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58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提高恶性副神经节瘤(MPGL)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1年1月诊治的12例MPGL患者的临床资料。高血压10例(83.3%),腰腹部疼痛3例(25.0%)。血浆游离变肾上腺素类物质(MNs)和24h尿儿茶酚胺(CA)升高者分别为100.0%(12/12)和83.3%(10/12)。B超、CT、MRI和131I-间碘苄胍扫描(131I-MIBG)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3.3%(10/12)、91.7%(11/12)、80.0%(4/5)和88.9%(8/9)。1例行放射治疗,11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原发性肿瘤9例,复发性肿瘤3例;单发性肿瘤8例,多发性肿瘤4例。根据肿瘤的中心定位:腹主动脉旁6例,下腔静脉后2例,膀胱2例,肾门2例。根据术中所见确诊恶性5例(41.7%)。病理检查11例,确诊恶性8例(72.7%)。肺转移1例,肝转移1例,骨转移1例,局部淋巴结转移3例.广泛淋巴结转移2例,2个或多个脏器同时发生转移2例。9例随访4~84个月,平均39个月;复发4例,再次手术;因多发浸润及远处转移死亡2例。结论:病理难以区分副神经节瘤的良恶性,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及术中所见。根治性肿瘤切除是治疗MPGL最有效的方法,肿瘤复发时再次手术仍然有效;无法手术者可用放化疗控制高血压及延缓疾病进展。长期随访观察肿瘤的转移情况是确诊疑似病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2.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外科手术正经历由传统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的革命性变化.以智能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DVSS)为主的内窥镜型外科手术机器人进一步拓宽了微创外科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的范畴,引领了微创手术的高新技术和前沿水平[1].DVSS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临床医学的里程碑,泌尿外科又是DVSS应用的最主要阵地之一,开展范围较广,技术较为成熟.现根据DVSS在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本中心的临床实践,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等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经过手术切除的肾上腺肿块标本共1 250例,收集其中46例(3.68%)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单纯性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的病例进行重点分析。术前患者均进行了内分泌功能检查和影像学(B超、CT、MRI和腹部平片加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46例患者术前内分泌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术前影像学诊断30例(65.2%)为肾上腺囊肿,16例(34.7%)肿块性质不能确定。术中显示,肿块大小3.0 cm×2.5 cm~7.6 cm×8.7 cm;其中单纯肿块切除41例,肿块加肾上腺部分切除5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9.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单纯性肾上腺囊肿经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大多可明确诊断,但部分肾上腺囊肿和肾上腺血肿易误诊为肾上腺实性肿瘤。具有症状的肾上腺囊肿或者性质不明的囊性肿块应行探查;无法明确病变性质的囊性肿块,需按静止性嗜铬细胞瘤做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64.
性激素对卵巢切除后大鼠膀胱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性激素对卵巢切除后大鼠膀胱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70只成年雌性大鼠平均分成7组进行假手术和双侧卵巢切除.除假手术组和单纯卵巢切除组外分别给予苯甲酸雌二醇0.25 mg/kg、苯甲酸雌二醇1 mg/kg、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0.25 mg/kg和黄体酮、丙酸睾酮,隔日肌注,4周后处死.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膀胱形态学变化.结果 双侧卵巢切除后,膀胱壁变薄为(0.97±O.11)mm(P<0.05),雌激素和雄激素均可使膀胱重量和膀胱壁厚度明显增加,甚至超过假手术组(P相似文献   
65.
体外冲击波碎石导致机体感染可能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引起全身和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性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价值。 方法 留取41 例不同部位与复杂程度的泌尿系统结石病人ESWL 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尿标本,分别作细菌培养,并以偶氮显色法作内毒素浓度测定。 结果 (1) 不同部位与复杂程度的泌尿系统结石病人ESWL 治疗前后血液内毒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变化,血液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2) 肾结石直径> 2cm ,多发性肾结石、铸型或鹿角形肾结石或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的病人ESWL治疗后的尿液内毒素浓度为(65 .34 ±32.17)ng/L,显著高于治疗前的内毒素浓度(21 .28 ±6 .56)ng/L,P< 0 .05 ;尿液的细菌阳性率也从治疗前的1/8 增加为3/8 。(3) 单发直径≤2 cm 的肾结石及单纯输尿管结石病人ESWL 治疗前后尿液内毒素浓度无显著升高,尿液的细菌阳性率也无变化。 结论 ESWL 造成泌尿系结石病人全身感染的可能性小,但引起复杂性、多发性结石病人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这些病人ESWL 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5例活体供肾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供肾者术后血常规和尿常规、肝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及血压检查均正常,平均住院15d。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者手术的安全系数较高,术后康复理想。  相似文献   
67.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手术时间长 ,尿流改道繁现 ,仍是阻碍手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胡桃夹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桃夹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受压引起的血尿、蛋白尿和左腰腹痛等临床症状 ;彩色双功能超声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诊断标准尚不一致 ;治疗以保守为主 ,介入治疗正逐步取代手术治疗成为首选的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9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22例,平均年龄72.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辅助检查包括B超、盆腔CT及膀胱镜检+活检。另选同期膀胱尿路上皮癌51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术后1、3和5年生存率等差异。结果 59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膀胱腺癌13例、膀胱鳞癌10例、膀胱小细胞癌5例、膀胱平滑肌肉瘤2例、副神经节瘤4例和混合癌肿25例。其中行全膀胱切除术4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BRT)12例。术前新辅助治疗4例,术后辅助放疗14例,术后辅助化疗35例。有效随访53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1%、54.7%和28.3%。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诊断,其中行全膀胱切除术1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TUBRT36例。术后成功随访43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76.7%和72.7%。结论膀胱非尿路上皮癌临床少见,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是首选手术方法,结合不同肿瘤类型的病理特点,辅助或新辅助放、化疗可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估同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和前列腺汽化切除(TUVP)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合并有严重下尿路症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期间45例行TURBT+TUVP和126例单纯行TURBT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肿瘤复发率、进展率和后尿道种植率进行比较。结果TURBT+TUVP组的肿瘤复发率、进展率和后尿道种植率分别为26.7%、8.9%和4.4%;TURBT组分别为27.8%、8.7%和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行TURBT+TUVP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合并有严重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