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UroplakinⅡ基因 (UPⅡ )在原发和转移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表达与意义。方法 收集 45例膀胱癌 (其中TCC 3 9例 ,非TCC 6例 )患者的癌组织 ,外周静脉血标本 ,提取总RNA ,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 ,检测UPⅡ基因mRNA的表达。 2 5例其他部位肿瘤及 8例非肿瘤患者组织标本和静脉血作为对照。结果  45例膀胱肿瘤组织标本中 ,UPⅡ基因在TCC组织中平均阳性率 82 .1% (3 2 /3 9) ,6例非TCC类型膀胱癌 0表达。在T1、T2、T3、T4期膀胱TCC患者组织中UPⅡ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76.5 %、71.4%、90 .9%、10 0 .0 % ;在患者外周血中UPⅡ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5 .9%、14 .2 %、72 .7%、10 0 .0 %。在组织和外周血中低分期 (T1、T2 )与高分期 (T3、T4)TCC表达UPⅡ基因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其中 4例转移者均阳性 ,接受全身化疗后 3例未再表达。 2 5例其他部位肿瘤组织标本 ,7例肺癌在组织中有 1例阳性表达 ,外周静脉血中 0表达 ;5例肾移行细胞癌在组织中 2例阳性 ,外周静脉血 0表达 ;8例非肿瘤患者组织标本及外周静脉中 0表达。结论 组织及外周血中UPⅡ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期 ,是否转移呈相关性 ;检测TCC患者血中UPⅡ基因可作为监测TCC患者是否转移的指标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化疗疗效 ;  相似文献   
52.
热休克蛋白70对肾脏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观察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进行缺血预处理 ,实验分组 :假手术组 (S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PC组 )。各组再灌注后检测血清肌酐 (Scr)、肾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 ,肾组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PC组Scr值、肾小管病理评分、肾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IR组 (P <0 .0 5 ) ,PC组与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HSP70免疫组化染色 :S组未见明显的阳性反应产物 ,PC组和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可见棕黄色阳性反应产物。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PC组灰度值显著高于IR组 (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SP70本身的细胞保护作用及HSP70的细胞内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体外动员的树突状细胞(DC)经基因修饰后在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胃癌效应。方法615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MIP-1α,流式细胞仪分选出B220^- CD11c^+细胞,加入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鼠肿瘤坏死因子-1α(mTNF-1α)贯续培养进行诱导分化。通过细胞表型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因子培养前后B220^- CD11c^+细胞的异同。收集培养后的B220^- CD11c^+细胞,加入编码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MAGE-3)的重组腺病毒进行转染,制备表达肿瘤抗原的DC疫苗。制备小鼠前胃癌(MFC)实体瘤模型,DC疫苗于MFC细胞接种后经皮下注射,观察小鼠瘤体生长和存活情况,研究DC疫苗的免疫治疗作用。结果MIP-1α注射8h后外周血中B220^- CD11c^+细胞数量即升高,48h达到高峰,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13.68±0.95)%。新鲜分离的B220^- CD11c^+细胞不具有成熟DC的特征,而经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分化后则具有典型的DC表型,并具有极强的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小鼠皮下接种MFC细胞后注射基因修饰的DC疫苗,小鼠瘤体生长缓慢,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趋化因子MIP-1α可快速动员B220^- CD11c^+细胞进入小鼠外周血,并经细胞因子可诱导分化为成熟DC。MIP-1α动员的DC经基因转染制备的DC疫苗,在体内对荷瘤小鼠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且较荷载全肿瘤细胞抗原的DC疫苗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体外研究shRNA(short hairpin RNA)沉默基因DNMTl的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DNMT1在膀胱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给予脂质体)、HK组(含无效干扰序列的质粒)及pshRNA-DNMT1组;常规培养膀胱癌T24细胞株,用脂质体Lipofeetamine 2000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shRNA-DNMT1转染进入T24细胞,然后进行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NMT1 mRNA及蛋白质水平变化;进行MTT,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24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重组质粒pshR-NA-DNMT1成功转染进入膀胱癌T24细胞;经RT-PCR检测pshRNA-DNMT1组DNMT1 