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70%的初发膀胱肿瘤为非浸润性膀胱癌,而其中的70%为局限于黏膜内的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癌(pTa).该类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概念已经确立.其预后取决于肿瘤体积、多灶性、复发状况、有无共存的原位癌和肿瘤的组织学分级[1].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探讨窄带显像膀胱镜(barriw band imaging,NBI)引导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预防、降低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白光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57例患者则在NBI引导下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临床预后结局.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并且观察组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BI引导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4.
<正>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并已成为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肿瘤~([1])。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唯一方法。随着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开  相似文献   
25.
核小体结合蛋白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核小体结合蛋白1(NSBP1)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检测NSPB1在20例膀胱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RNA水平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NSBP1在80例膀胱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SBP1在20例膀胱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差异。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组织的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的结果,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验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膀胱癌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NSBP1的mRNA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55±0.146和0.411±0.111(t=5.647,P〈0.01)。膀胱癌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阳性率、弱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58.8%(47/80)、26.2%(21/80)和15.0%(12/80),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染色均为阴性,两种组织的染色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χ^2=66.55,P〈0.01)。Western blot提示两种组织中NSB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7±0.044和0.089±0.019(t=5.61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SBP1的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NSBP1在膀胱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索全息影像用于腹腔镜手术术中定位病变以及辅助手术医生决策的方法、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5例因肾内型肿瘤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将患者肾脏增强CT数据导出并进行全息影像的重建和分析,将重建后的影像导入全息影像腹腔镜手术融合平台中。结果:患者A腹腔镜手术中,肉眼初步确定可疑的肿瘤位置,使用术中超声验证肿瘤位置;随后将重建影像与腹腔镜影像校准融合后,重建影像中的肿瘤位置与肉眼及超声所见病变位置一致。患者B、D术中先用重建影像定位病变所在位置,随后使用术中超声探查见病变位置与先前定位一致。患者C的术中校准融合重建影像后,重建影像中病变位置与肉眼所见位置一致。在患者E的手术中通过该平台进行远程调节和校准重建影像,实现了基于该平台的术中实时远程会诊。以上5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肿瘤切除完整,外科切缘均阴性。结论:基于CT影像的全息影像腹腔镜融合技术,可用于术中深部病变的寻找和定位,该影像所提示的肿瘤位置,与肉眼及术中超声所定位的位置吻合。该技术可在腹腔镜手术中增强术者对于病变位置和周围毗邻的认知,并为术者进行决策提供直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
通过超声波的频率衰减鉴别肾细胞癌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TaniguchiN,etal.JUrol,1997,157∶1242]为了了解超声波频率衰减变化在鉴别诊断肾细胞癌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价值,作者对29例肾细胞癌及1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28.
作者应用细胞角蛋白 2 0单克隆抗体对尿样中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学染色 ,对该方法作为一种无创的膀胱癌检测手段进行评价。共有 174例患者参加了研究 ,其中 80例有血尿或尿路刺激症状 ,94例为膀胱癌手术后随诊患者。收取的尿样进行免疫细胞染色及细胞病理学检查 ,如果检测出膀胱肿瘤或怀疑有原位癌则行膀胱镜及活检。结果显示 ,87例患者发现膀胱癌 ,免疫细胞学染色的敏感性为 81.6 % ,特异性为 77.0 % ,准确率为 80 .0 %。 12例表浅性低分级肿瘤和 4例高分级浸润性肿瘤出现假阴性。细胞病理学的敏感性为 5 1.7% ,特异性为 94.2 %。作者认为 ,细…  相似文献   
29.
CA 12 5对卵巢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瘤标 ,亦有报告在其它一些肿瘤中表达。作者为了明确晚期尿路上皮肿瘤与CA 12 5的关系及选用辅助性化疗对CA12 5水平的影响 ,对一组 6 8例有淋巴结或其他部位转移的尿路上皮肿瘤患者血清CA 12 5水平进行了研究。 6 8例患者年龄 43至 86岁 ,其中 6 0例为下尿路肿瘤 ,6例为肾或输尿管移行细胞癌 ,2例为上下尿路均有病变。患者中 2 1例单独行膀胱根治切除术 ,40例行手术及化疗 ,5例只接受了化疗 ,另 2例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患者均定期测定血清CA12 5水平 ,以明确是否能在治疗开始前作为瘤标并反映临…  相似文献   
30.
后腹腔镜下解剖性肾切除术405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解剖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术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下解剖性肾切除术405例患者资料.男232例,女173例.平均年龄(57.2±14.2)岁.肾癌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228例,肾盂癌及输尿管癌分别行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96例及49例,肾脏良性疾病致肾功能丧失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32例.根治性切除在Gerota筋膜外进行,切除界限背侧为Gerota筋膜与侧椎筋膜问、腹侧为Gerota筋膜与肾前融合筋膜间的潜在间隙;良性肾切除则直接切开Gerota筋膜,于Gerota筋膜与肾周脂肪囊问的疏松纤维组织间进行游离.在肾脏外周数个相对无血管平面间进行分离、切割,完整切除肾脏、肾周脂肪囊. 结果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和单纯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32±48)min,肾盂癌和输尿管癌平均手术时间(245±62)min.失血量中位值100(10~2500)ml,术后引流量中位值150(0~1152)ml.输血15例(3.70%),输血量中位值400(400~1650)ml.中转开放4例(0.99%),黏连严重2例,肾蒂暴露困难及出血各1例.平均拔管时间(3.9±1.8)d,术后平均进食时间(2.7±1.2)d,术后平均住院日(8.6±3.8)d. 结论后腹腔镜下解剖性肾切除术利用后腹腔镜下的放大优势,在肾脏周围的数个相对无血管平面进行游离,解剖层次清楚,符合外科原则,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术后引流量较少,是后腹腔镜下肾切除的首选术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