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2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了解河北省自杀未遂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河北省精神障碍流调样本,以该样本为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人群,共24000名,以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编制的自杀未遂调查表记录自杀未遂情况,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1)自杀未遂终生发生率为0.82%(95%CI:0.70~0.94);女性发生率为1.17%(95%CI:1.02~1.32),男性为0.47%(95%CI:0.38~0.5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χ2=30.45,P0.001);城市发生率为0.45%(95%CI:0.36~0.54),农村为0.88%(95%CI:0.75~1.00),农村明显高于城市(χ2=5.26,P0.05)。(2)服毒药及治疗药为自杀的主要方式(78.2%),使用的药物或工具来源主要是放在家里(73.5%),最主要目的是解脱痛苦(73.5%),41.8%的自杀行为属冲动性,自杀未遂者中精神疾病患病率为52.9%。(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为女性(OR=2.19,95%CI:1.55~3.09)、小学教育程度(OR=1.88,95%CI:1.34~2.65)、年龄30~39岁(OR=1.66,95%CI:1.19~2.34)、离婚(OR=3.28,95%CI:1.57~6.89)、再婚(OR=4.57,95%CI:2.00~10.46)、精神疾病(OR=8.72,95%CI:6.37~11.95)。结论:加强农药及治疗药的管理、及时发现、治疗精神疾病对自杀未遂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应对自杀未遂人群进行有效干预,防止再次出现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ABCB1和ABCG2在下咽癌FaDu细胞株及其耐紫杉醇细胞株FaDu/T中的多药耐药特征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下咽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及逆转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人下咽癌细胞株FaDu为亲本细胞,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成功建立下咽癌细胞株FaDu的耐紫杉醇细胞株FaDu/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分别检测FaDu和FaDu/T对顺铂、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和长春新碱的多药耐药性;多药耐药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分别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耐药细胞株FaDu/T比FaDu细胞有更强的多药耐药性.FaDu细胞相比,FaDu/T细胞株中多药耐药蛋白ABCB1的表达增加(t=22.42,P<0.05),但ABCG2表达下降(t=10.06,P<0.05).紫杉醇初始作用于FaDu细胞后JN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但是在FaDu/T细胞中JNK信号转导通路呈失活状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剂茴香霉素(Anisomycin)可以使FaDu/T细胞的JNK信号通路重新激活.耐药细胞株FaDu/T中加入茴香霉素时ABCB1表达下调(F=33.72,P<0.05),ABCG2的表达升高(F =220.16,P<0.05),但是在预先加入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的FaDu/T细胞株中加入茴香霉素时,ABCB1和ABCG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JNK信号通路在下咽癌的多药耐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 下咽癌FaDu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以多药耐药蛋白ABCB1的高表达和ABCG2的低表达为主要特征,且两种耐药蛋白的表达变化与JNK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各韧带在拇指运动中的作用,为韧带重建提供形态学基础。 方法 放大镜下解剖成人男性尸体20例新鲜手标本,观察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起止点及附着部位,分别测量各韧带在中立位下的长、宽、厚及最大拉伸长度,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结果 拇指腕掌关节周围共5条韧带,其中桡背韧带、后斜韧带、前斜韧带为囊内韧带,第1骨间韧带、尺侧韧带为囊外韧带。在囊内韧带中,最厚的是桡背韧带(2.08±0.27) mm,最薄的是前斜韧带(1.14±0.17) mm。最宽的是前斜韧带(9.33±1.09) mm,最窄的是后斜韧带(7.23±0.88) mm。延伸率最大的是桡背韧带(57.33±9.21%),最小的是前斜韧带(38.43±8.26%)。 结论 拇指腕掌关节存在三级稳定结构,在关节囊韧带中,桡背韧带厚韧而紧张,对维持关节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前斜韧带薄而松弛,外伤或自发性劳损引起退行性变可能性较大,拇指腕掌关节炎应该首选重建前斜韧带。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大鼠面神经损伤后NT-4在面神经、触须肌以及面神经核团中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30只Wistar大鼠建立面神经骨管内挤压伤模型,分别于建模后1、3、7、14、21d取大鼠面神经、触须肌、以及脑桥组织并提取总RNA和蛋白,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不同时段NT-4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表达部位。结果正常的大鼠面神经、触须肌以及脑桥中均有少量的NT-4表达;NT-4在面神经损伤后大鼠的面神经和面神经核团中表达逐渐增高,并且于第14天达到高峰,随后下降;NT-4的表达变化趋势在mR-NA和蛋白水平一致。在触须肌中,NT-4的表达量逐渐减少,于第14天降至最低,并维持较低水平。