mRNA表达减少,24、48、72h的抑制率分别是28.44%、52.48%、70.91%;转染pshRNA-DNMT1后,T24细胞中DNMT1蛋白24、48和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24.27%、57.79%、69.74%;在MTT检测中,pshRNA-DNMT1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在24、48、72 h分别为(4.34±0.76)%,(9.87±1.54)%和(13.78±1.9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转染24、48和72 h后,pshRNA-DNMT1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87±0.81)%、(8.69±1.23)%和(11.46±1.2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重组质粒pshRNA-DNMT1能有效降低膀胱癌细胞中DNMT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构建成熟型Sma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成熟型Smac基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性。方法 以Xba Ⅰ和Bam HⅠ双酶切质粒pET15b-Smac.回收酶切释放基因片断.定向插入以Xba Ⅰ和BamHⅠ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含有成熟型Sma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MT Smac.测序鉴定重组的质粒。构建的质粒转染膀胱癌T24细胞.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下以原位未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率。结果 以T7引物测序证实得组的质粒pcDNA-MT Smac含有成熟型Smac基因。空白对照组、50ng/ml TRAIL处理组、转染Smac组和转染Smac后50ng ml TRAIL处理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6%、20.2%、1.7%和35.7%.未经TRAIL诱导.T24细胞及转染了成熟型Smac的T24细胞间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然而作TRAIL的诱导下.转染了成熟型Smac的T24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术转染细胞.其差异有级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有成熟型Sma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证实该基因可以促进TRAIL诱导的膀胱癌T24细胞的凋亡.为研究成熟型Smac基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6.
SIRS大鼠早期TNF-α和IL-6的变化及其在脾脏中的mRNA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早期各时段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在脾脏中的mRNA表达,探讨SIRS失控演变过程中前炎症细胞因子发挥的作用。方法 制作SIRS实验动物模型,按时相不同分组,分别于2h、4h、6h和8h处死动物,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和IL-6含量,RT-PCR技术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TNF-α、IL-6mRNA的表达。结果 2h后血浆TNF-α含量即开始明显升高,4h时到达峰值,其后6h、8h仍保持高水平;IL-6含量的变化与TNF-α则明显不同,呈逐步上升趋势。脾脏组织中TNF-α、IL-6mRNA的表达与以上结果相一致。结论 SIRS大鼠中,TNF-α是早期释放的炎症细胞因子且在血浆中全期呈高水平,它可能在SIRS发生和发展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IL-6峰值靠后,在SIRS早期IL-6不是引起损伤的主要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经手术探查漏诊,后经再次手术确诊。本组治愈17例(85%),死亡3例(15%)。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30%),其中并发十二指肠瘘3例,胰瘘1例,腹腔感染2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治疗成败的关键是掌握好早期手术探查指征和选择合适的术式。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误诊和漏诊以及术式选择不当引起肠瘘、感染和出血。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构建含线粒体促凋亡蛋白基因(Smac)、人尿路斑块蛋白Ⅰb(Up Ⅰb)启动子调控的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在膀胱癌细胞的表达。方法 MluI+XbaI分别双酶切含SmaC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mac和UpⅠb启动子片段,T4DNA连接酶环化目的片段构建新质粒,酶切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新质粒转染12孔BIU-87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孔的Smac mRAN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法检测另6孔的Smac蛋白表达。结果 pcDNA3.1-Smac中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CMV)和T7噬菌体启动子(T7)被成功替换为upⅠb启动子,构建新质粒pcDNA3-UpⅠb promoter-Smac;转染后BIU-87细胞Smac mRNA表达增强2.1倍、71%癌细胞中Smae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 UpⅠb启动子调控含Smae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且能在膀胱癌细胞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60.
用Wistar大鼠阻塞性黄疸模型,内毒素静注后观察肾肺等形态结构变化,以及预防性使用Svate-3周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说明阻黄时,肾肺对内毒素敏感性明显提高,易形成微血栓,器官功能障碍;预防性使用Svate-3的,肾肺透明血栓形成比例,密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