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4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81.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麻组、电针复合全麻组(简称复合电针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组(简称复合右美组)及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组(简称针药复合组),各14例。记录各组各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监护指标,术前、术后神经心理学指标(简易智力检查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各时间点血糖水平,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患者住院天数。结果:术后各时间点针药复合组简易智力检查评分高于单纯全麻组(P<0.05);术后72 h内,针药复合组疼痛评分低于其他三组(P<0.05);针药复合组术中循环系统指标及血糖水平更稳定;针药复合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最短(P<0.05);四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采用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能够稳定围术期血糖、术中循环系统指标水平,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降低术中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采用Dixon上下序贯法测定胸腔镜手术镇痛时竖脊肌平面阻滞中0.5%罗哌卡因的有效容量.方法 选取2020年1-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31例,均根据手术部位在超声引导下行相应脊神经节段的0.5%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0.5%罗哌卡因初始容量为35 mL,若第1例患者达到最佳有效镇痛标准则第2例患者的药物容量下降1个阶梯即减少2 mL,相反若第1例患者未达到最佳有效镇痛标准则第2例患者药物容量需增加2 mL,以此类推,直至出现7个无效容量的拐点.同时符合以下3项标准即判断达到最佳有效镇痛标准:(1)手术开始切皮时生命体征无明显波动(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上升不超过切皮前的20%);(2)术后患者苏醒拔管时无疼痛相关躁动;(3)术后2 h未使用补救性镇痛药物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分.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50%有效容量(EV50)、95%有效容量(EV95)及其95%CI.结果 共30例患者完成试验,男21例、女9例,年龄为(60.0±6.8)岁,BMI为(22.7±3.1)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9例、Ⅲ级21例.18例(60.0%)患者达到最佳有效镇痛,0.5%罗哌卡因的EV50为23.6 mL(95%CI 21.8~25.0 mL),EV95为26.9 mL(95%CI 25.3~35.2 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血肿、局部麻醉药中毒、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镇痛时,0.5%罗哌卡因达到最佳有效镇痛标准的EV50为23.6 Ml、EV95为26.9 Ml.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单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单用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血脂控制达标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 C组患者TC和LDL-C控制达标率显著优于A、B组;C组患者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显著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可有效提高血脂控制效果,改善血脂水平,且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介绍指掌侧血管神经蒂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按Littler法,在指残端设计皮瓣,分离血管神经蒂,以增加皮瓣推进距离,用于重建长度在2.2cm范围内的指端创面.1998年以来,应用6例,指端创面长度1.5-2.2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月,外形,感觉满意.结论 指掌侧血管神经蒂推进皮瓣,手术简单,效果确切,可修复长度在2.2cm范围内的指端缺损.  相似文献   
85.
原发于周围神经的神经鞘瘤近来文献报道有所增多,它可起自任何部位周围神经的神经鞘.肿瘤常见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屈肌表面,也可见于腹膜后和后纵隔.而位于胰腺的良性神经鞘瘤罕见,国内甚少报道,其术前诊断比较困难.2005年7月笔者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体部良性神经鞘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测老年糖尿病心率变异 (HRV)的变化及对诊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  方法 老年糖尿病组 3 6例及正常老年对照组 40例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HRV时域分析指标为 :2 4h平均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DNN) ,连续 5min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DANNindex) ,连续 5min正常R 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 ,相邻正常R R间期差值均方根 (rMSSD)。  结果 糖尿病组SDNN ( 83 2 8± 3 7 5 9)ms ,SDANNin dex( 75 1± 3 6 49)ms ,SDNNindex( 3 1 0 3± 16 0 9)ms ,rMSSD( 2 1 13± 2 0 5 9)m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rMSSD病变发生率最高 ( 5 0 % )。  结论  HRV可作为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心脏自主神经障碍的一种方法 ,指导临床及早预防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7.
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8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围绝经期 (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 1年 )综合症 ,是由于卵巢功能的衰减 ,使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再加上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系列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 ,患者平均年龄在 4 7 5~ 4 9 5岁之间。经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并完善各项相关辅助检查后 ,笔者从1998~ 2 0 0 3年期间运用丹栀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80例 ,疗效满意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80例 ,年龄为 4 5~ 5 5岁 ,城市妇女的平均年龄为 4 9 5岁 ,农村妇女的平均年龄为 4 7 5岁。接近绝经期 5 1例 ,绝经期 2 0例 …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乳癖消、三苯氧胺、维生素E序贯治疗重度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21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重度乳腺增生症患者,使用三苯氧胺、乳癖消、维生素E序贯治疗,根据疗效逐渐调整剂量。结果治愈136例占62.96%;明显好转41例占18.98%;好转34例占15.74%;基本好转5例占2.32%。无治疗无效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重度乳腺增生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是指绝经1年以后出现的阴道出血。PMB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症状,占到妇科门诊病人的5%。对于这部分病人最关键的是排除子宫内膜癌,因为8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在绝经后妇女,且这些患者通常表现为PMB。目前,有关PMB病因诊断的方法有诊断性刮宫、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CT、MRI等。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掌腱膜挛缩症中手指屈曲畸形矫治方法 及其疗效.方法 本组患者1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8岁.均有掌腱膜挛缩症,伴小指屈曲挛缩8侧,伴环小指屈曲挛缩8侧,伴中环指屈曲挛缩1侧,伴环指屈曲挛缩2侧,共19侧.沿掌腱膜挛缩索带纵轴设计锯齿状切口,彻底切除病变的挛缩腱膜组织及其附近5 mm范围的腱膜组织.然后稍加外力松解指关节周围的挛缩组织,使手指恢复伸直位.术后2周给予手指伸直位石膏托制动.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锯齿形皮瓣均存活,未见神经肌腱损伤并发症.手掌部皮瓣尖角出现血运障碍2例,经换药后完全愈合.未见手指屈曲挛缩复发,手指屈伸活动度恢复优良率100%.结论 采用锯齿状切口,应注意保护皮瓣血运和指神经血管束,彻底切除松解病变的腱膜组织,可有效矫正掌腱膜挛缩引起的手指屈曲畸形,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