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0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癌变组织与正常组织漫反射光谱特性的区别.方法 利用稳态漫反射方程在半无限边界条件下解得的光子传输漫反射结果和血液成分变化引起的组织吸收特性的变化推导出血液变化对漫反射光谱的影响,给出病变组织尤其是癌变组织反射光谱的分析结果.在实验中,利用现有的光谱设备对胃癌组织和正常的胃组织的漫反射光谱进行测量.结果 癌变组织的反射光谱在630 nm处发生了较强烈的吸收变化,为去氧血红蛋白增加的结果.理论分析指出血液状态会影响组织反射光谱,在实验中得到了证实.结论 光谱中吸收峰值表明癌变组织中含有丰富的去氧血红蛋白,与癌变组织的组织特性一致;实验充分表明可见光反射光谱能区分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自主开发的自动针刺仪存动物休克模型治疗中的效果,确定该仪器的疗效可否和其他传统针刺方法一致,是否有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放血制成大鼠的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使用手法针刺、电针刺和机械针刺仪给予针刺观察大鼠血压、心率、呼吸、双频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法针刺,电针刺和自动针刺仪对治疗急性休克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自动针刺仪能较好地模拟手法针刺,在治疗中可以达到与传统针刺相似的疗效,有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
低血容量休克见于失血、创伤、失液等情况 ,以血容量减少、组织有效灌流量急剧降低为特征 ,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病理生理过程 ,可累及多个器官导致功能障碍、结构损伤。肺脏由于其结构、功能特点极易受累 ,形成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 ,甚至急性呼吸功能障碍。Younger等[1] 发现 ,急性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肺损伤的特征是中性粒细胞浸润、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为了在休克早期保护肺功能 ,并提高休克后存活率 ,ALI的诊治受到重视。现就低血容量休克引发急性肺损伤的可能因素、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综述如下。1…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电针刺和尼卡地平对缺血 /再灌注后心肌细胞Hsp70mRNA表达和体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以及电针刺和尼卡地平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2 4只兔子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缺血 /再灌注组 ) ,电针刺组 ,尼卡地平组 ,电针刺 尼卡地平组 ,每组各 6只。采用夹闭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 30min后松解 2h制成缺血 /再灌注模型。术中分别采取电针刺激和静脉给予尼卡地平的处理。在缺血前、缺血 30min和再灌注 2h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中多巴胺的含量 ;取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通过PT -PCR方法测定Hsp70mRNA的表达 ,观察电针刺和尼卡地平对Hsp70mRNA表达及血中多巴胺含量的影响。结果 电针刺组和尼卡地平组的Hsp70mRNA的表达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增加 (P <0 0 5 ) ,而血中多巴胺含量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 (P <0 0 5 ) ,并且和电针刺组、尼卡地平组相比 ,电针刺复合尼卡地平组的变化更为显著 (P <0 0 5 )。结论 电针刺和尼卡地平对缺血 /再灌注后Hsp70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能抑制缺血 /再灌注后体内多巴胺含量的增加 ,并且电针刺和尼卡地平之间有相互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5.
自从1846年10月16日,William TG.Morton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演示乙醚麻醉,吸入性麻醉药已经有150年的发展历史,吸入性麻醉药可精确地调整麻醉深度,并具有制动、遗忘、抑制自主反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针刺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32例,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19~28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心功能NYH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6):对照组和针刺组.针刺穴位取双侧内关穴、列缺穴和云门穴,参数为:AM2/100 Hz疏密波,刺激强度2~4 mA,刺激波宽0.2~2.0ms,刺激时间从麻醉诱导前30 min持续至术毕.于术前和术毕时,收集尿液,采用ELISA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浓度.于术前24 h和术后24 h时,抽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丙氨酸转氨酶、门冬氨酸转氨酶的活性和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术毕尿微量白蛋白浓度降低(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可降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对患者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深低温停循环术(DHCA)联合经右锁骨下动脉行选择性脑灌注术对降低手术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应用DHCA的患者45例,分为单纯组(单纯行DHCA,29例)和联合组(行DHCA联合选择性脑灌注,16例).分析围术期处理方法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单纯组、联合组的最长停循环时间分别为37、55 min;联合组停循环时间超过30 min的患者有6例(37.5%),显著多于单纯组(2例,6.9%,P<0.05);而两组间停循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复温时间以及最低鼻咽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纯组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8%(4/29),其中2例偏瘫,1例失语,1例昏睡;联合组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3%(1/16),1例失语;两组间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确保深低温(15~18℃),限制停循环时间<60 min时,DHCA联合经右锁骨下动脉行选择性脑灌注术能安全用于需暂停循环时间较长的手术.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评价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和肺动脉漂浮导管的热稀释(ThDCO)法监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18例ASAⅡ~Ⅳ级终末期肝病患者行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同时进行PiCCO和ThDCO连续监测.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门静脉阻断前、无肝期、新肝期、手术结束及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测得的股动脉和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两种方法测得的CO和SVR经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有较好的相关性(r=0.987,P<0.01和r=0.972,P<0.01).围术期股动脉和桡动脉测得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有显著改变;在原位肝移植手术围术期用PiCCO和ThD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两者相关性高;PiCCO可连续监测,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39.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指麻醉和手术后出现记忆能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认知功能改变,严重者还会出现人格障碍和社会行为能力下降。大多数POCD可以在出院前消失,小部分患者可以持续至术后相当长的时间,甚至成为不可逆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40.
心脏手术病人自体血回输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应用明显减少了异体血的输入,降低了由此引起的感染、免疫及输血反应等副作用[1]。目前有关自体血回输对机体的负面影响报道不一,尤其在凝血功能方面[2]。本研究拟利用血栓弹性描记仪(TEG)技术研究自体血回输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