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5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水平差异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结直肠癌的治疗水平差异甚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同医院之间有差异,大小城市之间有差异,同一医院医生个体之间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点:(1)肿瘤临床病理分期不严密,如送检淋巴结数量不够或未能了解肿瘤穿透肠壁或浸润周围脏器时有无伴发微灶播散等;(2)没有严格的机制来规范手术操作程序和方法,如“不接触技术(notouch)”的采用,术中是否化疗等;(3)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个体差异;(4)有无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以外的综合性辅助治疗措施。如何缩小外科治疗效果的差异,是我国结直肠外科专业学组及有关的专业委员会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汪建平 《消化外科》2006,5(5):303-305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02万新发病例,导致约53万患者死亡。在美国,结直肠癌是第3位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及5.6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第2位。2000年我国约有14.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及7.87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的第5位。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延长(P=0.0005),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03),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01),术后总并发症、盆腔脓肿、吻合口瘘发生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术后总复发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预防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等有效性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4.
汪建平  谭敏 《癌症》1996,15(6):420-422
在人胃癌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核苷酸复合液和5-氟脲嘧啶,通过测定培养液中的核苷酸浓度的变化,肿瘤细胞数的变化,线粒体活性分析,观察2核苷酸在5-FU化疗中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核苷酸复合液与5-氟脲嘧 时应用能显著增强5-FU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表明核苷标致  相似文献   
75.
本文报告了可可色素的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LD50为5800mg/kg时属实际无毒,初步建议ADI可暂订为1mg/kg。文章提出了对低毒性受试物质应分次给药,以每日总剂量计算LD50的意见。另亚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到对血脂升高影响明显,其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6.
由于核技术在国防和工农业的广泛应用,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国内从事铀作业的人员也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有关他们健康的调查报告报道不少,但结论却不完全一致。为探讨铀对机体健康影响的情况,我们把某铀矿地质勘探队历年来的体检资料作一个粗略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 :91例完整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 ,将逐一清除的淋巴结分别送检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E- cad和 TIMP- 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诸因素的关系。结果 :9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3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 ,共清除淋巴结 974枚 ,其中 1 1 3枚发生转移。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 1年龄 :小于 4 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36 ) ;2肿瘤的侵袭程度 :随着侵袭程度的加深 ,淋巴结转移的机会越大 (P <0 .0 0 5 ) :3E- cad和 TIMP- 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否淋巴结的转移呈副相关 ,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值均 <0 .0 5 )。结论 :结直肠癌淋巴结的转移与年龄、肿瘤侵袭的程度以及 E- cad和TIMP- 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有关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初步估计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 ,从而指导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以及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8.
同期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肝肠同期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1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21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99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剔除2例行原位肝移植患者后,同期肝切除组41例(A组),对肝转移瘤行姑息外科治疗组56例(B组),即转移瘤未能完全经手术切除者,A、B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转移瘤数目(x^2=40.41,P<0.05)、肝转移瘤分布(x^2=11.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9个月、17.1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14%、0,其中A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9.5个月,1、3、5年生存率为93%、44%和14%。结论同期肝切除能为部分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提供治愈机会,对于合适的患者应力争行同期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79.
目的:构建含hFⅦ-LC+hIgG1-Fc 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亚株CHO-K1获得以组织因子(TF)为靶点的免疫治疗结合物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汉族人肝组织和淋巴细胞中分别获得hFⅦ-LC和hIgG1-Fc DNA片段并用连接酶正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以脂质体法转染阳性质粒入CHO-K1细胞,G418加压筛选获得阳性单克隆细胞;Excel 301无血清培养液扩大培养,培养液Ni-NTA亲和层析纯化和制备hFⅧ-LC+hIgG1-Fc融合蛋白,ELISA法检测该融合蛋白与TF的靶向作用,免疫激活物与结肠癌细胞HT-29及NK细胞混合培养检测结合物激活NK细胞的能力。结果:以汉族人肝组织和淋巴细胞为模板扩增的hFⅦ-LC和hIgG1-Fc DNA片段经测序证实与基因库报道的系列完全一致;经酶切分析、测序证实构建的hFⅦ-LC+hIgG1-Fc融合基因片段完整地落在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的阅读框架中;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能获得含pcDNA3.1(+)-hFⅦ-LC+hIgG1-Fc阳性的CHO-K1细胞,经1g/L G418加压筛选可以获得分泌hFⅦ-LC+hIgG1-Fc融合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ILExcel301无血清培养液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可以制备1.3 mg hFⅦ-LC+hIgG1-Fc融合蛋白,经ELISA法鉴定与TF具有高亲和力,免疫激活物与结肠癌细胞HT-29及NK细胞混合培养表现出明显的激活NK细胞的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hFⅦ-LC+hIgG1-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分泌hFⅦ-LC+hIgG1-Fc融合蛋白的CHO-K1单克隆细胞株,为制备以TF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结合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目的:检测Cry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ry2在结直肠癌预后和辅助化疗敏感性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6名规律接受包含5-氟尿嘧啶的新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使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评估化疗疗效,并根据疗效分为完全反应(CR)/部分反应(PR)和病灶稳定(SD)/病灶进展(PD)组,免疫组化检测Cry2表达,评分后进行双侧x2检验。收集307名在2001年至2005年间接受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肿瘤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检测Cry2表达,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CR/PR组Cry2表达较低,SD/PD组Cry2表达较高,差异显著(P<0.05)。307例中Cry2高表达者84人,平均生存83.46月,Cry2低表达者223人,平均生存100.10月,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Cry2低表达者预后较好。307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Cry2表达高低风险比为1.70,其95%置信区间为1.09~2.66,差异显著(P<0.05),Cry2的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16例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Cry2表达高低风险比为2.88,其95%置信区间为1.03~8.06,差异显著(P<0.05),Cry2的表达是影响化疗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据Cry2表达高低可预测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也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