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5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了解南宁市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方法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对1043名3~6岁儿童进行检查.结果乳牙反(牙合)的患病率为9.58%,各年龄组间及男女间无显著差异.乳牙反(牙合)的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牙合).结论乳牙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92.
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家长、老师、牙医、儿童一起参与、防与治相结合的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在试验幼儿园开展口腔保健试验2年。结果试验后,对照组患龋率(79.26%)、龋均(4.59),明显高于试验组(70.63%、3.7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含氟牙膏使用率增加47.8%;家长帮孩子刷牙每天1次的比率增加53.0%。结论采用互动式集体儿童口腔保健模式可以提高幼儿园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539例病理类型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病理类型、治疗及随访情况。方法 纳入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的诊断为PNS,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2岁组、~5岁组、~10岁组和>10岁组,对不同年龄组肾脏病理类型、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转归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539例PNS患儿,男性402例,女性137例,男女比例为2.9∶1;<2岁组159例(29.5%),~5岁组269例(499%),~10岁组84例(15.6%),>10岁组27例(5.0%)(P<001)。①微小病变274例(50.8%),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79例(14.6%),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3例(32.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1.1%),膜性肾病4例(074%),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2例(0.37%),脂蛋白肾病1例(0.18%)。不同年龄组间肾脏病理类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糖皮质激素敏感和依赖的PNS患儿以微小病变为主(分别为62.4%和69.6%),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PNS患儿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48.4%)。③539例中239例完全缓解,75例部分缓解,61例无效,158例症状控制,尿蛋白(-),但仍在服用泼尼松。6例患儿分别因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病情不能缓解,合并严重感染或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 儿童PNS的发病高峰年龄、肾脏病理类型以及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发生率可能已发生改变,并且在不同年龄患儿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4.
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及原位角膜磨镶术病人手术前后的视觉对比敏感度及激光干涉视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视觉对比敏感度及激光干涉视力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手术中,准分子激光切削时的冲击力及负压吸引,对视网膜的功能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预防新生儿输注20%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输注脂肪乳剂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湿敷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2组均使用套管针输注20%脂肪乳剂,湿敷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纱布湿敷套管针敷贴上方,至输液结束后30min,常规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比较2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例数。结果湿敷组与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法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局部可以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套管针输注20%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358例输精管吻合复通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不同时期采用肉眼支架吻合法、肉眼无支架吻合法、显微三层吻合法、显微全层吻合法等四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对358例输精管结扎术者施行输精管吻合复通术,取得良好效果,显微输精管全层吻合术的成功率98.34%,是输精管吻合复通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7.
角膜基质环植入术治疗近视眼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基质环植入手术是一种即将兴起新的矫正近视眼的屈光手术 ,其区别于当今流行的屈光手术如RK、PRK和LASIK手术的主要特点在于该手术具有不损伤角膜结构的完整性和手术操作方式的可逆性。尽管目前其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 ,但据其所取得初步临床效果 ,已令人感到鼓舞。为此 ,本文就目前角膜基质环植入手术有关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角膜改变和功能视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跃华  李志辉  孟玉玲  安伟丽  黄静  徐铮  李颖 《眼科》2001,10(5):262-264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的角膜改变和功能视力。方法:对LASIK术后单眼或双眼具有眩光主诉的101人(202只眼)进行失能眩光的检测和角膜地形图的分析。结果:LASIK术后,失能眩光见于不同类型的角膜地形图表现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与角膜地形图的类型无关。在均匀型角膜地形图的患者中,其失能眩光的出现与角膜切削中心的偏心程度及瞳孔的大小和切削区的匹配性等有一定的关系。结论:LASIK术后,角膜表面的不规则、角膜中央扁平形切削、偏心切削及瞳孔的大小与切削区的匹配性等是引起功能视力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循证医学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兴起了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循证医学。有人称它是 2 1世纪医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它的推广应用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媲美。循证医学强调的是临床医师应尽最大可能捕捉到最为可靠的事实证据来解决各种各样的临床问题。怎样才能“捕捉到最为可靠的事实证据” ?无疑这是我们 2 1世纪的临床医师所面临的一场新的挑战。本文对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单的介绍。1 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medicine ,EBM )简单地说 ,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1] 。它的精髓是 ,提倡在临床经验和已…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在局部晚期甲状腺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91例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CIST 1.1)评估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疗效,使用不良事件通用术语评价标准5.0版(CTCAE5.0)评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2年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91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2.09%(11/91)和80.22%(73/91),2年总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52%(95%CI:0.76~0.91)和72.53%(95%CI:0.60~0.85)。治疗相关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手足综合征和疲劳均为4.40%,高血压、咽痛、蛋白尿、腹泻、谷丙转氨酶升高均为1.10%。未观察到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致治疗终止的病例发生。结论 分子靶向药物用于治疗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总体疗效良好,药物的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