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2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医药卫生   199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观察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消积散结丸(黄芪、桃仁、乳香、没药、生鳖甲、三棱、莪术、鸡内金、郁金、香附、海藻、昆布、生牡蛎、红花),6粒/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57.9%.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食疗抗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是最常见的外感疾病,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末初春为多。临床上以恶寒、发热、周身酸楚、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为主要表现。虽然现代医学有不少预防和治疗感冒的药物,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些还存在着某些副作用。而调整好合理的饮食结构,巧用某些食物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进行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止血成功后,细致观察及护理穿刺点和穿刺侧肢体,对相关症状和体征进行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一次性止血成功,住院4d-7d治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产后大出血实施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严密观察病情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尽早发现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对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为观察蛇毒类凝血酶对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形成的影响 ,将 2 7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 ,每组 9只。模型组采用高脂饮食加免疫损伤诱发高脂血症及脂肪肝 ,治疗组给予蛇毒类凝血酶 (1.5u/kg ,连续 3d ,此后每隔 5d 1次 )干预。于实验第 0、15、30、45、6 0及 70d动态观察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谷丙转氨酶的变化。实验结束时取肝脏标本进行观察 ,检测肝脏脂质含量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 ,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进行性升高 ;实验结束时 ,模型组家兔肝脏呈严重脂肪变性 ,肝脏脂质含量明显增高 ,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呈高表达 (与正常组相比P <0 .0 1)。与模型组相比 ,治疗组在用药后各时点血浆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实验后期降纤程度有减弱趋势 ;蛇毒类凝血酶对血脂影响在各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 ;肝组织学脂肪变性、肝脏脂质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亦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 ,蛇毒类凝血酶能明显降低家兔高脂饮食诱发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但不能抑制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微量白蛋白在诊断肾小球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为临床检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3月某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归为观察组,按照资料收集时间截止2012年以后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前78例,归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微量白蛋白检验,比对两组研究对象检验结果阳性率差异情况,以及研究组患者检验结果阳性率与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含量(57.54±3.21)mg/L,观察组为(57.54±3.21)mg/L,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患者阳性率为23.07%,女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为20.51%,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病程0~6年和7~14年的患者较高,不同病程时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5年患者的阳性率为50%,病程0~6年的阳性率为67.5%,7~14年的阳性率为78%,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白蛋白检验应用于肾小球疾病中,对临床诊断、监测糖尿病和肾病的发生、发展、判断及预后等方面作用十分重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正>患者,女,26岁。因腹围增大,反复双下肢水肿2个月于2015年1月9日入院。患者6年前因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蛋白尿,多浆膜腔积液,ANA、RNP、SSA阳性,在当地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经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具体不详)。出院后不规则口服泼尼松。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腹围增大,反复发生双下肢水肿,入院前1 d腹部CT示:肝右叶有一4.1 cm×3.7 cm的低密度影。即来我院风湿免疫科就诊,考虑SLE肝脏受累收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病程中无面部红斑、光敏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马来酸氟伏沙明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马来酸氟伏沙明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分别检查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马来酸氟伏沙明组和阿米替林组患者治疗后2、4、6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马来酸氟伏沙明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来酸氟伏沙明抗抑郁的作用显著,疗效与阿米替林相仿,患者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且程度轻,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使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结直肠癌单发肝转移中的疗效及其放射反应。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单发肝转移病患28例,使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评价患者近期疗效,观察其6、12和18个月(或随访至患者死亡)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结果全部28例病患均随访18个月以上(或随访至患者死亡),6、12和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9%(22/28)、64%(18/28)、46%(13/28),病例中生存超过3年的有4例。治疗前10例患者血AFP>400 ng/m L,最高≥61 000 ng/m L,平均约为1 800 ng/m L;治疗3个月后,8例患者血AFP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5例恢复正常。治疗前20例患者血CEA异常升高;治疗3个月后,有18例患者血CEA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0例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放疗反应主要为早期放疗反应,其中15例出现一般性全身反应(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呕吐),2例出现放射性胃溃疡,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发现有其他严重副反应。结论采用全身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单发结直肠癌肝转移有近期疗效好、放射反应轻特点,但其晚期放射损伤及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西部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进行食育干预,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的饮食习惯。方法整群抽取四川省蒲江县长秋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3所,并随机分为食育教育模式干预学校、普通营养教育对照学校及空白对照学校,研究对象为3所学校的2~8年级全部学生。结果经过1年时间的干预,食育干预学校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改善,"清楚知道《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每层食物的"的知晓率上升最明显,相比基线调查上升了59.1%,高于对照组;在态度方面,食育干预学校学生喜欢吃含糖饮料的下降了19.0%;在行为方面,"学生购买食物前经常看营养标签"的上升了22.8%,"最近1周每天吃早餐"的上升了22.8%,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食育干预对学生的营养健康态度、食物喜好改变,还是饮食及健康相关行为方面的改善效果明显,而且食育干预效果优于普通营养教育对照学校。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近20年超重和肥胖人群心理卫生相关研究,比较国内外该人群心理卫生相关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万方、知网、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2020年4月收录的超重和肥胖人群心理相关研究,采用BICOMB、gCLUTO软件对关键词和主题词进行聚类和可视化分析。研究人群为中国人的研究定义为国内研究,其余均视为国外研究。结果:最终纳入国内研究661篇、国外研究3679篇。聚类分析显示,国内关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儿童青少年、肥胖合并症患者等;国外侧重于减重术后及暴食症患者、儿童青少年等。结论:国内外研究热点仅在儿童、青少年方面较为相似。国内在存在肥胖合并症的临床疾病领域发展较好,而国外所关注的减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正念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的运用等值得国内研究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