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索上肢严重高压电烧伤患者保留肘关节及其功能的手术方法。方法 1984年以来,设计背阔肌肌皮瓣单极移位修复肘部深度烧伤创面,同时以背阔肌作动力重建屈肘功能,使既往不得不被截除的肘关节得以保留,并恢复功能。结果运用该方法共治疗8例病人,10个肢体,移位肌皮瓣全部成活;6个肢体肘部创面甲级愈合,4个肢体经换药后愈合;5个肢体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2个肢体经进一步肘关节松解术后,功能亦得以恢复,余3个肢体(2例)失访,结果不详。结论该手术方法优点显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胸骨正中切口作为心脏外科、胸外科常用的手术入路切口可直视下更好的进入纵隔,从而进行纵隔及心脏的手术[1].然而,随着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的增多,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及胸骨骨髓炎等并发症逐步增多,虽经积极的预防治疗,胸部正中切口感染的发病率仍有0.4%~5.1%[2].胸骨骨髓炎导致的胸骨坏死、胸骨深部伤口感染或纵膈炎成为致命...  相似文献   
13.
研究背景 创伤后严重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直是外科治疗的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局部皮瓣及Ilizarov成骨技术修复小腿创伤后胫骨及软组织缺损。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2月收治16例患者,男14例,女2例,平均年龄31.5岁,创伤后至入住本院行第一次手术平均时间为14.4周,清创后平均软组织缺损和胫骨缺损分布为为92.9 cm2和8.7cm。所有患者均以局部皮瓣修复创面,二期应用压缩-牵引成骨技术修复胫骨缺损。结果 2个肌皮瓣、14个逆行岛状皮瓣用于修复创面,所有皮瓣均成活。15例患者愈合后双侧下肢等长,1例患者患肢差异1.5cm。1例应用Ilizarov环形外架患者针道感染、踝关节僵硬。所有患者均能自行行走。15例患者重返工作,1例失业。所有患者均按照Paley方法进行骨及功能评分,骨评分结果为14例优秀、2例良好;功能评分13例优秀、2例良好、1例较差。结论 结果提示,局部皮瓣 压缩-牵引成骨技术可用以修复小腿创伤后胫骨合并软组织缺损,局部皮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MEEK植皮技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和适应症。方法应用MEEK植皮技术修复的1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8 h内来院并早期行MEEK植皮手术患者7例,3~7 d由外院转来患者5例。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全部成活,其中1次MEEK植皮创面完全愈合6例;MEEK植皮成活率>70%4例,成活率<50%及成活率<30%各1例。成活率不佳的主要原因均为感染。结论应用MEEK植皮技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确实,但有一定适应症,在临床工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病例施行。  相似文献   
15.
特重度腕部高压电烧伤治疗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方法将1980年1月至1998年3月的180例216个上肢腕部高压电烧伤分为两个时期进行比较分析,病例按其伤情分为Ⅰ、Ⅱ、Ⅲ、Ⅳ四型,由于认识上的提高和全身治疗及创面修复方法上的改进,如早期综合用药预防血管栓塞,积极的血管重建和使用大网膜和皮瓣早期修复创面等。将两组各型腕部电烧伤治疗措施和最终的截肢率进行比较。结果 1980~1989年及1989~1998年两个时期轻、中度腕部电烧伤(Ⅰ、Ⅱ型)截肢率保持为零,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由前一时期的80%降至后一时期的38.9%。结论重建腕部血管通道、手术修复创面及综合治疗是减少特重度腕部电烧伤截肢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电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电烧伤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所有烧伤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对电烧伤住院患者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性别、年龄、人群类别、受伤情境、受伤季节、烧伤总面积、烧伤深度、致伤电压、受伤部位、治疗方法、截肢(指、趾)率、住院时间、手术次数、住院费用、治疗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年间共收治住院烧伤患者3089例,其中电烧伤住院患者621例,占20.1%,包括电接触伤患者432例(69.6%)、电弧烧伤患者189例(30.4%)。621例患者中男592例,女29例,年龄(35±13)岁,77.62%(482/621)的患者处于21~50岁年龄段。人群类别构成比中居前3位的依次是工人、农民工和中小学生,分别占49.11%(305/621)、33.33%(207/621)和5.64%(35/621)。受伤情境构成比中居首位的是非电力专业工作中,占46.70%(290/621)。受伤季节多为夏季和秋季,分别占42.67%(265/621)和23.99%(149/621)。55.2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探讨轴型肌皮瓣及穿支皮瓣在躯干部慢性放射性溃疡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3例躯干部慢性放射性溃疡患者实施外科清创后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及肋间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患者中行纵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者6例、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者...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治疗的13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8~43岁,平均34.3岁。13例患者经彻底清创后胫骨病灶处均形成骨外露创面,伴有皮肤缺损。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填充清创后形成的空腔,对病灶进行修复治疗。结果 13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2个月,未见骨髓炎复发。结论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6月-2007年8月,笔者对56例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患者(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10例;创面感染,胫、腓骨骨折外露,骨坏死38例;足部组织缺损、贴骨瘢痕、骨髓炎8例)的创面,采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46例)或肌皮瓣(10例)进行修复.皮瓣面积5 cm ×4 cm~22 cm × 16 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行游离植皮封闭.结果 其中55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随访3~6个月无任何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患者行走正常,但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欠佳.1例患者治疗时为保留下肢长度,未将部分坏死胫骨去除,术后1个月皮肤破溃,经再次手术后创面愈合.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或肌皮瓣移植术,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