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7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医药卫生   789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8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IPFI分为IPFI组(18例)和非IPFI组(6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伴IPFI的危险因素;分析IPFI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真菌菌种分布。结果 18例IPFI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5℃占比72.22%,咳嗽咳痰/白色黏痰占比83.33%;18例IPFI患儿中5例表现为结节实变影,7例表现为多发斑片状阴影,8例表现为散在斑片状阴影合并小结节,2例表现多发云雾状毛玻璃样高密度影、间质病变为主。16例获得真菌微生物学证据,血培养2例,肺泡灌洗液涂片1例,血或者肺泡灌洗液NGS检测13例,其中以毛霉菌(31.25%)、曲霉菌(25.0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8.75%)为主;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方案含激素■、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均是儿童急性白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传导途径对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应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vitaminC定向诱导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PD98059,观察其对成骨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MSC体外扩增15代可获得(3-4)×1012个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作用下,MSC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不同剂量的PD98059均可抑制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并有剂量依赖关系;同时促使部分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结论:ERK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在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3.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 1(interleukin- 1,IL- 1)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系 ,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 EH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 ,检测湖北省汉族 15 2例 EH患者和 16 8名正常对照者的IL- 1基因多态性 ,包括 IL- 1α(- 889C/ T)位点、IL- 1β(- 5 11C/ T)位点、IL- 1β( 395 3C/ T)位点、IL- 1Ra( 80 0 6 T/ C)位点多态性以及 IL- 1Ra第 2内含子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结果 IL- 1α(- 889C/ T)位点、IL- 1β( 395 3C/ T)位点、IL- 1Ra( 80 0 6 T/ C)位点多态性和 IL- 1Ra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在 EH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而 IL- 1β(- 5 11C/ T)位点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 (P<0 .0 5 ) ,携带 CT基因型罹患 EH的危险性可增加 2 .5 4倍。结论  IL- 1β基因启动子区 - 5 11位点 C/ T多态性可能与 EH易感性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干扰素-γ(I NF-γ)刺激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CD40/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给予I NF-γ刺激和不同浓度DHEA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CD40L在细胞表面的表达,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40/CD40L mRNA的表达。结果:I NF-γ刺激HUVECs表达CD40/CD40L,DHEA下调I NF-γ诱导的HUVECs表面CD40/CD40L的表达,同时对I NF-γ刺激下的CD40/CD40L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DHEA能减轻I NF-γ刺激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的表达。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131I治疗对Graves'病(GD)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EIF)的影响.方法检测并比较56例GD患者经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和12个月时血清TT3、TT4、TSH、FT3、FT4、TSH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4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131I治疗后3月、6月和12月,GD患者TT3、TT4、FT3、FT4、RBC-C3bR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SH和RBC-I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RBC-C3bRR与TT3、TT4、FT3、FT4水平呈负相关,RBC-ICR与TT3、TT4、FT3、FT4水平呈正相关.结论131I治疗能增强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EIF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检测可作为GD病人免疫状态、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6.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体研究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BMMSCs)向造血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将hBMMSCs经尾静脉注射给环磷酰胺处理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利用流式激活细胞分析系统(FACS)检测hBMMSCs输注后存活35d的SCID小鼠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人源性造血细胞的表型和水平。结果:hBMMSCs输注组外周血(PB)、骨髓(BM)和脾脏(spleen)中可检测到人CD45+/H-2Dd-、CD34+/H-2Dd-细胞,而对照组PB、BM和脾脏均未检测到上述表型的人造血细胞。结论:hBMMSCs具有向造血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67.
目的: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过程中, 增加成熟T淋巴细胞的含量, 以促进其重建致死量照射小鼠的造血功能后免疫功能的早期重建。方法:胚胎干细胞在含甲基纤维素的培养基中自由分化形成胚胎体, 分化第6d添加造血生长因子, 同时添加胸腺肽, 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细胞中CD34+的造血干/祖细胞和CD+3的成熟T淋巴细胞含量, 最后将分化细胞注射入致死量照射小鼠体内, 观察60d, 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病率作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 用PCR检测Sry反映移植细胞在宿主体内的存活。结果:分化第13d, 未加胸腺肽, CD+3的成熟T淋巴细胞含量仅10.52%, 重建造血后无GVHD发生;添加胸腺肽, CD+3的成熟T淋巴细胞含量升高达22.93%, 重建造血后GVHD发病率100%。结论: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过程中, 添加胸腺肽, 能增加CD+3的成熟T淋巴细胞含量, 体内重建造血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P-选择素(P-selectin)基因启动子区C-2123G、T-1817C多态性在中国湖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时比较不同种族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200名健康者P-selectin基因启动子区C-2123G、T-1817C的基因型并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中国湖北地区健康人群P-selectin C-2123G基因各基因型频率:CC型8.0%,CG型40.5%,GG型51.5%;C,G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2%,71.8%,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德国和英国比较,发现不同种族间P-selectin C-2123G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P<0.001).P-selectin T-1817C基因各基因型频率:TT型65.5%,TC型28.5%,CC型6.0%;T,C各等位频率分别为79.75%,20.25%,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英国比较,发现不同种族间P-selectin T-2123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P-selectin启动子区C-2123G、T-1817C基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在同种族男女间无差异,在各族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9.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已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关键技术,因其可识别影像中的斑块及易损斑块,所以该技术对辅助诊断冠心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研究领域内尚缺乏对冠脉OCT图像全自动、多区域、高精度的分割算法。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智学理论的冠脉OCT图像的多区域、全自动的分割算法,以期实现对纤维斑块和脂质区的高精度分割。本文基于隶属度函数重新定义了OCT图像转换至中智学领域T图的方法,进而达到提高纤维斑块的分割精度的目的。针对脂质区的分割,本算法加入同态滤波增强图像,使用中智学将OCT图像转换至中智学领域的I图,进一步使用形态学方法,实现高精度的分割。本文对9位患者、40组具有典型斑块的OCT图像进行分析,并与医生手动分割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避免了传统中智学的过分割及欠分割问题,准确地分割出斑块区域,且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因此本文工作或可有效提高医生分割斑块的准确率,期望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对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膜孔内接枝聚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AM)“开关”的温敏型智能膜的制备 ,并对其进行了温度感应开关性能实验。实验中采用等离子体接枝填孔聚合法将 PNIPAM接枝在多孔平板膜的膜孔中 ,结果表明 ,这种接枝了 PNIPAM“开关”的多孔膜具有温度感应特性 ,其利用膜孔内 PNIPAM接枝链的膨胀 -收缩特性实现了感温性开关性能。当环境温度低于 PNIPAM的低临界溶解温度 (L CST)时 ,膜孔内 PNIPAM分子链膨胀而使膜孔呈“关闭”状态 ;而当环境温度高于 L CST时 ,PNIPAM分子链变为收缩状态而使膜孔“开启”。温敏开关的 L CST可通过添加丙烯酰胺 (AAM)与异丙基丙烯酰胺 (NIPAM)共聚来调节 ,AAM与 NIPAM共聚开关的 L CST随 AAM添加量的增加而单调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