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经外侧裂及脑沟回裂入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 利用尸头研究外侧裂以及额、颞叶部分脑沟的解剖,并回顾性分析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的14例、经脑沟回裂入路手术治疗的21例和经脑回皮层手术治疗的38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明确3种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并对比研究3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脑外侧裂组与经脑沟回裂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经颞叶皮层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外侧裂与经脑沟回裂入路较经脑回皮层入路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好、术后出现失语及癫痫可能性低。结论 利用脑沟裂自然间隙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是切实可行的,且经外侧裂与经脑沟回裂入路手术优于经脑回皮质入路,该入路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治疗效果好,对基底核出血可考虑首选。  相似文献   
92.
背景:脊柱融合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方案,非融合理念的椎间盘置换为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增添了新的活力.颈椎间盘置换的近期疗效稳定已获国内外学者认可,但是中期疗效如何尚无定论,并且该方案与融合手术相比在融合邻近节段退行性变问题上有无差异及其原因亦值得探讨.目的:比较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与颈椎间盘置换修复单节段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4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86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28例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颈部及上肢目测类比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及邻近节段退变情况.根据Odom标准与JOA改善优良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目测类比评分、ND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目测类比评分、NDI及其差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JOA优良率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组为86%,颈椎间盘置换组为89%;根据Odom标准优良率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组为83%,颈椎间盘置换组为93%,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末次随访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组有22例手术邻近节段出现退变,其中上位节段15例,下位节段7例,22例中有3例因出现临床症状再次手术;颈椎间盘置换组有2例出现相邻节段退变,上位节段与下位节段各1例,无再次手术病例.提示两种方案修复单节段颈椎病的中期疗效相当,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更低,颈前路减压融合后上位节段更易退变.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前路经口寰枢关节松解减压后路固定融合术(TAAR)与后路枕骨大孔减压术(FMD)治疗颅底凹陷症的疗效.方法 对18例颅底凹陷患者采用TAAR治疗9例、FMD治疗9例.术前测量Chamberlain 线、McRae线、Wackenheim线、寰齿前间距(AID)、Klaus高度指数及延脊髓角;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总量.应用JOA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结果 McRae线、Wackenheim线和AID值TAAR组均明显大于F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mberlain 线值、Klaus值和延脊髓角度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TAAR组优4例,良3例,好转1例,差1例;FMD组优7例,良1例,好转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固定寰枢关节脱位颅底凹陷症且齿状突高于McRae 线和Wackenheim线者行TAAR,对无寰枢关节脱位且齿状突低于McRae 线和Wackenheim线者行FMD,两种方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在胸部摄影中DR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查做胸部DR摄影的患者400例,参照感蓝片X线影像评判标准对其评定,统计各组别间的比率,得出可以影响DR成像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400张DR图像中通过处理后可以清晰显示肺部基本病变,显示肺内各部位细微结构的比率为100%;其中有362例影像评为甲级影像片,占90.50%,无1例被评为劣级影像片;在对非甲级影像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DR图像质量主要受到激光相机、图像后处理技术、量子噪声、机器性能、摄片技术参数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DR图像与传统胸片图像比较,有较好的图像质量,便于临床观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心钠素 (ANP) ,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同时诱发利尿利钠效应 ,也能直接抑制肾小球旁器、肾上腺激素及醛固酮的释放 ,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 ,并可影响中枢及交感神经活性和压力反射功能 ,ANP的上述效应预示着ANP对CRF可能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但BuckalewVM等报道ANP在CRF患者中没有显示满意的疗效[1] ,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参与。肾脏是瘦素和ANP降解和清除的主要场所 ,CRF时瘦素与ANP在体内水平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瘦素与ANP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未透析组 :本院肾…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策略(DCO)在下肢长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遵循DCO治疗32例下肢长骨干骨折并发FES患者,即早期积极控制危机生命伤情、临时固定骨折;并发FES后入ICU进行FES的综合治疗;FES临床表现消失后7 d,依据骨折特点及类型分别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除死亡1例,31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26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未发生FES后遗症。结论下肢长骨干骨折并发FES患者严格遵循DCO的抢救流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7.
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98例手术治疗的胸椎OLF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男56例,女42例,年龄35 ~ 73岁,平均45.8岁;病史3~51个月,平均17个月.其中单节段32例,双节段56例,3节段6例,4节段或以上4例,累及上胸椎(T1-4)34例,中胸椎(T5-8)23例,下胸椎(T9-12)42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异常90例,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46例,锥体束征阳性33例,括约肌功能障碍9例.经X线初步筛查,MRI联合CT或CTM确诊,采用后路骨化灶头尾侧开窗,两侧截桥的局限漂浮技术切除黄韧带骨化灶142个节段.手术前后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Epstein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平均失血320 ml,时间155 min,所有病例均恢复自主活动.随访13 ~48个月,平均28个月.术前JOA评分1~8分,平均4.3分;术后JOA评分5~11分,平均9.7分,恢复率为78.8%.根据Epstein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为86.7%.结论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压迫脊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明确胸椎黄韧带骨化部位和范围,采用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冷光源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46例冷光源辅助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6例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病死率及GOS评分等指标。结果46例患者平均血肿清除率(90.374-5.65)%,术后再出血4.35%(2/46)。病死率4.35%(2/46)。生存的44例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10例(22.73%),4分23例(52.27%),3分8例(18.18%),2分3例(6.82%)。结论冷光源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术能够有效清除血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费用,改善预后,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很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合并坐骨神经卡压的治疗体会。方法2007年6月-2011年6月对11例臀肌挛缩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4臀合并明显的坐骨神经卡压,术中行彻底坐骨神经松解,病变均位于双侧。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11例均获随访,术后末次随访患者臀肌挛缩体征消失,2例(4臀)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均得到改善,优良率92.86%。结论对于臀肌挛缩症合并坐骨神经卡压者,术中应在屈髋内旋位彻底松解坐骨神经卡压,改善坐骨神经张力,术后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0.
胸腹联合伤的创伤评分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创伤评分系统对胸腹联合伤进行创伤严重度评估。生存组和死亡组修正创伤评分 (RTS)、ISS、AIS和院前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因此认为RTS≤4、ISS≥ 1 6患者应急诊手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