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范文进  周瑞红  梁卫东 《河北医药》2010,32(17):2409-2409
尺桡骨骨折术后交叉愈合(骨桥形成)是创伤骨科少见的晚期并发症,一旦发生后很难处理,前臂旋转功能也将消失。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6%~6.6%,国内很少有此方面的文献报道。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手术处理前臂双骨折1426例,发生交叉愈合者34例,占2.4%,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温贤成副主任医师治疗儿童骨折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擅长用保守疗法治疗儿童骨折,尤其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保守疗法而治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在右旋糖酐40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确诊FES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8例,分为右旋糖酐40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应用右旋糖酐40,A、B组均在确诊FES的8,12,24h进行血常规检测,测定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结果 B组血红蛋白水平在12,24h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8h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血小板计数在8,12,24h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评价右旋糖酐40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救治方案的选择,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3月以百草枯中毒收治入院的1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是否存在误诊现象及导致高病死率的可控因素。结果本组3例因误食喷洒百草枯的菜叶就诊,未诉不适,按百草枯中毒予催吐、洗胃、导泻、利尿治疗,后经临床观察及长达半年随访均未发现任何异常,判为误诊;14例根据"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13)"诊断为暴发型百草枯中毒,均有明确服药史,剂量为20~150 ml,因经济原因等均未能接受积极的综合治疗,出院后生存率为0。结论临床接诊百草枯中毒患者应仔细甄别病史,注重早期处理,及时与患方沟通,选择个体化救治方案。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按AO分型属于C型骨折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行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 按照改良Green和O' Brien的评定方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优20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1.1%.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8.
背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已取得确切疗效.为减少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改良方案,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的:验证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87例,其中改良组41例采用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保留C7棘突及其附着肌肉韧带组织,开门节段为C3-C6;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C3-C7单开门扩大成形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时的JOA评分(17分法)、颈椎曲度Cobb角、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8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改良组手术时间(82.46±14.80) min,出血量(196.3±141.4) mL;对照组手术时间(78.41±15.43) min,出血量(220.91±128.21) mL,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JOA评分恢复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改良组治疗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的比例为17%,对照组为46%,对照组显著高于改良组(P<0.05).改良组治疗后颈椎曲度丢失程度、颈椎活动度丢失程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门轴侧均骨性愈合,无椎板塌陷和再“关门”现象.提示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神经减压效果,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维持颈后韧带复合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对颈椎稳定机制的破坏,从而保留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并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及血液透析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测定30例慢性肾衰竭未透析患者(CRF组)、30例血液透析患者(HD组)、30例健康自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VCAM-1与vWF的水平,并比较透析前后的变化。结果 VCAM-1水平在HD组、CRF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 638.4±372.2)ng/mL、(6 723.5±136.4)ng/mL、(2 901.3±253.2)ng/mL,HD组、CRF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vWF水平在HD组、CRF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41.7±13.5)%、(165.6±7.9)%、(90.5±l0.8)%,HD组、CRF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血清VCAM-1透析后(7 863.4±186.3)ng/mL较透析前(7 638.4±372.2)n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透析后(291.3±12.6)%较透析前(241.7±13.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液透析可进一步加重其损害。  相似文献   
60.
梁卫东  付强  杨波  李荣祥 《四川医学》2002,23(3):273-273
穿透性心脏损伤是胸外伤的危急重症 ,和平时期常见的致死原因为刀刺伤 ,延误诊断与治疗将导致伤者的迅速死亡。笔者分析我院 13例心脏刀刺伤的诊治经验并探讨相关问题。1 临床资料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院收治心脏刀刺伤13例 ,男性 12例 ,女性 1例 ,年龄 16~ 38岁。致伤物以各种小刀及匕首为主 ,受伤至急诊时间 15~ 12 0分钟。胸壁伤口位于胸骨左缘心脏投影区 11例 ,位于胸骨右缘锁骨中线内区域 1例 ,位于剑突附近上腹部区域 1例。根据伤者在急诊室的临床表现 ,分为三种临床类型[1] 。无循环障碍表现者为亚临床型 ,本组 1例伤后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