结论面神经损伤后,NT-4在神经束和核团神经元细胞中的表达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动态趋势,而在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逐渐降低,提示神经组织中NT-4的表达水平和面神经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编码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Twist),在Hep-2细胞中的高表达对上皮细胞标记物——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间充质细胞标记物——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及Hep-2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喉癌细胞系Hep-2为实验材料,将构建好的pcDNA3.1-Twist质粒利用脂质体2000转染于Hep-2细胞,利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转染pcDNA3.1-Twist的细胞中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转染pcDNA3.1-Twist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利用细胞侵袭实验,检测Twist的高表达对Hep-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Western-blotting检测发现转染pcDNA3.1-Twist的实验组细胞中Twist和N-cadherin的表达均上升,E-cadherin的表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发现细胞形态由转染前的多角型、椭圆型变为运动能力更强的细长、梭型;检测高表达TWIST的Hep-2细胞的侵袭能力,发现转染TWIST实验组的穿过膜的细胞数为85.33±6.66,明显高于pcDNA3.1组及对照组穿过膜的细胞数为29.33±10.70和32.00±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2.32,P〈0.05)。结论Twist能诱导Hep-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的产生,提高Hep-2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通过调控E-cadherin和N-cadherin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基因变异与HBV感染者免疫学标志及HBV DNA含量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246例HBV感染者进行HBV BCP基因变异及HBV DNA含量测定。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HBcAb及HBsAg/HBcAb阳性的HBV感染者中,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7.5%(48/49),22.9%(25/109),31.1%(14/45);HBV BCP基因变异率分别为59.1%(29/49),11%(12/109),13.3%(6/45);HBV BCP基因变异组DNA含量均≥10^6cps/ml,明显高于非BCP基因变异组。肝硬化病人BCP基因变异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e抗原免疫学标志的转换仅对部分感染者预示着病毒的免疫清除和静息,单独依靠乙型肝炎免疫学标志并不能确切提示HBV的复制状态、病变程度及愈后。  相似文献   
47.
李建峰  张学新  刘海英 《河北医药》2007,29(11):1220-1220
脑室系统外室管膜瘤是起源于脑内白质室管膜细胞巢的特殊类型颅内室管膜瘤,具有较高的全切除率、低复发率和良好的长期生存率.本文就我院最近几年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系统外室管膜瘤7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调查河北省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现状及三级(省级、市级、县级)医院的处方差异。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按一定的抽样比例,选择河北省37家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进行调查,共调查6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结果 1接受单一药物治疗421例(69.8%),联合治疗182例(30.2%);2使用频率前7位的药物分别是: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奋乃静、奎硫平、氟哌啶醇和奥氮平;3氯氮平、氯丙嗪的使用频率市级、县级医院高于省级医院(P0.05,P0.01),奎硫平的使用频率省级医院高于市级、县级医院(P0.01);氯氮平的使用剂量县级医院高于省级、市级医院(P0.01);4合并使用安坦者30.4%,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者22.2%,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17.1%,合并心境稳定剂者11.8%,合并抗抑郁剂者5.8%;合并心境稳定剂及安坦者市级、县级医院高于省级医院(P0.05,P0.01)。结论河北省精神分裂症精神药物的使用方式合理,多数患者接受单一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在临床推荐的治疗剂量范围内。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逐渐增多。氯氮平的广泛应用仍是我省精神药物使用的一个特点。3个级别的医院在药物选择上有些差异,受医生的用药习惯影响。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方法:对84例合并糖尿病的腹部外科手术病人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人以2型多见,老年患者占70.2%(59/84),病情隐匿,术前漏诊3例。84例中择期手术51例,限期手术18例,急诊手术15例。术后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3例,真菌感染1例,败血症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腹部切口。哆开2例。结论:对腹部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做好必要的肠道准备,合理使用抗生素,选择合理的手术时间和麻醉方式,有效的营养支持是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河北省2004-2005年抑郁症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北省抑郁症的患病率、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社会生活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省≥18岁人群进行调查,共24000人。以改编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为筛选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为诊断工具。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价功能状况。结果 (1)抑郁症时点患病率为27.01%o[399例;95%可信区间(CI)=24.80%0~29.22%0],终生患病率为47.47‰(608例;95%CI=44.58%0~50.37%0)。(2)时点患病率:城市[20.98%o(40例)]低于农村[27.88%0(359例);u=4.02;P〈0.01];女性[31.53%0(248例)]高于男性[22.48%0(151例);u=2.05;P〈0.05]。1〉40岁者患病率高(30.51%~44.19%)。(3)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有女性、年龄40~70岁、农民、无业和失业、学生和家庭妇女、年家庭总收入0~5000元等。(4)反复发作抑郁症占29.11%;严重程度以中度(39.6%)和重度(53.9%)多见,社会和生活功能受损明显[GAF评分为(58.95±14.86)分]。结论 河北省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社会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