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6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龙发伤科七味片由三七、马钱子、延胡索、红花、血竭、大黄、丁香等配方制成,具有祛瘀消肿,活血止痛的功效。其中马钱子粉及延胡索是方中之君药,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等功效;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血竭活血散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丁香温中、暖肾、降逆;属于云南龙发制药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临床常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症。现对该方的临床运用、药理研究和质量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2.
晚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晚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并与早发SLE患者进行比较,以探讨晚发SLE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0~2004年于我院就诊的晚发SLE患者21例,并随机选取了同期40例发病时年龄〈50岁的患者作为早发SLE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情况。结果晚发SLE占所有SLE患者的6.18%。晚发SLE组性别比例女: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P〈0.01),且一些临床表现较少见:关节炎(P〈0.01);蝶形红斑(P〈0.05);肾脏受累(P〈0.01)。实验室指标中类风湿因子阳性率更高(P〈0.05),而低补体C3血症较早发SLE组低(P〈0.01)。治疗方面,晚发SLE组较少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结论晚发SLE的临床表现多较轻,治疗上较少需要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93.
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保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8例,获效满意,兹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脑室内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30例脑室内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侧脑室脑膜瘤26例中,19例采用顶枕入路,2例经颞中部入路,5例经胼胝体入路;4例第四脑室脑膜瘤采用枕骨下入路。结果 28例(93.3%)肿瘤全切除,2例(6.7%)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头痛18例中,术后仅2例有头痛;术前神经功能缺损20例中,术后18例基本治愈;术前视力下降的3例术后均明显改善。术后发生脑积水4例、癫痫5例。术后随访9~226个月,平均65.2个月。术后6个月影像学随访表明5例(16.7%)复发,再次手术治疗;术后2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为84.6%,随访期间保持在78.2以上。结论对于脑室内脑膜瘤,手术入路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肿瘤偏向来选择。  相似文献   
95.
血液净化技术近10年来发展较快,尤其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危重症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本研究运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技术成功抢救的2例甲亢危象和糖尿病乳酸中毒患者,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6.
通过临床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归纳等方法从病因病机(肾络瘀阻、浊毒内停、微型癥瘕)、临床治疗(复方治疗、中成药、单味药、中西医结合)、机理研究(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等3个方面对近6年来大黄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大黄能抑制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单链DNA(ssDNA)表达情况.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SLE患者(SLE组)外周血ssDNA表达阳性的PBMC细胞百分比(ssDNA阳性率),设立正常对照组(n=17)和其他结缔组织病(CTD)对照组(n=7).结果 SLE组、正常对照组和CTD对照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ssDNA阳性率分别为(0.906±0.838)%、(0.216±0.371)%和(0.270±0.311)%.统计学分析表明,SLE组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ssDNA阳性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 P<0.05);SLE组内有与无狼疮肾炎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ssDNA阳性率分别为(1.228±0.259)%和(0.510±0.4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和狼疮肾炎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患者外周血表达ssDNA的B淋巴细胞异常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发展复杂动态载荷与瞬态运动条件下的球面共型接触硬对硬人工髋关节的磨损预测模型,并用于典型的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在复杂三维生理运动条件下的磨损预测研究。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用于接触力学问题求解,采用固定-跟踪法(fixed-tracked method)完成具有三维欧拉运动的人工髋关节双侧界面动态磨损几何再现及相应的接触与磨损问题模拟的数值交换。结果磨损预测表明,磨损导致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接触界面几何由球面向非球面过渡,接触区域随磨损周期而增大,接触压力变化趋于平缓、最大接触压力逐渐减小。结论本研究所发展的三维复杂动态、具有双侧界面几何磨损变化的人工髋关节磨损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进行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磨损数值预测模拟实验,为认识人工髋关节磨损机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 通过建立成年Beagle犬远端胃大部切除模型,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连续空肠间置对Beagle犬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24只成年Beagle犬随机分为连续性空肠间置组(连续间置组)、Billroth Ⅱ吻合组(毕Ⅱ组)、空肠孤立间置组(孤立间置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分别行毕Ⅱ式、空肠孤立间置、连续间置术后犬血浆胃泌素、胃动素和胆囊收缩素的水平.结果 连续间置组术后2个月血浆胃泌素水平餐前为(2.2±0.7)ng/L、餐后为(3.9±0.8)ng/L,均低于术前的(3.8±1.0)ng/L、(5.3±1.6)ng/L,P<0.05.连续空肠间置组术后2个月餐后血浆胃泌素水平为(3.9±0.8)ng/L,高于其他2组的(2.7±1.0)ng/L和(3.6±0.6)ng/L,P<0.05;连续间置组术后2个月血浆胃动素水平餐前为(577±204)ng/L、餐后为(1003±209)ng/L,均高于术前的(429±128)ng/L、(854±218)ng/L,P<0.05.连续间置组术后2个月餐后血浆胃动素水平为(1003±209)ng/L,高于其他2组的(840±205)ng/L、(986±189)ng/L,P<0.05;连续间置组术后2个月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为(19.6±2.0)ng/L,高于术前的(19.0±2.0)ng/L,P<0.05,低于其他2组的(22.2±2.1)ng/L、(20.1±2.5)ng/L.结论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行连续性空肠间置能使犬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在术后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而血浆胆囊收缩素则维持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0.
许成群  王元 《中医研究》2012,25(7):13-15
目的:观察三黄糖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院糖尿病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2组均给予饮食治疗、控制血糖、稳定血压及对症处理。对照组30例给予六味地黄丸10粒/次,3次/d,温服。治疗组30例给予三黄糖肾汤(由黄芪、熟地黄、熟大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枸杞子、金樱子、丹参、葛根、益母草组成),1剂/d,加水600 mL,连续煎煮2次,取药汁200 mL,100 mL/次,2次/d,温服。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86.67%;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有效率占63.33%。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黄糖肾汤在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方面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是早期DN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