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6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尸时,见其右足背动脉起源走行及分支变异,为积累资料和供临床工作者参考,现报道如下:腘动脉进入比目鱼肌腱弓后,在腘肌的下缘分出一细小的胫前动脉,起始处外径4.83 mm,胫前动脉于骨间膜上缘穿出并沿骨间膜与腓深神经伴行向下走行。腓动脉于外踝尖上约26 cm处起于胫腓干外侧缘,起点处外径4.92 mm,该处胫腓干外径6.52 mm。胫后动脉起始处外径为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活性成分芦荟大黄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6/2004-12在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成纤维细胞取自广东医学院附属医学整形外科患者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瘢痕组织经处理后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至第3~8代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处理对数生长期成纤维细胞犤(0为对照组),24,48,72h犦,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状况以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观察加入不同浓度(0,20,40,60,80mg/L)芦荟大黄素后24、48、72h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作用24h后对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①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正常存活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旺盛分布密集,平行极性排列连接成片,细胞清晰。细胞呈梭形,胞体饱满,有两三个扁平而长的突起相联系。胞核较大、呈卵圆形,染色质结构疏松。用药组随药物浓度加大、作用时间延长,活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间隔增宽。细胞突起明显缩短,甚或消失。细胞变圆,胞体缩小。细胞质减少,有的呈空泡状,染色质浓缩边聚,胞核模糊或断裂成块状。②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量效及时效影响: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显示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呈现浓度依赖性增高(F=6602.102,38214.554,46427.565,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同一浓度情况下抑制率明显增高。③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调节的剂量依附性趋势:随着用药浓度增大DNA合成前期细胞百分数增多,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的细胞含量逐渐减少(F=6813.961,1064.506,1654.187,P<0.01),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趋势(51.56±1.21,34.50±1.43,25.30±2.11,14.71±0.82,F=6963.487,P<0.01)。结论:芦荟大黄素以剂量、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还可剂量依赖性降低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并诱导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转化生长因子ot(TGF-o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以Taq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产物,对107例非综合征性唇裂或唇腭裂(NSCL/P)患者、136例正常人的TGF-α/TaqI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NSCL/P患者的C2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双侧CL/P患者的TGF-α/TaqI基因型与单侧CL/P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NSCL/P患者中,其母有感染服药史者与其母无感染服药史者比较,TGF-α/TaqI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TGF-α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有关;广东汉族人唇腭裂的严重程度可能与TGF-α/TaqI少见变异体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34.
枸杞多糖与维生素E延缓小鼠皮肤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枸杞多糖与维生素E延缓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造成小鼠衰老模型,同时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衰老模型组)、枸杞多糖、维生素E。42 d后,测定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灌服枸杞多糖与维生素E后,衰老模型小鼠皮肤中SOD活力增强、MDA含量降低,且枸杞多糖效果较维生素E显著。结论枸杞多糖与维生素E都有显著的抗小鼠皮肤衰老作用,枸杞多糖效果优于维生素E。  相似文献   
35.
小鼠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枸杞多糖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皮肤胶原代谢和自由基产生的影响,探讨其抗皮肤衰老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5在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昆明小鼠60只,月龄2个月,体质量16~24g,雌雄各半。②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抗衰老模型组,每组20只。③实验干预:模型组每日用D-半乳糖溶液皮下注射制造衰老模型,用量和时间为80mg/(kg·d)7d,120mg/(kg·d)14d,140mg/(kg·d)14d,180mg/(kg·d)7d。正常对照组每日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抗衰老模型组在注射D-半乳糖期间以枸杞多糖灌胃,剂量为20mg/(kg·d),正常对照组和衰老组则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之灌胃。④实验评估:42d后切取小鼠颈背部皮肤,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结果:56只小鼠进入结果分析(4只死亡)。①小鼠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组和抗衰老组小鼠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抗衰老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组和抗衰老组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抗衰老组与衰老组比较,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枸杞多糖改善皮肤老化的作用与提高小鼠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羟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影响胶原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6.
<正>近年来,广东省四会市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逐步配强基层中医诊疗与健康服务团队,进一步完善医疗体系,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提高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2022年,四会市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四会市贞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乘着全市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东风,积极推进实施中医服务能力建设,优化自身中医人才队伍,打造“简、便、廉、优”社区中医特色专科,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刃厚头皮片移植厚中厚皮片供区以抑制瘢痕增生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烧伤后全身大范围的增生性瘢痕患者24例,行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切除,应用非功能部位的大张厚中厚皮片修复,厚中厚皮片供区应用刃厚头皮片移植修复。结果:24例患者非功能部位厚中厚皮片供区经刃厚头皮片移植后,未见有明显的瘢痕增生。经随访半年至2年11例,2年以上3例,均未见有明显的瘢痕增生。头皮片供区无瘢痕形成,头发生长良好。结论:应用自体刃厚头皮片移植厚中厚皮片供区抑制瘢痕增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吴泽勇  梁杰  罗少军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2):1676-1678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与Bax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瘤消退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spase-3、Bcl-2与Bax在34例血管瘤和6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aspase-3、Bcl-2与Bax在34例血管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增生期分别为31.3%、81.3%、37.5%,消退期分别为72.2%、38.9%、77.8%,而在正常皮肤均不表达,其中,Bcl-2在增生期中表达高于消退期,差异有统计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及Bax在消退期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3、Bcl-2与Bax参与了血管瘤由增殖期转变为消退期的病理发生过程,Caspase-3的活化及Bcl-2与Bax的平衡诱导了细胞凋亡的发生,这可能是血管瘤自发消退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9.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1岁,近来声音暗哑、呼吸困难,自觉颈部肿大来诊。病来无发烧,心悸,二便正常,查体:甲状腺右叶明显肿大,质硬,结节感,无压痛,心肺腹腔均未见异常。化验:T3T4正常低值。彩超检查:甲状腺右叶增大,形态略不整,左叶稍大,峡部大小正常,双叶内回声明显不均,均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以右叶为多,结节最大右叶为30mm×27mm×24mm,位于近下极处,左叶最大20mm×18mm×16mm,未见明显包膜,边界欠清,内呈不均质略强回声。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乙酰唑胺对小鼠缺氧耐受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心得安对照组、乙酰唑胺高剂量组和乙酰唑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予以乙酰唑胺1g/kg、低剂量组予以乙酰唑胺0.2g/kg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心得安0.16g/kg灌胃,正常对照组用20g/kg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小鼠均每天灌胃一次,连续5天并于末次给药1小时后测定小鼠在室温空调25℃条件下的常压缺氧耐受能力;同时在小鼠死亡时尽快断头取血,以3000r/min,离心5分钟,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胆碱酯酶(T-ChE)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乙酰唑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耗氧率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均P〈0.01),与心得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1和P〈0.05);乙酰唑胺高剂量组T-ChE活性和T—AOC均明显比生理盐水组高(均P〈0.01),比心得安组显著增高(分别P〈0.01和P〈0.05)。结论:乙酰唑胺高、低剂量均能提高小鼠抗常压的缺氧耐受能力,与提高T-AOC和T-Ch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