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3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医药卫生   393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V(16)A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法在昆明地区汉族人中检测97例健康对照者和18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UAlb)定量分为DN0(UAlb<30mg/24h)、DN1(30mg/24h≤UAlb<300mg/24h)和DN2(UAlb>300mg/24h)]的MnSOD基因V(16)A多态性,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DN组(DN1 DN2)VV基因型和V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不伴肾病的DN0组(P<0·05)。MnSOD基因多态性与DN显著相关。结论MnSOD基因V(16)A多态性是中国昆明地区汉族T2DM发生DN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42.
[目的]以基本药物政策为基础,选择与基本药物可及性相关的代表性指标,初步建立宁夏地区基本药物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访谈、文献复习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正。[结果]地理指标、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及其下属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权威性。[结论]宁夏基本药物可及性评价指标的建立,为基本药物制度在宁夏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探讨固原市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该院收治的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比较该组调查患者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的差异,并分析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户籍对SCL-90评分的影响。结果:与国内常模对比,该次调查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以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以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组躯体化、抑郁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病程<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组和城镇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阳性项目数明显低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组和农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户籍对SCL-90评分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户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需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44.
[目的]了解银川市三级甲等医院病人对临床心理护理的评价。[方法]采用临床心理护理调查问卷对银川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22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一般心理护理病人评分为34.81分±3.85分,专业心理护理病人评分为27.46分±6.57分;一般心理护理病人评价得分率为77.35%±8.56%,高于专业心理护理病人评价得分率49.98%±12.00%(t=43.460,P=0.000);病人所在医院、职业2个因素与一般心理护理、专业心理护理均存在相关。[结论]银川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心理护理实施病人评价较低,专业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不理想,应注重病人评价,提高临床心理护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45.
跗外侧动脉蒂小腿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跗外侧动脉蒂小腿前外侧皮瓣的解剖特点,以及修复足前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20条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尸体标本,解剖观察其跗外侧动脉、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浅动脉等血管的分支、走行和吻合.据此设计跗外侧动脉蒂小腿前外侧皮瓣,对8例足前部组织缺损患者进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足前部缺损范围5 cm×4 cm ~ 9 cm×5 cm.供区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跗外侧动脉、腓动脉穿支、胫前动脉穿支、腓浅动脉相互吻合,在足外侧、外踝前、小腿前外侧形成一条纵行血管轴.皮瓣范围6 cm×4 cm ~ 10 cm×6 cm.结果 术后8块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皮瓣无溃疡发生.患者能自由行走.结论 以跗外侧动脉为蒂切取小腿前外侧皮瓣,皮瓣血运可靠,血管蒂长,可修复足前部任何区域,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946.
目的 探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在MTB的利福平耐药菌株rpoB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PCR扩增MTB的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扩增产物与野生型DNA链形成异源双链,在65.4℃柱温下进行DHPLC分析.对DHPLC不同峰型菌株的rpoB基因片段进行测序,评价DHPLC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共分析46株MTB菌株,其中42株对利福平耐药,4株对利福平敏感.经DHPLC分析,产生15种不同图谱.测序结果表明,各图谱菌株突变特征不同.除D108和D24菌株的DHPLC峰形相同而突变特征不同外,其他菌株均为DHPLC峰型与基因多态性相一致,即DHPLC峰型相同则基因多态性相同,DHPLC峰型不同则基因多态性不同.结论 DHPLC具有简便快捷、高通量和自动化的特点,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可用于快速检测耐药MTB的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947.
目的:观察红景方对低氧状态下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模型组、前列腺E1组、红景Ⅰ号方低剂量组、红景Ⅰ号方中剂量组、红景Ⅰ号方高剂量组,每组20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勃起情况、RT-PCR测定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造模6周后,与常氧组比较,模型组勃起次数明显降低(P<0.01),低氧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与常氧组比较,低氧模型组的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均升高(P<0.05);与低氧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的红景方组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均降低(P<0.01)。结论红景Ⅰ号方有抗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纤维化的作用效果,此作用可能与影响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C(-634)G多态性及血浆中VEGF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 方法 在昆明地区汉族人中检测96名正常对照者(NC组)和285例T2DM患者的VEGF基因C(-634)G多态性及血浆中VEGF水平. 结果 DR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非DR(NDR)组(P均<0. 05),DR组中CC基因型者血浆VEGF水平高于CG及GG基因型者和NC组(P<0. 05或P<0. 01). 结论 VEGF基因C(-634)G多态性是昆明地区汉族T2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49.
锚钉缝线Krackow缝合法修复跟腱远端断裂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新鲜跟腱远端断裂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5例新鲜跟腱远端断裂采用锚钉缝线Krackow法缝合修复。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个月至2年。优20例,良5例。随访期内无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新鲜跟腱远端断裂采用锚钉缝线Krackow缝合法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探讨老老年人(≥75岁)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老老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老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消化性溃疡占52%(13/2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0%(5/25);胃癌占12%(3/25),糜烂性胃十二指肠炎和食管炎各占8%(2/25)。老老年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结直肠癌占76.2%(16/21),结直肠息肉占19%(4/21)。结论:老老年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其次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