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皮肤病是部队官兵的常见病。笔者对武警某地驻训部队救护所2005年1月-2005年7月诊治的患皮肤病的官兵407例进行了分析,探讨该地区驻训部队皮肤病患病规律。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氯胺酮在进行程序化镇静镇痛(procedural sedation andanalgesia,PSA)中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为对急诊室内需要氯胺酮PSA治疗患儿的前瞻性非劣效性研究,于PSA之前、氯胺酮注射后即时、2.5、5以及10 min测量并分析患者右眼眼压。结果 共入组83例患者(其中49例(59%)为男性,1~5年龄组28例患者,6~10年龄组26例患者,11~15年龄组29例患者)。平均氯胺酮静脉注射总量为1.6 mg/kg(95%CI=1.4~1.7)。眼压基线均值为17.5 mm Hg(1 mm Hg=0.133 kPa)(95%CI=16.4~18.6 mm Hg),注射氯胺酮2.5 min后的眼压均值为18.9 mm Hg(95%CI=17.9~19.9 mm Hg)。其平均差为1.4 mm Hg(95%CI=0.4~2.4 mm Hg),非劣性边界为2.6 mm Hg(15%)。结论 给予急诊患儿常规程序化镇静镇痛剂量的氯胺酮并没显著增加眼压。仍需更多研究来评估对于有眼部疾病患者应用氯胺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3.
微型T形钢板治疗跖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白2002年1月~2007年1月,笔者采用微型."T"形钢板治疗跖骨颈骨折17例,现就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18~62岁,平均40.4岁.左侧6例,右侧11例.简单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5例.单发跖骨颈骨折13例,多发跖骨颈骨折4例.本组中开放性骨折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4 h内4例,2~7 d 13例,3例开放性骨折均在24 h内手术.  相似文献   
94.
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布。[方法]使用F-scs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收集100例志愿学站立、行走、慢跑、上、下楼梯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分析5种生理状态的足底压力分布,以及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步速等因素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正常中国成年人5种生理状态的足底压力分布各有特点,静、动态差别显著;四种动态方式中,以水平行走的步态最为稳定,步速加快和上、下楼导致步态不稳;性别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步速的影响则有显著性意义,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与足底压力分布呈弱相关。[结论]中国正常人的足底压力分布具有独特性,本实验得出的数据可对临床足底压力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5项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认为: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与全髋关节置换(THA)相比,半髋关节置换(HA)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较低,但是关节翻修的几率会增高.另外,HA治疗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可能有所下降,但是各研究均未获得显著性差异.患者死亡率与选用假体的种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得出的结论应谨慎应用,因为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假体种类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脑缺血预适应(cerebr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CIP)后小胶质/巨噬样细胞活化对大鼠大脑缺血性损伤早期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2,TLR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干预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大鼠局灶永久性脑梗死模型,采用局灶缺血再灌注进行CIP干预,使用米诺环素抑制CIP后小胶质/巨噬样细胞活化.采用免疫荧光、原位杂交、神经功能5分评定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观察CIP后小胶质/巨噬样细胞活化规律,检测大鼠额顶叶皮层组织TLR2/NF-κB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因子核因子抑制剂α(NF-κb inhibitor α,IκB-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mRNA的表达,比较各组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死体积变化. 结果 干预组大鼠小胶质/巨噬样细胞在大脑缺血性损伤后1h即存在活化,12 h迅速升高,活化速度及范围较缺血组显著增强(P<0.05);额顶叶皮层组织IκB-αmRNA 1 h即出现表达,TNF-α mRNA12 h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峰值水平显著低于缺血组(P<0.05).与缺血组比较,CIP明显提高大鼠存活率,改善神经功能,缩小梗塞体积(P<0.05),米诺环素明显抑制CIP上述神经保护作用(P<0.05). 结论 CIP可以使小胶质/巨噬样细胞在大鼠脑缺血性损伤早期迅速活化,可能通过调控TLR2/NF-κB信号通路,抑制了脑缺血后过度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下胫腓联合是由胫腓骨远端4条韧带组成的复合体,既维持着胫腓骨远端的稳定性,又使踝关节保持一定的微动特性.下胫腓联合损伤常伴发于踝关节骨折,治疗不当可能影响踝关节功能,出现踝关节不稳定、关节炎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目前下胫腓联合损伤确诊需通过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甚至关节镜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治疗上,下胫腓联合损伤后关节不稳...  相似文献   
98.
背景: 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针对此争议,对已发表关于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 方法: 我们通过系统研究方法,两位作者分别检索主要的英文和中文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OVID、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并检索主要的骨科和运动医学杂志,以及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并通过已定标准确定纳入文献,并评估文章质量和提取相关数据,对于有争议的结果,通过与第三位作者讨论决定。汇总分析各研究的结果与结论,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功能疗效和并发症率。Meta分析通过RevMan5.0完成。 结果: 有8篇随机对照研究,共包括77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保守治疗组的跟腱再断裂率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Z=3.33, P<0.01);然而,手术治疗组的中度(Z=4.27, P<0.01)和轻度(Z=5.59, P<0.01)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主要并发症和整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未获得显著差异。手术治疗组的重返工作时间较保守治疗组短(Z=2.65, P<0.01);然而,重返伤前体育活动的患者比例和踝关节活动度显著减小的比例在两组间未获得显著差异。两组间的其他功能评估结果也相似。 结论: 手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跟腱再断裂的发生率,这也是多数医师在治疗跟腱断裂时首先考虑的因素。然而,手术治疗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则较高。除外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返回工作,两种方法的功能愈后相似。因此,根据本研究结果,对于身体一般状况良好的急性跟腱断裂患者,可首选手术治疗,但医师和患者均需当心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然而,保守治疗也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也别是对于老年和运动要求较低的患者。  相似文献   
99.
股骨近端骨折单极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显示:单极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相当,其中涉及功能恢复、短期或长期死亡率、再脱位风险及感染率等几个方面。其中仅1项研究随访比例大于85%,由于部分随访比例低,所以结论存在偏倚。有必要采用严格方法学,提高随访比例,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研究以明确两种方法何者更优、更安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回顾性评估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 并总结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特征。方法 2004年 1月至 2008年 10月, 对 8例 9足儿童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行手术治疗, 男 7 例, 女 1例;年龄 10~15岁, 平均 13.1岁。术前通过 X线片及 CT检查对骨折情况进行评估和分型, 术后通过临床检查及 X线片随访, 临床评估使用改良 AOFAS评分。并对已发表的手术治疗儿童跟骨关节 内骨折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按照 Essex-Lopresti分型, 舌型骨折 4例 4足, 关节压缩型 5例 5 足;按照 Sanders分型, 域型 5例 5足, III型 3例 3足, 郁型 1例 1足。均获得 21~72个月随访, 平均 47.4 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 2.8个月(2~4个月)。术前及术后 B?hler角分别平均为 5.7°和 33.1°, Gissane 角分别平均为 106.5°和 128.0°;平均改良 AOFAS评分为 65.2分(53~68分)。有 1足出现皮缘局部坏 死,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文献综合结果, 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 男性占 78.6%(48/61);Sanders域型占 53.7%(36/67), III型占 37.3%(25/67), 郁型占 9.0%(6/67);Essex-Lopresti舌型骨折占 40.5%(15/37), 关节压缩型占 59.5%(22/37)。结论 儿童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 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较快且预后良好, 并发症发生率低。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特征与成人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