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睫状体光凝后再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transscleral diode laser cyclophotocoagulation,TDCP)后因眼压再次升高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14例(14眼).比较光凝前、光凝后1周、小梁切除术前、术后1周、3个月以及1 a的眼压和视力,并记录患者症状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光凝前、光凝后1周、小梁切除术前、术后1周、3个月以及1a的眼压分别为(54.73±7.55)mmHg(1 kPa=7.5 mmHg)、(15.30±9.41) mmHg、(41.91±10.80) mmHg、(11.70±5.99) mmHg、(14.83±2.44) mmHg、(16.36±4.22) mmHg;视力分别为0.1447±0.2241、0.192 9±0.1476、0.252 5±0.203 2、0.253 6±0.1843、0.243 9±0.178 5、0.225 4±0.188 5.光凝后1周、小梁切除术前与光凝前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切除术后1周、3个月和1 a与小梁切除术前相比,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小梁切除术后1周、3个月和1 a之间眼压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时间点之间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18,P=0.612).光凝后当天诉眼痛者2例,予止痛药口服后缓解,之后所有患者均未再诉患眼剧烈疼痛或严重的眼部不适.光凝后2例患者有持续性前房闪辉超过1个月.小梁切除术后3例患者未见虹膜周边切口.结论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可首选TDCP治疗,光凝后视功能可以维持不变或升高,眼压若再次升高可行小梁切除术,TDCP对后续的小梁切除术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2.
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全世界大约有3亿患者,我国大约有近2000万,近年来其病死率有增加趋势。哮喘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导致多次住院和医疗费用较高,虽然不能根治,但是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及管理可以实现哮喘病情控制。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临床路  相似文献   
93.
目的:从人肝癌T7 cDNA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出能与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特异结合的蛋白分子.方法:以人iDC为固相筛选目标,对人肝癌T7 cDNA噬菌体肽库进行4轮生物淘选,ELISA鉴定噬菌体单克隆.阳性克隆经PCR扩增并测序后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4轮筛选富集现象不显著,获得80个只与人iDC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测序显示部分克隆序列相同,生物信息学比对发现与人iDC特异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的同源蛋白中,可能与肝癌发生相关的分子有:人铁蛋白轻链、甲胎蛋白、α1微球蛋白前体、G蛋白偶联受体116和跨膜蛋白49等.结论:从人肝癌17 cDNA噬菌体肽库中筛选获得了能与人iDC特异结合的分子,为阐明人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免疫逃逸相关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马凡综合征眼部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例马凡综合征眼郝异常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是马凡综合征患者眼部常见症状,通过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结论:精心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讨论脂蛋白(a)的检测.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许多临床实验研究证明:Lp(a)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抑制血液凝块溶解,延缓血管壁损伤的修复,加速AS的进程.这一点也可从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到Lp(a)推论出,Lp(a)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Lp(a)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它独立于所有其他参数和外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各种不同因素对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以RD为第一诊断并经手术治疗视网膜复位成功的病例资料,共119例119眼。其中采用巩膜环扎手术38例、玻璃体联合视网膜复位手术81例。观察RD患者的发病年龄、RD时间、RD范围、有无裂孔、黄斑状态、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程度、手术前后视力、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用χ2检验对其进行分析,根据结果选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视力提高65例(54.6%),视力不变34例(28.6%),视力下降20例(16.8%)。RD患者发病的不同年龄、RD时间、RD范围、黄斑状态、PVR分级及有无裂孔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发现上述术前因素与术后视力关联程度从大到小分别为:PVR分级(r s=-0.493,P=0.000)、RD范围(r s=-0.476,P=0.000)、有无裂孔(r s=-0.411,P=0.000)、黄斑是否脱离(r s=-0.360,P=0.000)、RD时间(r s=-0.334,P=0.000)、患者年龄(r s=-0.241,P=0.008)。结论:RD患者术前PVR分级、RD范围、有无裂孔、黄斑状态、RD时间和年龄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其中术前PVR分级、RD范围、有无裂孔对术后视力的恢复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7.
李维娜 《黑龙江医学》2012,36(8):596-597
目的探讨检测CYC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中,其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免疫比浊法生化测定30例高血压病人,30例糖尿病病人,20例健康对照人的血清CYC含量。并同时测定血清的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结果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中,早期肾脏损害均出现CYC升高,且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CYC是反映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8.
葛根素冻干粉针剂制剂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娜  包晗  张英起  颜真 《中国药业》2007,16(11):25-27
目的 探讨葛根素冻干粉针剂的制剂工艺改进。方法 通过调节pH值或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比例使葛根素冻干粉针剂达到良好的物理性质。结果 当葛根素溶液pH值达到7.3以上或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大于5时,制成的粉针剂外观完整,溶解性及溶液稳定性良好。结论 两种方法都能较好地解决制剂工艺中原先存在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99.
患者男.17岁。2006年10月10日因骑摩托车时被汽车撞倒,头面部着地受伤致头晕、头痛3h入院。CT检查显示左侧基底节低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上颌窦后侧壁、左侧翼内外板及下颌骨体部骨折:双侧上颌窦积液。诊断:(1)蛛网膜下腔出血:(2)上下颌骨骨折。入院后急诊行下颌部创面清创缝合术。  相似文献   
100.
李维娜  彭亚丁 《武警医学》1999,10(9):509-510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但常常与胆系炎症并存,体检时很难被及时发现。本文总结了术前行B超检查确诊后施腹腔镜切除术300例,术后证实B超诊断符合率为99%,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00例均为住院患者,术前经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其中男64例(占2133%),女230例(占7666%),年龄最小20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448岁。病程短者数月,长者可达10a。男女之比为13478,结石分类及男女在分组中所占比例见表1。12 方法 使用EUB-40型超声诊断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