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Injuries in the choledocho-pancreatico-duo-denal junction are rare, and a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other severe vascular and visceral injuries. Interventions during early operation may aggravate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hile proper application of 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 is helpful in raising the survival rate. Therefore, for most of the patients with choledocho-pancereatico-duodenal junction injury, definite opera-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after removal of necrotic tissues, control of infection and adequate drainage. However, DCS should be applied with caution, and the indications of DCS should be strictly followed, because reoperation will increase the chance of injury and infection after DCS.  相似文献   
92.
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作为乳腺癌术前诊断的方法,因其简便、快捷、安全、准确性高、不需特殊设备和价格低廉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我们曾于1991年对1983年至1990年住院的212例乳腺肿瘤患者的穿刺结果进行分析,其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2.5%.现将198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1154例乳腺癌患者1249例次穿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经研究发现亚急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较为特殊。各种组化染色阳性物质呈团块状且位于核的凹陷处;电镜下易发现特殊的包含体。临床病程较M_2a长,发病缓渐,易发生神经系统等髓外浸润。核型分析有t(8;21),常伴有性染色体丢失。免疫表型分析符合为分化较好的粒细胞白血病;有AML_1-ETO融合基因。在我国年发病率为0.194/10 ̄5。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谷氨酰胺(Gln)调控大鼠肝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TPN)组;B(TPN Gln)组;C(TPN Gln TNF-α)组,均行72 h全肠外营养.B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其中Gln剂量为0.3 g/(kg·d),计72 h.C组在B组的基础上于实验结束前24 h持续静脉滴注TNF-α,速度为5 μg/(kg·h).所有大鼠均在实验结束前0.5 h,一次性静脉注射L-15N 亮氨酸1.0 mmol/kg.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浆中TNF-α浓度,血浆及组织中Gln浓度,并测定肝组织的蛋白质合成率.结果:B组血浆及肝组织中Gln浓度高于A组,但两组均低于C组;B组肝蛋白质合成率高于A组,C组低于B组.结论:TNF-α能升高血浆及肝组织中Gln的浓度;Gln能促进肝蛋白质合成;而Gln这种促肝蛋白质合成作用可被TNF-α抑制.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应用稳定性核素(L-15N亮氨酸)测定大鼠组织蛋白质合成率的方法. 方法:分别测定静脉注射相同剂量L-15N亮氨酸不同时相的大鼠组织15N丰度及不同剂量L-15N亮氨酸的同一时相大鼠组织15N丰度. 结果:大鼠组织中游离及结合氨基酸同位素丰度在注射后半小时内几乎呈线性上升并达高峰,游离氨基酸15N丰度维持4 h后缓慢下降,结合氨基酸15N丰度在半小时至12 h之内基本维持不变;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大鼠组织蛋白质分数合成率亦增加.当L-15N亮氨酸剂量>1.0 mmol/kg,分数合成率并不随施加L-15N Leucine剂量的加大而增加. 结论:在进行大鼠组织蛋白质合成率测定时,一次性静脉注射的测量最佳时限为半小时,剂量为1.0 mmol/kg.  相似文献   
96.
甘氨酰谷氨酰胺二肽改善猪自体移植小肠的吸收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甘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对猪自体移植小肠吸收功能的作用。方法:杂种猪10只,行自体小肠移植,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标准TPN组(STPN组,n=5),接受标准TPN支持8天;Gly-Gln二肽组(GTPN组,n=5),接受含Gly-Gln的TPN支持8天,术后1天(POD1)及术后28天(POD28)行木糖吸收实验,测定肠粘膜酶活性。结果:术后28天,GTPN组:木糖吸收曲线下面积,5h尿液木糖排  相似文献   
97.
二步法大鼠原位全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死亡率低的二步法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模型.方法:整块获取带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全小肠,血管重建采用供体腹主动脉和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和受体左肾静脉端套管吻合.受体第一步手术时,供肠远端端侧吻合于受体的末端回肠,已结扎的供肠近端固定于右侧腹壁(不做腹壁造口).7d后行第2步手术,自Tritze韧带下1cm到回肠吻合口上1cm切除受体小肠,受体空肠残端端侧吻合于供肠近端.结果:共进行二步法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手术174次,正式实验44次,手术成功率90.9%.受体第1次手术时间约50±15 min,其中动脉吻合时间约为20±5 min,静脉吻合时间2±1 min,受体第2次手术时间约35±15 min.4只大鼠死于第一次手术后5 d内,2只死于肠瘘,1只死于麻醉意外,1只死于肠梗阻.第2次术后没有大鼠死亡,40只大鼠均长期存活(超过3 mo).结论:二步法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方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98.
目的总结上海市开展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0年的实践与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外科住院医师规培化培训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2010—2021年上海市32家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基本情况、外科床位数、带教师资人数、研究生导师人数,招录及出站人数、性别、年龄、学历背景、培训年限,结业综合考合格率、申请课题及发表论文情况、就业情况等信息。结果上海市共有32家外科专业基地,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主,目前累计招录了住培医师4597名,已结业3162名,绝大多数外科住培医师达到培训要求并通过考核结业。上海市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建立健全制度建设,开展教学活动,推广信息化管理,师资培训与督导检查,临床科研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成效。同时现阶段工作中仍有不足之处,包括规范教学活动、加强医学人文及思政教育、落实外科培训细则、待遇保障等方面。结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成为培养高水平外科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后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应进一步加强各外科基地培训效果的同质化、标准化、规范化,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99.
慢性放射性肠炎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治疗(放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放疗所带来的并发症也明显增加,受到普外科、放疗科及妇产科等医师的普遍关注。一、慢性放射性肠炎(chronic radiation enterocol-itis,CRE)放射性肠炎是放射治疗盆腔、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肠道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异常变化在放疗结束后4~6周缓解,放疗结束后6个月肠黏膜组织康复。而CRE的临床症状通常发生于放疗结束后12~24个月,但晚者也可能在放疗结束后数十年出现。我们的一组病例显示,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0.
目前,学术界对胆胰肠结合部范围的界定尚有争议.本文是指广义的胆胰肠结合部,包括胰头、胆总管下段、十二指肠降部及胰头周围软组织.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并不少见,但外伤所导致的却较少.由于此部位损伤的病死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甚高,没有一个统一的治疗模式为大家所借鉴,因此对外科医生而言,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处理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念的提出及在损伤救治中的广泛应用,对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救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