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医药卫生   9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同伴支持可在精神卫生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为个案,在实践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医院建立的同伴支持服务的招募体系、培训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从而探索出了本土化的精神专科医院的同伴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TIL)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10例IgAN患者,30例非IgAN肾小球疾病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尿NGAL水平.结果 IgAN组、非IgAN疾病对照组较健康对照组尿NGA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gAN组尿NGAL水平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明显相关;影响尿NGAL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有血白蛋白水平,尿蛋白定量、尿NAG酶、尿渗透压,以及球性硬化、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以尿NGAL水平超过正常对照组2个标准差视为显著增高,联合NAG酶对有无TIL进行评估,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明显优于血肌酐的0.675,灵敏度83.3%,特异度73.3%,准确率81.2%.结论 IgAN患者尿NGAL水平可以反映IgAN病情程度,在联合尿NGAL与尿NAG酶判别有无TIL时明显优于血肌酐及单纯的尿NGAL、尿NAG酶、尿渗透压等指标.  相似文献   
33.
目的调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围手术期患者结膜囊内细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情况,从而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以及降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方法将300例(300眼)白内障住院患者,分为术前1个月未用抗生素滴眼液组(未用药组)和术前1 d给予抗生素滴眼液组(用药组),各150例(150眼);对2组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拆开眼垫换药前的结膜囊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术前未用药组和用药组结膜囊细菌培养各150例,检出病原菌均以革兰阳性球菌(87.2%、78.3%)为主,其中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术后未用药组和用药组结膜囊细菌培养各150例,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87.5%、80.0%)为主,其中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细菌对头孢西丁、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和氯霉素的敏感性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白内障围手术期结膜囊内的主要菌株,通过常规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显示细菌对头孢西丁、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和氯霉素的敏感性呈现逐渐下降,而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所以合理、及时地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可以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以及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在大鼠肾脏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3、12和24月龄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2(TIMP—1、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在不同月龄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IMP—1、TIMP—2及TGF—β1主要表达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并随增龄表达增强(P<O.01);MMP—9、MMP—2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增龄表达无变化;TIMP—1与TGF—β1与肾小球硬化面积有相关性(r分别为O.751、O.771,P<O.05);TIMP—1与TIMP—2与小管间质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r分别为O.783、O.766,P<O.O5)。结论:MMPs/TIMPs表达失衡在肾脏衰老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老年人肾小球肾炎的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老年人易发生肾功能障碍 ,透析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多 ,日本 1999年新导入透析患者中 ,6 5岁以上患者占 5 0 % ;而随着老年患者实施肾活检的增多 ,老年肾小球肾炎的诊断率也明显上升 ,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UnitedKingdomMedicalResearch ,UKMRC )Glomeru lonephritisRegistry数据 ,英国 1990年肾活检患者的 30 %为 6 0岁以上患者。因此 ,在社会老龄化不断进展的今天 ,了解老年肾小球肾炎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地防治和延缓其肾功能的进展 ,不仅对从事老年医学的专业医生…  相似文献   
36.
报道2例预激合并房室正道和旁道同时存在传导阻滞以及2例预激合并束支传导阻滞。例1,男性,54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动过速原因待查。心电图诊断有:房室正道一度传导阻滞;间歇性完全性B型预激综合征,系房室旁道存在长P-R间期二度Ⅱ型传导阻滞所致。例2,女性,33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预激综合征、晕厥原因待查。心电图诊断有:间歇性完全性预激综合征;房室正道高度传导阻滞伴3相超常期传导、房室旁道二度Ⅱ型传导阻滞,呈2∶1~3∶2传导。例3,例4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16岁,均诊断为Ebstein畸形。心电图诊断为B型预激综合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37.
<正>白癜风是一种由于黑素细胞特发性损害而致色素脱失的后天获得性皮肤病。该病以局部或泛发性黑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征。全世界约有0.5%~1%的人受其影响[1]。其易发生于面部及暴露部位,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影响患者容貌,往往对患者的心理、社交和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复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中不同时点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AngⅡRPMI1640培养液(10-6 mol/L)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MTT测定内皮细胞存活率,β-gal染色、细胞周期分析鉴定细胞衰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衰老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分析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测定磷酸化ERK1/2水平。结果 AngⅡ诱导组存活的细胞数为对照组的〔(81.9±0.04)%,P<0.01)〕;约80%的细胞呈现β-gal阳性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证实细胞衰老;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见AngⅡ诱导组衰老的细胞体积较大,核形不规则,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和凝聚。与对照组相比,Bcl-2 mRNA表达呈持续性降低,Bcl-2/Bax比值下降,ERK1/2磷酸化水平于12 h明显增加,24 h达到高峰(P<0.01),36 h下降至稳定,总ERK1/2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ERK1/2信号转导途径参与AngⅡ诱导内皮细胞衰老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通过调控内皮细胞Bcl-2/Bax比值来实现。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Valsartan对血管内皮细胞衰老与p16INK4a表达变化的影响,为寻求廷缓内皮细胞衰老途径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子血管紧张素Ⅱ及Valsartan干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组及Valsartan组,采用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鉴定细胞衰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p16INK4a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组β-半乳糖苷酶阳性染色率显著增多81.24%±6.46%,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88.36%±6.45%),p16INK4a 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予以Valsartan干预后,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染色率减少,G0-G1细胞减少,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分子机制可能通过下调p16INK4a的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有关,Valsartan对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p16INK4a的表达发挥其延缓3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维持血液透析患者73例。随机分为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共治疗6个月。监测患者血常规、白蛋白(albumin,Alb)、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ism hormone,iPT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等参数。记录留取静脉血前4周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的应用总量,以每周应用总量同血细胞比容(hematoccrit,Hct)的比值(EPO/Hct)作为评价r-HuEPO低反应的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别。结果:(1)LFHD组患者低通量普通透析治疗6月后,Hb、Hct、EPO/Hct、Alb、iPTH、CRP、β2-MG较试验前无明显变化(P>0.05)(2)HFHD组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后,Alb、Hb、Hct较试验前升高(P<0.05);EPO/Hct、CRP、β2-MG较治疗前减低(P<0.05);iPTH较治疗前略减低(P>0.05)。(3)试验结束时,HFHD组患者Alb较LFHD组高(P<0.05);Hb、Hct较LFHD组试验结束略高(P>0.05);EPO/Hct、CRP、β2-MG较LFHD组试验结束时低(P<0.05);iPTH较LFHD组试验结束时低(P>0.05)。(4)HFHD组患者治疗后Alb增加较LFHD明显,HFHD组患者治疗后CRP、MG、EPO/Hct减低较LFHD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加强尿毒症患者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有利于改善EPO低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