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1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379篇
医药卫生   925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45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强  胡勇  范志航  程松苗 《西部医学》2023,35(8):1193-1196+1202
对比骨桥栓桩与界面螺钉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700例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股骨隧道均以横穿钉固定。按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方式分为骨桥栓桩组(380例)及界面螺钉组(32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12个月胫骨隧道大小、膝关节功能Lyshlom评分及术后12个月关节松弛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胫骨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桥栓桩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界面螺钉组(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胫骨隧道大小、膝关节功能Lyshlom评分及关节松弛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隧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P<0.05)。结论 对于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采用骨桥栓桩胫骨端固定方式可取得与界面螺钉固定相当的临床效果,但骨桥栓桩固定更具医疗经济优势,是一种可广泛推广的胫骨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李杰  李强 《浙江医学》2023,45(12):1255-1259
目的 探讨嘌呤代谢相关基因预测肺腺癌预后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嘌呤代谢相关基因数据来源于人类基因数据库,肺腺癌 mRNA 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来源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并使用 Perl 及 R 软件筛选出与肺腺癌预后有关的表达差异的嘌呤代谢相关基因,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和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用 Cox 回归分析及套索回归分析建立预后模型,通过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比较高、低风险组的预后差异,通过 ROC 曲线验证该预后模型预测 1、3、5 年总生存期(OS)的可靠性,使用 Cox 回归分析临床因素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最后使用基因表达数据库中的 GSE26939 数据集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 本研究最终筛选出了 5 个与肺腺癌预后相关的嘌呤代谢相关基因(CD19、CYP17A1、KHDRBS2、INHA、PLK1),并建立了相关预后风险评分模型。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显示,低风险组患者 OS 高于高风险组(P<0.01)。生存状态图及建模基因表达热图显示,高风险组患者比低风险组患者的预后差。1、3、5 年 OS 的 AUC 分别为 0.76、0.74、0.77,提示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和风险评分均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外部验证集的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显示,低风险组患者 OS 高于高风险组(P<0.01)。生存状态图及建模基因表达热图显示,高风险组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1、3、5 年 OS 的 AUC 分别为 0.96、0.82、0.84,提示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结论 嘌呤代谢相关基因可能通过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来影响肺腺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建立的预后模型可为临床研究提供潜在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估AO肩锁钢板钩治疗重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27例手术病人的手术治疗和疗效.结果手术方法符合生理结构,手术时间平均30分钟,内固定牢靠.根据Murley和Constant[1]评分,优良率94%.结论 AO肩锁钢板钩治疗重型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允许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获得与人骨骼肌肌钙蛋白Ⅰ没有交叉反应的抗人心肌肌钙蛋白Ⅰ(HcTnⅠ)特殊位点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选择了包括牛心肌肌钙蛋白Ⅰ(BcTnⅠ)、根据HcTnⅠ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设计的4个钥孔虫戚血蓝蛋白(KLH)偶联肽段和一个八倍体多肽分子(MAP)等6种代用抗原,通过免疫、杂交和筛选,获得了能分泌抗(HcTnⅠ)的IgG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得到的抗体进行了特异性鉴定。结果 用其中4种抗原免疫得到了抗HcTnⅠ的IgG型单抗的细胞株,其中的3种合成肽可以得到分泌抗HcTnⅠ特殊位点的IgG型单抗细胞株。结论 为临床上检测cTnⅠ以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提供了可能抗体。  相似文献   
105.
旋毛虫Ts87重组蛋白诱导的小鼠黏膜免疫保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探讨旋毛虫Ts87重组蛋白灌胃免疫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保护性作用。实验分对照组、佐剂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组,CTB)和免疫组(CTB Ts87重组蛋白),灌胃免疫,间隔1周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第7天用400条旋毛虫感染期幼虫攻击,比较3组小鼠肠道成虫数、雌虫生殖力和肌幼虫数。且于末次免疫后第7天刮取肠黏液、取血检测特异性sIgA、Ig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成虫减虫率、新生蚴减虫率、肌幼虫减虫率分别是81·34%、67·02%、84·49%;小鼠肠黏液sIgA水平及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佐剂组。结果表明Ts87重组蛋白黏膜免疫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旋毛虫的保护性免疫。灌胃免疫能显著提高肠黏液特异性sIgA水平,对促进肠道成虫的排出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6.
HIF-1α和MMP-2在大鼠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探讨HIF-1α和MMP-2表达之间的联系。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分别于术后6 h,24 h,72 h,7 d,21 d处死大鼠。RT-PCR方法检测脑出血灶周组织HIF-1α和MMP-2 mRNA的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和MMP-2蛋白的表达,并对HIF-1α和MMP-2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模型组术后灶周组织出现HIF-1α, MMP-2 mRNA表达上调和大量黄色的HIF-1α,MMP-2蛋白阳性细胞,于24~72 h达高峰。HIF-1α mRNA及其蛋白表达分别与MMP-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分别r=0.588, P=0.002; r=0.765, P<0.001)。结论: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和MMP-2的表达上调,且HIF-1α可能调控M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IP)对小鼠烧伤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BABL/c雄性小鼠,90℃(假烧伤组为37℃)水烫背部体表面积约30%致Ⅲ度烧伤后补液1ml,复制烧伤模型。实验分为6组:假烧伤组、假烧伤+S1P组、假烧伤4-DMS组、烧伤组、S1P+烧伤组、烧伤+S1P组。连续观察小肠系膜微静脉烧伤后20~50min的荧光白蛋白渗出情况,用荧光密度比值Pa表示血管通透性,Pa越大通透性越高。结果假烧伤组4-DMS组Pa值在50min时为0.8160±0.0713,明显高于单纯假烧伤组(0.6575±0.1154,P〈0.05)。烧伤后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S1P+烧伤组Pa值自烧伤25min后明显低于烧伤组(P〈0.01),维持在正常水平,而烧伤+S1P组Pa值与烧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S1P对正常的内皮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烧伤后血管通透洼显著增加,S1P能预防烧伤后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但对烧伤后已经升高的血管通透性没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9.
1-磷酸鞘氨醇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是细胞膜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S1P可作为胞内“第二信使”调节多种生物学作用,如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诱导迁移等,也可通过与膜受体结合在多个组织器官发挥一系列重要的功能,近些年,S1P在血管通透性调节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通过基因免疫诱导BALB/c小鼠产生抗人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抗体应答,并比较不同免疫佐剂、预处理方法对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构建cTnT的真核表达质粒pCI-cTnT,大量提取、PEG纯化质粒,通过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加强免疫,每隔2周取血,ELISA法分析抗cTnT的体液应答,免疫印迹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并比较布吡卡因预处理、CpG ODN核酸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对抗体应答效果的影响。结果 接种pCI-cTnT质粒的小鼠血清中检测出抗cTnT特异性抗体,加强免疫使抗体滴度提高;使用CpGODN后免疫应答增强,弗氏不完全佐剂可明显增强免疫效果,而吡卡因预处理使应答水平下降;初次免疫后14周仍可测得较高的抗体应答。结论 采用含cTnT基因的质粒DNA免疫,成功地诱导小鼠产生抗cTnT的抗体;传统的弗氏不完全佐剂可作为核酸免疫的佐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