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01.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镜在肾输尿管全切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电切镜行输尿管下段切除在肾盂输尿管癌根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6月~2005年3月,6例输尿管下段、同侧输尿管口及膀胱均未见肿瘤的肾盂输尿管癌,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镜联合腰部切口5例,后腹膜腹腔镜1例行肾输尿管全切术。结果6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0—210min,平均150min。术中尢一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术后膀胱冲洗,未见出血。留置尿管7~9d。平均8d。1例术后5d拔尿管后出现患侧下腹疼痛、发热,证实少许尿外渗,再次留置尿管5d后,经尿道膀胱造影无渗漏,排尿恢复正常。术后病理结果输尿管残端均阴性。除1例术后3个月死于心肌梗死外,余5例术后随访7~21个月,平均1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输尿管下段切除术中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镜微创、无出血、并发症少,是辅助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女性原位尿流改道术中控尿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对39例女性膀胱癌患者实施原位尿流改道术,术中注意保护尿道外括约肌、尿道括约肌支配神经及盆底支持结构,同时尽量保留阴道前壁及一定长度的后尿道并构建一低压去管化肠代膀胱,术后观察患者的控尿排尿情况,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39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日间控尿率92%(36/39),夜间控尿率85%(33/39),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满意。结论 女性原位尿流改道术中综合应用相应控尿技术可使患者在术后获得满意的控尿排尿能力。  相似文献   
103.
2008年4月~2010年4月,对我科67例非积水性肾结石,采用先行逆行插管,然后以B超引导、在人为肾积水的情况下建立皮肾通道,并以钬激光碎石取石。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直视下利用输尿管镜扩建经皮肾通道取石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5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前1天先行经皮肾造瘘术,利用输尿管镜直视下顺造瘘管扩张经皮肾通道,监测扩张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血酸碱度(pH)、Na^+、K^+、HCO3^-、阴离子间隙(BE)的变化。结果54例利用输尿管镜成功扩建了经皮肾通道,扩张时间5~15 min,平均8 min,灌注液进入体内量350~1000 ml,平均520 ml,上述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指标扩张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例因肾造瘘管脱出通道丢失而重新穿刺;1例扩张时因肾盏撕裂出血较多被迫终止手术,予局部压迫,静推及肌注止血药后停止。1例手术结束后出现急性肺水肿表现,予利尿、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发热4例。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一次结石取净率89.1%(49/55),6例残余结石经二次手术或结合体外震波碎石除尽。54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直视下利用输尿管镜扩建经皮肾通道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阳离子卟啉TMPyP4[四-(N-甲基-4-吡啶基)]对膀胱肿瘤细胞株T24和BIU87的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PCR-ELISA法测定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RT-PCR法测定hTERT和c-myc的mRNA表达量.结果 TMPyP4和阿霉素均表现为剂量和时间依赖的细胞抑制作用.低细胞毒浓度的TMPyP4和阿霉素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均能使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增加,端粒酶活性降低,以及hTERT和c-myc mRNA表达量降低;TMPyP4作用时间较长后,上述作用优于阿霉素.结论低细胞毒浓度的TMPyP4在药物作用时间较长后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优于阿霉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TERT活性和c-mycmRNA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1例腹膜后侵袭性纤维瘤致左肾重度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行腹膜后肿瘤切除,保留肾脏.肿瘤与腰大肌紧密粘连,无法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侵袭性纤维瘤,拟行放疗及化疗,但患者未执行,术后随访10个月复发.结论 本病为良性疾病,确诊靠术后病理学检查,生物学行为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107.
108.
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常规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时,手术时间较长。国内首先采用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PKEP)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问,并可达到开放手术效果,效果满意。我们在前期处理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时,发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PKEIP)治疗该疾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少,降低了高龄/合并肺、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的手术风险,继而将该技术推广应用至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抽取囊液后注入一定量95%酒精作囊肿硬化治疗。本组31个囊肿治疗有效率84%(26/31)、治愈率65%(20/31)。文章介绍了操作方法,讨论了肾囊肿治疗的必要性,囊液抽出量、酒精注入量与疗效的关系,提出将囊肿穿刺造影作为硬化治疗前常规检查以避免误将酒精注入集尿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就非染色体核型异常的NOA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