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14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蒙山九州虫草与冬虫夏草红外光谱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次建立了蒙山九州虫草的标准红外光谱图 ,并与冬虫夏草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 ,发现两者存在高度的相似性 ,为蒙山九州虫草成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三种虫草抗氧化活性的化学发光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研究冬虫夏草、蛹虫草、蒙山虫草3种虫草的抗氧化活性,考察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种虫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结果显示,3种虫草的水提液中蛹虫草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较高,蒙山虫草和冬虫夏草的抗氧化活性比较接近。提示:蛹虫草和蒙山虫草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替代冬虫夏草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3.
3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中国中医研究院王永炎院士:科技部2002年人口健康发展纲要明确曾提出,让中医分别参与重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创新药物的开发,但我认为中医的发展一定要把专项研究列为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以一个领域为基础,主要内容是选课题,立项目,今后中医的研究领域不仅是中医内科,而且着眼于一级学科门类,中医内科只是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4.
10月开始采用中药复方白术液配合脉冲去除尖锐湿疣(CA)疣体,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睑黄瘤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严重影响面容美观。寻找有效、满意的治疗方法是国内外专家探索的方向,既往有报道采用冷冻治疗,但常常不彻底,极易复发;国内也有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但因受部位的影响且操作复杂,临床上难以推广。我科近年来采用脉冲电离子治疗机治疗睑黄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彗星试验检测2种农药对小鼠睾丸细胞的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明  李彦 《毒理学杂志》2005,19(3):225-225
  相似文献   
27.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罹患此病,轻者影响正常生活,重者痛不欲生。患者自觉痛如刀割、锥刺、火灼、电击、常伴有同侧面部肌肉抽搐,一般无感觉缺失等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并常见到有激发点(扳机点)的存在,即如在刷牙、洗脸、进食、言语等动作时,接触三叉神经分布区某一部皮肤或粘膜等,均可激发疼痛发作。  相似文献   
28.
患者用药教育是药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恰当的关注重点和有效的干预方法是保证用药教育效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前提。随着用药教育研究的深入,“健康素养”这一概念逐渐进入药师的关注范围,其与用药依从性的内在联系也显示出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颈性眩晕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近年来中医通过多种特色疗法取得了很好疗效。但目前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理法方药,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PD患者200例,进行简易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韦氏智力和韦氏记忆的认知评估。将200例PD患者分为PD认知正常组91例,PD认知障碍组109例;另外纳入126例正常对照;比较各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 PP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水平及糖尿病患病率,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糖水平对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PD患者的FPG、HbAlc水平及糖尿病患病率[5.19(0.72),5.7%(0.5%),14%]都比正常对照组[4.85(0.79),5.6%(0.5%),6%]显著升高(P0.05)。PD认知障碍患者的FPG水平[5.21(1.32)]较PD认知正常组[4.81(0.95)]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2 h PPG、HbAlc都稍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OR:1.764;95%CI:0.06~3.244;P=0.068)与PD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糖可能是PD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未发现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血糖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