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轴突导向因子EphA5在中脑神经上皮细胞向纹状体投射中的作用.方法:从孕11d大鼠胚胎取材并培养中脑神经上皮细胞;设计EphA5基因干扰序列,构建RNA干扰载体,采用电转染技术将EphA5干扰载体转入中脑神经上皮细胞,电转后将中脑神经上皮细胞与纹状体共培养,观察转染后中脑神经上皮细胞向纹状体组织的靶向生长情况.结果:中脑神经上皮细胞与纹状体组织块联合培养,神经突起明显朝向组织块生长;EphA5基因干扰载体转染中脑神经上皮细胞可降低EphA5蛋白表达,EphA5基因沉默后神经上皮细胞突起朝向纹状体生长趋势不明显.结论:EphA5基因沉默后中脑神经上皮细胞向纹状体投射减弱,EphA5基因可调控中脑神经上皮细胞向纹状体的靶向投射.  相似文献   
82.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方法:应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对8例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者进行了方法学的研究.结果:在优势胰岛素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稳定在正常空腹水平状态下,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和肝糖产生被抑制,升糖激素(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糖素)无明显增高.(2)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稳态期,葡萄糖利用率为9.25±0.25mg/(kg.min).结论: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已成功建立.在外源性胰岛素-葡萄糖代谢的稳定状态下,机体葡萄糖利用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消化外科纳入进展期胃癌确诊病例100例。随机分为腹化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采用FolFox7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4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和5-氟脲嘧啶(2 400mg/m2、采用第二通道、缓慢静脉滴注48h),化疗期间腹化组还采取了腹腔热灌注化疗。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分期,并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再分别对100例患者进行1年和两年短期随访,记录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腹化组和对照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2.0%(46/50)、80.0%(40/50)和80.0%(40/50)、64.0%(32/50)做χ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χ2=6.62、7.10,P<0.05);局部复发率两组为16.0%(8/50)、30.0%(15/50)做χ2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χ2=5.89,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毒副反应较小,临床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84.
彭雷  黄光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20-3721
目的:观察大剂量生大黄与普通剂量生大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ucreatitis,SAP)的疗效对比.方法:将35例SAP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8例采用大剂量生大黄治疗(大剂量组),17例采用普通剂量生大黄治疗(普通剂量组),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72 h内及7d时行Ranson和APACHEⅡ评分分值均明显减少(P<0.01),大剂量组在第一次自主排便时间( 1.25±0.44)d及腹痛缓解时间(11.07±8.05)d较普通剂量组第一次自主排便时间(2.56± 1.96)d及腹痛缓解时间(12.1+7.7)d时间缩短.结论:大剂量大黄治疗SAP在缓解腹胀及腹痛方面疗效好,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的大小及数量与胆源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 352例有急性腹痛症状而就诊的胆囊结石及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胆囊结石的大小、数量,比较各组并发胰腺炎的发病率.结果:胆囊结石的大小与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率呈负相关,胆囊结石的数量与胆源性胰腺炎呈正相关.结论:小结石及多发结石更易诱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PE/HP)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系统回顾33例重症肝炎患者,在综合性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及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等的变化.结果:33例重症肝炎患者经PE联合HP后,临床症状显著减轻,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PE/HP是抢救严重肝病患者的有效措施之一,治疗效果良好,应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评价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5例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16例和阿德福韦酯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间阶段即第4、8、12、24、48、72周时HBV-DNA水平对数值下降幅度及第12、24、48、72周时HBV-DNA转阴、ALT复常、HBeAg 血清转换、完全应答率、总有效率和病毒反弹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线HBV-DNA水平和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与基线相比,治疗4、8、12、24周时替比夫定组患者的HBV-DNA下降值均优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72周的不同时间阶段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替比夫定组与阿德福韦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在治疗12、24周替比夫定组与阿德福韦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72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毒反弹率、安全性及耐受性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较阿德福韦酯具有更显著的HBV-DNA抑制作用,第4、8、12、24周的不同时间阶段抗病毒疗效尤为明显.在治疗第48、72周时两组HBV-DNA转阴率、HBeAg 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完全应答率和总有效率相似,两组病毒学反弹率均较低,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11年1月,本院共对3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应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34例患者中优25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2%。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完善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提高行政监管效能,科学管理食品药品,保障群众饮食与用药安全.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发展性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等方法 对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体制现状、有效实施科学监管的方法 与对策进行研究.结果 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不顺、法规体系建设不健全、工作队伍建设滞后、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结论 用科学发展观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提升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整体素质和监管水平,不断开创食品药品监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0.
代谢综合征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人群胰岛素抵抗(IR)的检出率以及伴与不伴IR的MS人群间临床特征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差别.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对重庆地区20岁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测量人体测量学指标,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等.选取资料完整者共2323例列入本次分析.用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β和处置指数(DI)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1)以IDF定义所诊断的MS患病总人数为482人(患病率20.77%),其中伴IR者占60.17%,不伴IR者占39.83%.(2)与MS不伴IR者相比,伴IR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舒张压、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别具显著性(P<0.05).(3)与正常对照组(98.60±56.18)比较,DI值在MS不伴IR组(57.49±30.62)、MS伴IR组(39.69±29.35)依次降低,3组间两两比较差别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I值在糖耐量正常的MS不伴IR组(66.49±30.06)、高血糖的MS不伴IR组(45.14±26.98)依次降低,3组间两两比较差别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并非所有MS患者均伴IR,不伴IR的MS患者合并代谢紊乱的成份较少、程度较轻.无论伴或不伴IR,MS患者均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