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oital frequency and masturbation on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in Chinese patients. A total of 332 male out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ED and volunteers were recruited from Zhongnan Hospital, Wuhan University, China. ED was assessed by using the five-item 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scale and the frequency of intercourse by patients’ self-report. After adjusting for lifestyle factors and diseases-related factors, the analyses showed that coital and masturbation in a certain frequency tended to decrease the risk of ED. Men reporting intercourse once a week had lower risk of ED than those did less than once a week, with age, hyperlipidemia, hy-pertension, diabetes, body mass index, smoking, and drinking as covariates (P=0.67, adjusted odds ratio [OR] = 0.8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37-1.88). For those reporting coital frequency two times per week and three or more times per week, there were 63% (adjusted OR = 0.37; 95% CI: 0.18-0.77) and 85% (adjusted OR = 0.15; 95% CI: 0.07-0.35) lower risk of ED than those reporting intercourse frequency less than once per week, respectively (P<0.05).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aintaining a regular frequency of intercourse can reduce the risk of ED for males aged among 30 to 75 years.  相似文献   
62.
患者价值观与意愿是循证临床实践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临床实践指南制订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多个指南制订手册及相关文献对患者价值观和意愿在指南中的应用现状及方法进行介绍,以呼吁指南制订者重视指南制定过程中患者价值观与意愿的作用,并为指南制订者提供相关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63.
证据的检索及评价是指南制订的重要步骤,全面、客观、可重复的文献检索是指南制作过程中最耗时、最具挑战性及最重要的工作,敏感的检索策略和多样的检索资源是减少文献查找偏倚的关键,也是制订系统评价并最终形成推荐意见的基础。此过程中常常需要优化检索策略、确定检索资源及依靠方法质量学评价进行文献的筛选与最终确定。  相似文献   
64.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1例初诊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Springer和ProQuest检索相关证据,检索时间截至2008年。评价证据的质量和适用性,据患者意愿制定治疗方案,随访患者。结果共检索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13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39篇。综合分析检索结果,为患者制订了合理的治疗方案。经1年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初诊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单孔与标准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积水肾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单孔或标准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单孔后腹腔镜手术,22例行标准后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切口长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孔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标准组[(99.10±17.34)vs.(88.23±17.26)min,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组术后疼痛评分和切口长度优于标准组(P0.05)。结论单孔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积水安全可行,与标准后腹腔镜相比更加美观、微创。  相似文献   
66.
目的介绍中南医院泌尿外科开展的经阴囊入路反向脱套固定治疗隐匿性阴茎的术式,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经阴囊入路隐匿性阴茎矫正术(以下简称"三针法")治疗的48例隐匿性阴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等方面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住院时间(7.00±1.03)d;平均手术时间为(67.4±10.8)min;出血量(10.00±1.03)mL。术后随访半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1例复发;术后感染0例、狭窄2例、疤痕赘生7例;术后外形满意度高(93.7%)。结论经阴囊入路反向脱套法治疗隐匿性阴茎安全有效,并发症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经囊肿穿刺肾盏的方法同期治疗肾囊肿和肾结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21例肾结石合并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行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行人工肾积水,在超声引导下以18G肾穿刺针经肾囊肿穿刺直达肾集合系统,建立操作通道,行钬激光或超声碎石,双J管上端置于囊肿腔内,肾造瘘管经囊肿腔引流,术后肾造瘘管留置7d拔除,双J管留置3月拔除。结果 21例经囊肿穿刺顺利,操作通道建立合理,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94min,平均67.5min,术中出血量60~150mL,术后无感染、出血。拔除肾造瘘管后无尿瘘。术后15d复查CT,无结石残留,囊肿消失。21例术后随防时间6~36月,均无结石残留,囊肿复发1例。结论经囊肿穿刺同期治疗肾结石和肾囊肿的经皮肾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替代传统分期手术,但不具有普遍性,须选择合适病例,严格把握同期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蛋白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改变,比较青、老年大鼠留存肾代偿过程的差异。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青年组60只,老年组32只。行左肾切除术;并分别于术后1、3、7、14d随机处死青年组各12只,老年组各8只。取右肾为代偿肾。EGF及EGF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用IBSA-2000图像处理系统对EGFR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14d青、老年组留存肾增重分别为54.5%和14.2%。肾代偿时EGF由原局限性发布变为弥漫性分布,其表达增加程度以青年组为明显;EGFR蛋白分布量在布皮质均有增加,老年组增加较青年组迟缓。结论 EGF及EGFR在留存肾代偿早期起重要作用,肾代偿时,肾内EGF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克隆 (Crohn)病膀胱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克隆病膀胱病变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  4例中 2例曾表现为急性阑尾炎型 ,1例形成回肠膀胱瘘 ,3例形成肿瘤样非干酪性肉芽肿性膀胱肿块。 4例术前均未确诊 ,术后病理诊断为克隆病膀胱病变。 结论 非肿瘤引起的回肠膀胱瘘或膀胱肿块镜检发现膀胱顶部特征性乳头状粘膜增生结节和大泡样水肿者即使无肠道表现亦应考虑克隆病。治疗中切除受累膀胱壁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0.
第 97届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年会于2 0 0 2年 5月 2 5~ 3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Orlando会议中心召开。世界各国的 14 0 0 0多位泌尿外科医师出席会议 ,其中中国大陆代表 70多位。现将会议主要议题简介如下。肾细胞癌 (RCC)有关肾癌的诊断、手术、辅助治疗和上尿路肿瘤的分子分类方面均有新进展报告。1.诊断 :磁共振光谱学 (magneticres onancespectroscopy)可明确不同组织代谢特征 ,用于鉴别良恶性病变。荧光去氧葡萄糖 (fluorodeoxyglucose)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 (PET)可显示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