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影响恶性肿瘤手术治疗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对肿瘤及其附近可能受侵害的组织的切除是否彻底。为病变范围较广的胸骨恶性肿瘤施行根治切除手术时,往往由于顾及胸壁重建方面的困难而影响手术的彻底性,因而造成肿瘤复发。 作者等曾于1977年5月为一例六年内四次手术后复发的起源于胸骨的巨大软骨肉  相似文献   
82.
应用东菱克栓酶及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塞 4 0例 ,并与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刺五加治疗 4 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 70 6 % ,高于对照组的 38 3% (P <0 0 1)。治疗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定量等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 ,且无出血倾向。结论 :东菱精纯克栓酶 (DF— 5 2 1)合镇肝熄风汤加减为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3.
正常人和二尖瓣脱垂者二尖瓣环三维形态的定性和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多平面经食管体元模型动态三维超声重建及三维提取技术评价正常人和二尖瓣脱垂者二尖瓣环的立体形态,为二尖瓣环成形术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9例正常人和21例经手术证实的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患者。结果与结论:无论正常人和二尖瓣脱垂者,其瓣环在收缩期均为一非平面的“马鞍”形,前后侧较高,左右交界侧较低。正常组二尖瓣环前、后叶间夹角(a)为145.89±13.18度,脱垂组145.12±15.79度;正常组后叶侧置于零度位时前叶顶部与底边的高度(b)为1.27±0.41cm,脱垂组为1.30±0.26cm;正常组前后叶侧顶点连线至内外交界连线的距离(c)为1.08±0.24cm,脱垂组为1.10±0.19cm。正常组和二尖瓣脱垂组a、b、c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4.
脉冲式吸入一氧化氮诊疗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各种呼吸状态下肺动脉高压(PH)患者吸入一氧化氮(NO)问题,研制了脉冲式吸入一氧化氮诊疗仪.该仪器主要由鼻导管、压力-电传感器、放大整理电路、微型计算机、电磁阀、NO气瓶等构成.其原理是基于压力信号-电信号的传感,利用呼吸改变压力,产生有效电信号,经微型计算机处理,控制患者NO气体吸入量,达到治疗PH的目的.主要应用于临床的PH患者,特别是清醒状态、不需要呼吸支持病人的治疗及心脏外科术前诊断性筛选.该仪器适应症广,与其它类型相比具有体积小、可控性强、易操作、性能价格比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5.
我们自1990年1月~1992年6月采用西比灵治疗和预防偏头痛500例,临床实践证明,此药物疗效确切,能有效地控制及预防偏头痛发作,现总结如下.病例选择按总后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标准》选择病例并判定疗效。一般资料 本组中普通型379例(男113例,女266例),典型者121例(男31例、女90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病理1~34年,平均10.9年。按发作时头痛和植物神经反应的程度及对生活工作的影响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发作时头痛较轻,植物神经反应不明显.中度:发作时头痛较重,伴有植  相似文献   
86.
早期所使用的6300型包布Starr-Edwards人造二尖瓣在血液动力学方面不如以前的不包布类型。在放弃使用此种瓣膜之前,约已有4,500例应用了该型人造瓣膜。本文从临床和血液动力学评价其术后远期静止与运动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本文报道13例成年人主动脉缩窄,年龄为18~43岁,平均28.5岁,12例作缩窄段切除及对端吻合术,1例作缩窄段主动脉前壁纵向切开及涤纶织物增补扩大术。手术均在低温麻醉下进行。除1例术中死于吻合口近端主动脉壁严重退行性变导致的缝合针孔普遍严重性出血外,其余12例顺利康复。随访1年6个月~19年6个月,近、远期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88.
肺切除术治疗肺转移性肿瘤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肺转移性肿瘤54例,其中45例施行了48次肺切除术(因再发肺转移而作2次和3次肺切除术各1例),9例仅作剖胸探查术。剖胸探查术的9例均在2年内死亡,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肺切除术者的五年生存率为40.7%(11/27)。作者认为若原发肿瘤可能获得根治,肺部转移灶又较局限,应进行积极的肺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89.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经手术证实的冠状动脉瘘10例,男和女各5例,年龄为6~52岁。在部分病例中,平片上所见到的右下缘乳头状突出阴影为具有诊断价值的征象,最后确诊手段为升主动脉造影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它可提供累及动脉的起源和构通的房室部位等资料。  相似文献   
90.
病灶切除术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