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胰腺囊实性肿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邓元  张学斌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2):85-87,T025
目的 了解胰腺囊实性肿瘤的免疫组化特点,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组织学(HE、PAS法)和免疫组化(SP法)。结果 8例患者7例为女性,年龄19—44岁,平均29.1岁,手术后均无复发。肿瘤较大,平均直径10cm,有包膜,由实性与囊性坏死区混合组成。组织学上,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以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成假乳头突起为其特征,瘤细胞退变、出血、泡沫细胞和胆固醇裂隙常见。免疫组化:8例α1—AT( ),5例vimentin( ),3例NSE( ),2例CK( ),2例CgA( );CEA、actin、S—100、Syn均为(-)。结论 胰腺囊实性肿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具有良性临床病程和较高的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82.
本文收集了1987.3~1990.11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3例,均经病理复查按“成都分类”分型,低、中、高分别为30%、40%、19%,2例不能分型.原发于结内占65%,结外占35%.Ⅱ期16例,Ⅲ Ⅳ期27例(63%)B组53%、综合治疗组25例(58%)、单化组14例(33%)、单放、单手术各2例.CR53%PR33%、总有效率为86%.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5.1%、51.5%、46.7%,无瘤生存3年以上者9例,本文分析了非何金氏淋巴瘤予后与临床分期,治疗手段,近期疗效、病理分型关系密切,并对病理亚型(低、中、高)与病期、治疗手段,近期疗效以及原发部位(结内结外)等因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3.
张学斌  卢延锁 《医学信息》2002,15(6):398-398
临床误诊客观上在所难免。但是 ,在临床实践中 ,只要在主观上认真总结经验 ,不断地吸取自身或他人的教训 ,完全有可能将误诊率降低到最低水平。作者曾收诊 1例听神经瘤患者 ,其瘤体之大、颅压之高、隐匿其之长、临床表现之特殊 ,在临床上均属少见。在此报道如下 ,并就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 8岁 ,干部。因发作性眩晕 3年 ,加剧半年 ,于 1992 -0 3 -2 7入院。患者 1988年底一次迎试后回家洗头时突感头晕 ,“人事不省”约 1min。当时无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移动或升降感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卧床休息后缓解。1990…  相似文献   
84.
中枢性高热 (centralfever ,CF) ,即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或 (和 )机能障碍引起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发热。临床上以脑血管病和颅脑损伤为CF的常见病因。多数情况下 ,CF系原发病的合并症之一 ,随着原发病症的好转 ,患者的体温多可恢复正常。但是 ,个别患者的CF可能作为继发性、相对独立的症状而长期存在 ,致使患者苦不堪言 ,临床处理亦感棘手。作者曾收治 1例散发性脑炎后、迁延不愈的CF患者 ,经高压氧 (hyperbaricoxygen ,HBO)、血液磁极化 (bloodmagnetotherapy ,…  相似文献   
85.
乔××,女,7岁。麦田内玩耍致麦芒误刺左眼。次日到某医院以急性结膜炎治疗半月无效,方来我院。左眼视力一尺手动。眼睑水肿、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12点处有一2×3mm~2的溃疡穿孔,周围混  相似文献   
86.
对263例老年软组织肉瘤按照最新诊断分类标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以恶纤组最为常见。肢体为其最好发部位。同时,老年软组织肉瘤有更明显的男性高发,男女之比为2:1。另外,还对老年软组织肉瘤的各项分析指标与同期整个软组织肉瘤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7.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其组织发生、病理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与结内淋巴瘤不同,是一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新的分类、分期标准有助于提高临床病理诊断水平。其治疗和预后与结外淋巴瘤及胃肠道癌不同。治疗包括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和非手术综合治疗,对于Ⅰ、Ⅱ期原发性胃淋巴瘤首选手术还是放、化疗尚存在争议,回顾分析近年来PGI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资料,对不同病理分型、分期患者提出不同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8.
应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45例胆囊切除标本的粘膜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各类型进行DNA含量和AgNOR计数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NA含量和AgNOR数量随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的程度变化而增多。二者呈明显相关,随其增生程度增加,二倍体细胞减少直至消失。非整倍体细胞增多是判断增生程度和癌前病变及癌的一种标志。腺瘤样增生与不典型增生Ⅰ级、不典型增生Ⅱ与Ⅲ级DNA含量和倍体变化以及AgNOR计数无明显差异反映了它们之间可能重叠或相近关系。  相似文献   
89.
肾癌预后与浸润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和P53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3例肾癌中长期存活(>5年)组21例和短期转移组22例分别进行了癌间质中肥大细胞数量、淋巴细胞反应程度以及P53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证明长存组肾癌交界区及中心区肥大细胞计数明显高于转移组(P<001),且交界区计数高于中心区。长存组癌间质淋巴细胞反应强于转移组(P<001),其反应程度与肥大细胞计数有明显正相关性。P53蛋白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两者反应强时,患者生存期延长、预后亦好。提示癌间质肥大细胞数量,淋巴细胞反应可作为临床判断肾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简易的客观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