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7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梁萍  方华盛  谢敏 《广西医学》2007,29(3):438-439
原发性纵隔壁肿瘤的种类很多,不少肿瘤缺乏特征性表现,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我院近年诊治原发性纵隔肿瘤128例,通过对X线、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重新评价某些经典X线征象的诊断价值,探讨X线平片漏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超声引导肝癌的各种热凝固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日趋普及,如何正确判断治疗后病灶坏死区的部位和范围是客观评价疗效的关键。现就超声检查在评价肝癌热凝固治疗疗效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40个胰腺局灶性病变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结果恶性肿瘤80个病灶,良性病灶60个.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0%、85.0%及85.0%,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62.50%、46.67%及55.71%,超声造影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3.15%,阴性预测值为87.93%.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鉴别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1994年5月至2001年7月,共有234例肝癌患者339个结节进行了微波凝固治疗,其中男208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8岁.肿块大小1.2~8.0 cm,平均(4.1±1.9)cm.治疗后利用超声、CT、MRI、穿刺活检及化验检查对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91个月,平均27.9个月.结果治疗后,彩超检查结节血流消失率为92.0%(263/286);89.2%(190/213)的结节治疗后增强CT无强化;89.1%(41/46)的结节治疗后MRI无强化;治疗后再活检结节的完全坏死率为92.8%(180/194).1、2、3、4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70%、81.60%、72.85%、66.37%和56.7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生存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肿块的大小有关.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该方法须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提高对浅表淋巴结肉芽肿性炎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分析41例肉芽肿性炎和127例恶性及其他原因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声像图鉴别指标。结果淋巴结肉芽肿性炎声像图特点为内部回声减低,甚至出现透声区,部分有不规则钙化,淋巴门结构消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欠丰富,分布不规则。与恶性淋巴结鉴别要点为内部是否有透声区、长短径的比值、是否有淋巴门结构和血流信号是否丰富;与其他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要点为内部是否有透声区、回声分布是否均匀和是否有淋巴门结构,其诊断正确率均可达到80%。结论超声检查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囊状淋巴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囊状淋巴瘤患者,术前超声观察病灶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血供情况,结果:9例病灶均位于颈侧部、胸锁乳突肌后方:多数(66.67%)大小在2-4cm;5例(55.56%),边界清晰,4例(44.44%),病灶后缘与深部组织粘连而边界欠清(但前缘不与皮肤粘连);回声多为单纯囊肿型(33.33%)和多房囊肿型(55.56%),1例为实性为主的混合回声;4例淋巴管瘤内术后病理发现合并有血管瘤成分;6例(66.67%)病灶内无血流信号,3例有少量动脉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对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和鉴定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7.
超声引导下植入式微波热场在体模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植入式微波在仿肝组织体模中热场的分布规律。方法 在体模实验中每次精确布16个点,每点重复5~9次,测量温度的分布,并求解组织的比吸收率(special absorption rate,SAR)。在Pennes生物热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建立肝癌植入式微波热疗的热作用数学模型,借助有限元法对三种加热功率、作用时间(60W5min、50W10min、40W30min)下温度分布进行广泛的模拟计算和预测。结果 通过体模实验确定了SAR分布。在r方向呈指数衰减,θ方向为余弦拟合,z方向呈三次多项式拟合,且前向温升大于后向。三种功率下SAR分布不同,并且SAR与功率分布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在SAR基础上,计算机动态模拟重建微波热场。结论 肝体模实验证明微波热场的分布呈以天线为中心向外有规律的依次递减,该规律可通过计算机模拟重建,模拟重建的热场具有三维动态连续监测的特点。这为临床微波治疗肝癌中有效调控热场的温度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2450MHz水冷式微波电极脾组织消融的高功率条件及安全性。方法4头小香猪建立淤血性脾肿大的动物模型;2450MHz水冷式微波电极行脾消融12个点,以功率不同分为70W、80W两组,每组6个点,时间均为600s;10个点开腹消融并同时测温,2个点经皮消融未测温。消融时观察脾局部的改变,消融后实测凝固区的长径、宽径,并计算体积。结果应用2450MHz水冷式微波电极70W、80W高功率条件下12个点的脾消融中,电极杆温均小于40℃。脾凝固区呈红褐色,表面干燥皱缩;出针后针道无活动性出血,包括经皮的2次消融。80W组的消融体积比70W组明显增大,两组温度场比较旁开15mm、20mm处差异显著,80W组温度明显增高。结论2450MHz水冷式微波电极高功率脾消融是安全的,功率的提高能够明显增大消融体积。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微波热场的计算机动态模拟预测体系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通过在仿肝组织的等效体模中沿微波辐射天线三维空间上精确的布点,采集到加热初始段的温升曲线,求得不同功率下组织的比吸收率(SAR).根据生物传热方程,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了微波热场计算机模拟体系,通过大量的离活体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对该模拟系统进行了校验.结果在离体实验中,模拟温度曲线和实测温度曲线比较,单导二者91.4%的位点有很好的吻合性,双导二者88.9%的位点有很好的吻合性.模拟凝固体积与实测凝固体积85.6%的标本吻合性很好.活体实验显示,血流灌注对组织的温升有重要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血流灌注率对温升的影响可以相差30℃.在临床治疗中,实测温度曲线和模拟温度曲线两者67.3%位点有很好的吻合性.为保证一次完全凝固较大的肿瘤,需采用多电极同时穿刺以凝固肿瘤,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求得了保证两电极之间无冷区而凝固范围最大的最佳电极间摆放距离及组合热场的分布,并通过离、活体实验和临床肝癌病人的测温进行了校验.结论上述系列研究结果显示,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机模拟和预测微波热场是可行和可靠的,这一系统的建立,为动态调控微波热场和一次完全凝固较大的肿瘤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用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评价圆形指数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8例经穿刺病理及随访证实的浅表淋巴结超声测量的圆形指数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并通过圆形指数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贡献及分类判对率探讨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圆形指数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与其t检验结果一致。然而,虽然良恶性淋巴结的圆形指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985vs1.504(P<0.001),但其ROC曲线下面积只达到0.770±0.039,当取值为大于1.691时,诊断为良性淋巴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7%和72.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圆形指数经前进法逐步回归后引入方程,在模型中对良恶性判断有明显的影响(圆形指数的偏回归系数为-2.550±0.601,χ2值为46.515,模型分类判对率为74.4%,优势比为0.078)。结论超声测量的圆形指数是简便判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有一定鉴别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