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01.
功能性恶性副神经节瘤合并甲亢经~131Ⅰ治疗转为甲减一例马秀萍,姜薇,张学斌患者女,50岁。22年前因甲亢服 ̄131Ⅰ治疗。1年后因水肿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此后一直服用于甲状腺制剂80mg/d,水肿消退。4年前查体发现血压为22/12kPa,有时高?..  相似文献   
402.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创伤(TBI)大鼠大脑皮质脑血流(CBF)变化以及牛磺酸(Tau)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创伤组(TBI组)、Tau低剂量组(100 mg/kg)、Tau高剂量组(200 mg/kg)各10只.采用液压打击法在大鼠大脑左侧制作TBI模型,Sham组只开骨窗.Tau组伤后立即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Tau,TBI组给予相同量生理盐水.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TBI前及TBI后30 min、24h两侧大脑皮质CBF变化.结果 各组TBI前CBF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左脑:模型组TBI后30 min、24 h CBF较Sham组均明显减低(P均<0.05);TBI后30 min,与TBI组比较,Tau低剂量组CBF无明显变化,Tau高剂量组显著升高(P<0.01);TBI后24h,Tau高、低剂量组CBF均明显高于伤后30 min(P<0.05).右脑:与TBI组比较,Tau低剂量组CBF在TBI后30 min无明显变化,TBI后24h显著升高(P<0.05);Tau高剂量组TBI后30 min、24 h CBF均明显升高(P均<0.05);Tau高、低剂量组CBF在各时段均无统计学意义.左右脑:TBI组、Tau低剂量组和Tau高剂量组左脑CBF TBI后30 min明显低于右脑;TBI后24h后左右脑的CB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u治疗有助于改善TBI大鼠脑创伤后CBF状况,其改善程度与用药时间、剂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403.
本文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28例患者的椎动脉(VA)。仪器使用ATL Ultramark-8型和Aloka SSD-65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或7.5MHz。取样容积1.5-2.0mm。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60°。DSA仪器应用西门子公司X光机Polydoros-100,数字减影Digidron-2。采用静脉法和动脉法行VA造影。结果,超声显示16例患者一侧VA内径明显细,峰值血流速度及  相似文献   
404.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59例膀胱癌,32例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膀胱粘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CNA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正膀胱组织。PCNA表达强度随着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5)。在肿瘤乳头状和浸润状两种不同生长方式之间PCNA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癌和癌旁组织PCNA表达与复发有关(P<0.05)。结论 PCNA表达与膀胱病理分级、生长方式和复发有关,PCNA可作为判断膀胱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05.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学斌 《现代康复》1999,3(11):1354-1355
目的总结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探讨构成其临床表现的可能性因素。方法:选择典型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对其头颈部外伤情况、症状、体征、影像学改变以及治疗或/和术后情况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类型大致包括:不全性脊髓损害、不全性半横贯损害、双侧锥体束损害、多发神经根损害、椎动脉供血不足以及脊前动脉综台征等。分析构成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有:颈椎间盘突出的多发性;椎间盘突出程度的不同;个体间“可缓冲间隙”的差别;颈椎原有稳定性破坏;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合并脊髓损伤;某些“远隔症状”致临床表现复杂化。结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轻重悬殊、复杂多样,构成其成因也是多元性的。  相似文献   
406.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形态学的影响。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胆总管结扎(CBDL)组、胆总管结扎加用腹腔注射人参二醇组皂苷(CBDL-PDS)组、手术对照(sham)组、正常对照(NC)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制作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腹腔注射PDS,各组大鼠分别在术后3、7、14、21天处死,观察肝脏光镜、电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3天肝脏损伤开始变化,7天、14天严重,21天肝细胞明显出现再生现象。与CBDL组比较,CBDL-PDS组变化较轻。结论:PDS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的形态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07.
目的 旨在探讨对于左心功能受损(LVEF≤50%)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首次PCI干预后心功能早期变化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录入2010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西京医院心内科,并成功行首次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左心功能受损的ACS患者,收集其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与12个月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根据早期LVEF的变化(3个月LVEF值与基线的差值)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未恢复组(ΔLVEF≤0),轻度升高组(0<ΔLVEF≤14)和明显升高组(ΔLVEF>14)。研究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等。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心功能早期变化与长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基线LVEF和3个月时的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全因死亡率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全因再入院率未恢复组与轻度升高组明显高于升高组(P<0.01),全因再入院率中再次血运重建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脑卒中与症状复发再入院率有统计学差异。与未恢复组相比,轻度升高组和明显升高组发生M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