白蛋白定量(24h)。随后处死大鼠,测定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同时留取。肾脏组织作PAS染色行病理检查。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MCP-1)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大剂量罗格列酮干预组BS、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肾组织MDA含量、MCP-1mRNA及蛋白质表达、NF-κB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GSH-Px、T-AOC活性显著上升;肾小球面积及体积减小。结论大剂量的罗格列酮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NF-κB活性,降低MCP-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5.
蝎毒多肽提取物对肺癌荷瘤裸鼠血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对肺癌荷瘤裸鼠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移植肺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PESV组(皮下注射PESV)与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采用FASCO-300型全自动表观黏度快测仪对两组的全血黏度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SV组血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全血低切表观黏度、全血高切表观黏度、Casson黏度、Casson屈服应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ESV可降低荷瘤裸鼠血液黏度,对肺癌荷瘤裸鼠肿瘤转移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休克现多称为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的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良、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紊乱。临床特征包括: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呼吸急促或发绀、精神萎靡或烦躁  相似文献   
27.
吸烟对大学生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超  方昆  汪思应  宋伟  王颖 《中国校医》2003,17(5):401-403
目的 探讨吸烟对大学生血压的形响。 方法 随机选择日吸烟量≥ 10支男性大学生 34例为吸烟组 ,不吸烟者 31例为不吸烟组 ,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 吸烟组 2 4h、日间及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不吸烟组 ,日间血压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血压显示吸烟组血压波动范围高于不吸烟组 ,分为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以及部分时段血压不稳定三个阶段 ;吸烟组吸烟时心率显著快于对照组。 结论 吸烟可致正常血压男性大学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应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学生吸烟  相似文献   
28.
目的:检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两种主要成分Aβl-40和Aβ1—42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er's Disease,AD)脑脊液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对A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敏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例AD患脑脊液中Aβ的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s,NC)脑脊液中的相应成分进行对比。结果:①AD患脑脊液中Aβ1—42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而Aβl-40/Aβl—42比值高于对照组;②以脑脊液中Aβ比值及Aβl—42浓度检测诊断AD的敏感性分别为54.51%、90.00%,特异性为84.25%、84.38%。结论:临床上同时检测脑脊液中Aβl—42浓度及Aβ比值可作为早期诊断AD的辅助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国产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不同溶液中光漂白反应动力学规律,加深对光漂白反应复杂反应过程的理解,并为HMME-PDT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数学建模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参数。 方法 根据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出在单纯溶液和复杂溶液(含可被光氧化的底物)中,单态氧介导的光漂白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对实验测定的漂白数据(不同时间点的HMME浓度)进行拟合,进一步验证理论推导出光漂白反应动力学方程。 结果 HMME在单一溶液体系(PBS、DMSO)中的光漂白符合1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含底物的复杂体系(白蛋白缓冲液、细胞悬液)中符合2级反应动力学过程。 结论 HMME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光漂白遵循不同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进行光漂白等复杂光化学反应过程的数学模拟是可行的,并有利于对复杂光化学反应过程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高压力机械通气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8),采用压力控制机械通气模式通气。A组为对照组,通气模式为PIP=25 cmH2O,PEEP=2 cm H2O;B、C两组为异丙酚组,通气模式同A组,B组输注模式为静注2 mg/kg,继以4 mg·ks^-1·h^-1速度持续输注;C组输注模式为静注5 mg/kg,继以10 mg·kg^-1·h^-1速度持续输注,记录基础时点、1h、2 h、3 h、4 h的MAP、HR和动脉血气。4 h后处死全部大鼠。测量肺组织湿干比、BALF中蛋白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A组MAP、PaO2和pH在4 h时显著降低,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B、C两组与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变化。在4h时A组的PaCO2显著升高(P〈0.05),而B、C两组与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变化。肺组织湿/干比和BALF中蛋白含量A组亦明显高于B、C两组(P〈0.05)。B、C组间无显著差别。肺组织形态学改变B、C组好于A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也较轻。结论异丙酚对机械通气所致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内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