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3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对比研究了低抗凝活性肝素、商品肝素及以低抗凝活性肝素为原料制得的低分子肝素的免疫活性。体内实验表明低分子肝素可抑制小鼠绵羊红细胞特异抗体的产生,体外实验表明可抑制猪T细胞E-玫瑰花结形成和家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条件下,低分子肝素对植物血凝素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较高浓度的商品肝素有促进此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用Sephadex G-10色谱将人胚胸腺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A组分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B组分进行了分离。所得亚组分对植物凝血素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和紫外吸收图谱表明,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组分为分子量较小的多肽类物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组分为分子量较大并含有核酸的多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猪胸腺免疫抑制提取物超滤组分 2 (简称U2 组分 )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用3H TdR掺入DNA法检测了不同剂量的U2 组分注射BALB c小鼠后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U2 组分对PH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注射 0 .2mgU2 组分的试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比对照组降低 (P<0 .0 5 ) ;注射 1mg和 3mg两个试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5 0 μg和 10 0 μg的U2 组分对PH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也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P <0 .0 1)。结论 用一定量的U2 组分对体内和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猪脾和胸腺来源免疫抑制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从猪脾提制免疫抑制物的方法。通过对比研究猪脾和胸腺来源免疫抑制物的免疫药理作用,证明两者体外试验均可抑制植物凝集素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细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脾细胞的分化、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自然增殖、活化脾细胞产生白介素-2;体内试验可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和小鼠产生绵羊红细胞抗体;两者均无细胞毒性。两者均为与核酸结合的肽类物质,性质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5.
低分子肝素的免疫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了低抗凝活性肝素,商品肝素及以低凝性肝素为原料制得的低分子肝素的免疫活性。体内实验表明低分子肝素可抑制小鼠绵羊红细胞特异抗体的产生,体外实验表明可抑制猪T细胞E-玫瑰花结形成和家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条件下,低分子肝素对植物血凝素诱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较高浓度的商品肝素有促进此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建立的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为研究骨关节炎病理及诊疗方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1、3、5d右膝关节腔注射2%(低剂量组)、5%(中剂量组)、10%(高剂量组)(w/v)木瓜蛋白酶和0.03mol/L的L-半胱氨酸混合溶液0.1ml/kg(实验组),以及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兔状态并记录体重和膝关节宽度。首次注射后第2、4、6周将兔分批处死,取股骨髁、胫骨平台及滑膜做大体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均出现关节宽度增大、关节软骨变薄、基质分解破坏、滑膜增生等炎症及退行性改变,严重程度随浓度增高而增高,也随时间延长而发展;对照组无上述改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兔膝骨关节腔注射2%、5%、10%木瓜蛋白酶和0.03mol/LL-半胱氨酸混合溶液0.1ml/kg可制备不同严重程度的骨关节炎模型,周期短,可重复且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铅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中蛋白激酶C(PKC)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0.05、0.50、5.00、50.00、500.00、900.00和1000.00 μmol/L酪酸铅[Pb(Ac)2]分别处理U251细胞24 h,噻唑蓝(MTT)法检测铅对U251细胞的毒性;以0.05、5.00、500.00 μmol/L Pb(Ac)2分别处理U251细胞24 h,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KC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100%)比较,5.00、50.00、500.00、900.00和1000.00 μmol/LPb( Ac)2处理U251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分别为84.5%、78.2%、76.5%、50.3%和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剂量-反应关系(rs=-0.947,P<0.01),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500.00 μmol/L Pb(Ac)2处理细胞24 h,PK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为0.40±0.01,与对照组(0.51±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5.00、500.00 μmol/L Pb (Ac)2处理U251细胞24 h可使PK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分别为0.68±0.02、0.62±0.01和0.33±0.02,与对照组(0.98±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铅使U251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中PKC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48.
49.
50.
门静脉化学栓塞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大鼠单叶肝癌模型,研究门静脉支化学栓塞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经大鼠门静脉种植腹水肝癌细胞,制作大鼠单叶肝癌模型,开腹向门静脉支内注入新开发的化学栓塞物质。术后观察大鼠生存天数、体内化疗药浓度及肝功能变化,并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栓塞后的肝癌大鼠生存天数较不栓塞大鼠明显延长,化疗药选择地集聚于癌灶内,肝功能损伤轻微。组织学观察到确切的门静脉支栓塞及癌灶周边部的部分坏死效果。结论:门静脉支化学栓塞对肝癌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上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