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探讨苯丙氨酸及其代谢物对P19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实验各组从P19细胞神经分化诱导期开始分别加入苯丙氨酸、苯乙酸和苯乳酸 ,观察神经分化期细胞形态 ,MTT法检测神经分化期细胞存活率和LDH漏出量的变化 ,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后细胞周期有无变化。结果显示 :苯丙氨酸及其代谢物可使P19神经元肿胀、崩解 ,神经突起纤细且突起数少 ,可降低P19细胞存活率 ,但对LDH漏出量并无影响 ,对诱导后的P19细胞周期也无影响。以上结果提示 ,苯丙氨酸及其代谢物可干扰P19细胞的神经诱导过程 ,母源性苯丙酮尿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能与其在脑发育早期阶段神经诱导及分化过程中受到高苯丙氨酸及其代谢物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2.
33.
蔡宁宇  潘天龙  李斌  吴登颖  潘骏 《浙江医学》2017,39(13):1072-1076,1096
目的研究紫铆因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并探讨自噬在紫铆因抗骨肉瘤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紫铆因作用骨肉瘤细胞24h和30滋mol/L紫铆因作用骨肉瘤细胞不同时间,使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活性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3及自噬相关蛋白p62、LC3、Beclin-1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自噬泡的产生;最后分别用自噬激动剂和自噬抑制剂预处理后再加入紫铆因作用于骨肉瘤细胞,并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紫铆因作用后,骨肉瘤细胞的活性明显下降,Bax、Cleavedcaspase3、Beclin-1、LC3II的表达增加,而Bcl-2、p62的表达降低,骨肉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紫铆因处理组有较多自噬泡产生;使用自噬抑制剂预处理骨肉瘤细胞后,紫铆因对骨肉瘤的凋亡效果被逆转,而使用自噬激动剂预处理骨肉瘤细胞后,紫铆因使骨肉瘤细胞凋亡的效果进一步增强。结论紫铆因可以降低骨肉瘤细胞活性并促进其凋亡;同时紫铆因可以激活自噬,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孕中期羊水来源胎儿间质干细胞(M SCs)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机械手段挑取孕中期羊水细胞培养体系中的胎儿M SCs集落,培养扩增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表达进行鉴定。取第3代胎儿M SCs,IBM X、胰岛素、氢化考的松等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的变化。诱导20 d后,油红O染色检测胞内中性脂肪并计算阳性细胞率,W estern Blot蛋白印记法检测PPA Rγ的表达。结果:机械手段分离出的胎儿M SCs为CD 44阳性,CD 34、CD 45、H LA-D R阴性,符合M SCs特点。诱导72 h后,细胞内有脂滴出现,随着时间延长,脂滴逐渐增加并融合为脂泡,细胞由梭形转变为圆形或多角性。20 d后85%以上胎儿M SCs变为油红O染色阳性,W estern Blot显示诱导20 d后,诱导组细胞PPA Rγ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诱导组。结论:经上述方法诱导20 d后,羊水来源胎儿M SCs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Matrigel对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在裸鼠皮下成组织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羊水间充质干细胞与Matrigel混合,注入裸鼠皮下,14 d后观察新生物的形态外观和组织结构.并以不混合Matrigel的羊水间充质干细胞注入裸鼠皮下作为阴性对照,单纯Matrigel注入裸鼠皮下作为空白对照.结果 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在裸鼠皮下均形成一长圆形瘤样组织,其形态外观基本一致,但组织结构有明显差异,在实验组组织血供丰富,主要为腺样结构,部分含管腔,向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和幼稚神经细胞分化.在阴性对照组血供较少,细胞呈单一平铺排列,未观察到明显组织结构,细胞未分化.空白对照组无新生组织形成.结论 MatrigeI能促使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在裸鼠皮下向成熟的组织细胞分化并形成简单的腺样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36.
前臂剧烈创伤致尺桡骨纵向分离常伴有急性骨间膜(IOM)损伤,由于X片检查无法显示骨间膜,因而漏诊较多,而漏诊的结果是桡骨上移,下尺桡关节脱位导致腕关节疼痛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1].  相似文献   
37.
2021年12月《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指南(2021,上海)》正式发布,新指南对原有2017年版专家共识进行修订增补,根据标准原则规范流程制定,细化明确了磁控胶囊胃镜的定义范畴、临床适应证与禁忌证、检查过程与质控要点、局限与优化方向等内容。本文将对新指南的特点与重点内容进行简要说明与解读,以便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运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橄榄苦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酶两步顺序消化法消化SD大鼠关节软骨分离细胞,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阿尔新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法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橄榄苦苷对软骨细胞的细胞毒性采用CCK-8实验进行评估。取第3代软骨细胞,分别用浓度为10、50或100μmol/L的橄榄苦苷预先处理,随后用IL-1β刺激细胞24 h,所生成的NO和前列腺素E2(PGE2)的量分别用格里斯重氮化反应和酶联反应吸附实验进行评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13 mRNA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免疫印迹实验分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活化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软骨细胞在不同浓度橄榄苦苷培养24 h后,其生存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橄榄苦苷可以显著降低IL-1β刺激下软骨细胞MMP-1和MMP-13 mRNA的表达及NO、PGE2的生成。橄榄苦苷通过减少IκB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IL-1β介导的NF-κB通路的活化。结论:橄榄苦苷可通过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炎症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橄榄苦苷对关节炎防治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骨关节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红卫  赵钢生  潘骏 《中国骨伤》2010,23(9):708-710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10月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0~65岁,平均37.3岁。牵引复位后,于双侧髂后上棘外侧顺髂嵴做弧形切口,长3~5cm,在患侧将重建钢板通过皮下隧道到对侧,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8个月。无切口感染,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骨不愈合,无明显双下肢不等长。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6±0.99)cm、(42.61±7.97)min、(168.61±40.44)ml。术后功能恢复根据Majeed评价,优12例,良18例,可6例。结论: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0.
股骨假体旋转对线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到屈膝间隙的平衡和髌骨运动轨迹。目前常用的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骨性标志有经股骨上髁轴、Whiteside’s前后轴、参照股骨后髁轴外旋3°和胫骨干轴,最近又有人提出股骨滑车轴和股骨前轴的慨念。股骨似体参照经股骨上髁轴放置的可靠性最高,但由于术中难准确定位此轴线,限制了其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