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张莉  王俭勤  王静 《临床荟萃》2010,25(17):1534-1536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普遍且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KD患者数量在全球各地区均有明显增长趋势,尤其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ofrenaldisease,ESRD)患者面临着高发病率、高住院率、高病死率及高额治疗费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32.
目前IL 17的研究已发现 ,其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移植肾排斥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支气管哮喘等存在表达、分泌的异常 ,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中 ,其表达、分泌是否存在异常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研究报告〔1〕。本研究通过测定SLE患者血清、无刺激或加不同刺激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上清液IL 17蛋白水平和其PBMC内IL 17mRNA水平的表达量 ,以了解SLE患者PBMC表达、分泌IL 17有无异常及其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30例患者 ,全部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  相似文献   
33.
曾光  王俭勤  马行一  付平 《华西医学》2001,16(3):322-323
为了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在伴发腹膜炎情况下腹腔透出液(PDE)中白介素1β(IL-1β)和前列腺素变化及意义,对17例伴发腹膜炎的CAPD患者进行了从炎症发作至消退(对照)连续10日的随访.结果显示,在炎症发作当日,PDE中IL-1β,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均明显升高(112.8±23.40vs13.3±3.42pg/ml、370.5±52.37vs121.5±42.31ng/ml、378.9±21.66vs40.3±11.78ng/ml,P<0.01).IL-1β于第2日迅速下降至23.9±4.56pg/ml,第2日后与对照无差异(P<0.05).TXB2与6-keto-PGF1α于第2~4日逐渐下降,至第5日以后与对照无差异(P>0.05),其变化过程与腹膜炎的恢复基本同步.提示IL-1β的介导CAPD患者腹膜急性炎症反应中有重要作用.而前列腺素的延迟恢复可能与腹膜的炎症防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肾病综合征患者尿TGFβ1水平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2 4例健康人为对照 ,对 4 3例接受激素标准疗程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尿的TGFβ1水平 ,用ELISA法检测。结果  14例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和 7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尿TGFβ1增高 (32 4 .4± 14 8.3vs 2 78.3± 12 3.6pg/ml,P <0 .0 1;5 2 5 .5±136 .4vs 2 78.3± 12 3.6pg/ml,P <0 .0 5 ) ,以FSGS增高最为明显。 14例MsPGN尿TGFβ1水平与 2 4h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 (r =0 .5 16 ,P <0 .0 5 ) ,7例FSGS尿TGFβ1水平与 2 4h尿蛋白排泄量、血清肌酐呈正相关 (r =0 .5 16 ,P <0 .0 5 ;r =0 .6 6 7,P <0 .0 5 )。 8例微小病变肾病 (MCD)、11例膜型肾病 (MD)和 3例膜增生性肾炎 (MPGN)尿TGFβ1水平与健康对照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9例激素敏感型的患者治疗后尿TGFβ1水平明显下调 (42 4 .0± 182 .4vs 2 79.6± 14 2 .6pg/ml,P <0 .0 1) ,15例激素抵抗型的患者治疗后尿TGFβ1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但加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病情缓解后 11例病情缓解 ,尿TGFβ1水平明显下调 (436 .3± 14 5 .9vs 2 89.3± 131.1pg/ml,P <0 .0 1)。结论 尿TGFβ1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肾病综合征病情、判断病理类型及评价激素治  相似文献   
35.
肾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逐年增加 ,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 ,大大地改善了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 ,但是并没有明显降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病死率。移植免疫学的进步为肾移植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近年来 ,国际肾移植技术蓬勃发展 ,目前广泛采用的尸体肾移植及未来转基因猪肾的开辟为肾移植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然而 ,肾移植后排斥反应仍然是阻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 ,因此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治疗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明显增加了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本文就近几年来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未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患者,女,24岁,住院号159253。于1992年11月8日入院。主诉间歇性发热、关节疼痛2年伴心悸、胸闷、气短、下肢浮肿2月。2年前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9.0℃,伴全身关节疼痛,关节无红肿及功能障碍。外院曾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以青霉胺治疗半年.在治疗过程中仍有间歇性发热,于38.0~40.0℃不等,且有关节疼痛。近2周上述症状再次复发且出现心悸,胸前憋闷,下肢浮肿。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110min~(-1),呼吸26min~(-1),血压18/10kPa。慢性病容,贫血貌,颜面未见红斑,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未闻及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肝剑下4cm,肋下2cm,质软,有压疼。移动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一种狼疮样肾炎动物模型,为人类狼疮性肾炎(LN)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取雌性亲代DBA/2的淋巴细胞分4次经静脉注射雌性子代F1代杂交鼠(C57BL6× DBA2)。注射时间为0,3,7,10 d。每次注射淋巴细胞数为50× 106。结果尿白蛋白于第4次注射后2周开始升高,第12周达高峰;血抗ds-DNA水平于第4次注射后2周已明显升高,至第4周达高峰,各时点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普通光镜(PAS、PASM)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轻度增生,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免疫荧光示IgG沿基底膜呈线状或颗粒状沉积,部分小管基底膜亦可见其沉积;电镜显示膜性肾炎改变,基底膜增宽,内有电子致密物沉积,上皮细胞足交融合。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狼疮样肾炎动物模型,主要为膜性肾炎。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激酶1/2(MAPKERK1/2)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自发高水平表达白细胞介素(IL)-6 mRNA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患者PBMC,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MAPKERK1/2磷酸化活化程度和IL-6 mRNA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26例LN患者与21名健康对照者比较,LN患者PBMC MAPKERK1/2信号通路呈高度活化状态,体外培养可自发表达高水平IL-6mRN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阻断LN患者PBMC MAPKERK1/2信号通路活化可显著抑制IL-6 mRNA的自发高表达.结论LN患者PBMC中MAPKERK1/2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并在PBMC自发高水平表达IL-6 mRNA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9.
血液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最终目标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在医疗资源有限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疫情下,递增式血液透析作为一种根据患者残余肾功能情况个体化调整透析方案的手段,通过多维度个体化评估患者透析充分性。在不影响住院率和生存率的情况下,递增式血液透析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残余肾功能,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疗负担,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 本文就递增式血液透析的概念、施行条件、提出背景、优势及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说明递增式血液透析将会是目前医疗及社会环境下符合精准医学要求,并实现医疗安全、生存率、生活质量、医疗费用之间平衡的重要策略,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40.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是肾间质纤维化(R1F)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TGF—β1等细胞因子可促进EMT从而促进RIF形成,而HGF、BMP-7可抑制EMT而减轻肾纤维化。本文重点介绍EMT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病理学意义、分子机制及治疗干预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