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腹腔镜切除5~10 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5~10 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腹腔镜切除术的安全性. 方法 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连续79例患者中肿瘤最大径5~10 cm者共41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腹腔镜组11例(其中2例中转开放,数据分析时排除在外),开放手术组30例.应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术前最高收缩压及舒张压、术前心率、血儿茶酚胺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均经腹膜后途径.开放手术组经腹腔途径11例,经腹膜后途径19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32±54)min和(178±6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 ml(0~800 m1)和450 ml(0~9500 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2)d和(9±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均未输血,开放手术组术中输血量的中位值为225 ml(0~3800 ml).2组患者术中最高血压、最低血压、最快心率、最慢心率、收缩压增加基础血压30%的次数、收缩压≥200 mm Hg(1 mm Hg=0.133 kPa)次数、收缩压≤90 mm Hg次数、心率≥110次/min次数、心率≤50次/min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引流量、拔管时间、住ICU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切除5~10 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日较开放手术有优势,且术中血压、心率波动等指标不高于开放手术.因此,5~10 cm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不是腹腔镜的绝对禁忌,经验丰富的术者可以考虑开展腹腔镜手术切除较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02.
本次大会收到泌尿男生殖系肿瘤方面论文 70 0篇 ,其中大会发言 4篇、专题发言 2 2 6篇、会议交流 42 9篇。膀胱肿瘤的报告涉及流行病学调查 ,肿瘤标记物与早期诊断 ,浅表性膀胱癌的腔内治疗 ,复发预防 ,髂内动脉化疗等诸多方面。北京作者报告了中国职业性膀胱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特点。北京、大连、广州等地作者报告了等离子汽化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疗效确切。大连作者还报告了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髂内动脉置化疗泵对膀胱区域动脉化疗可控制肿瘤进展。保留膀胱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主要集中于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表阿霉…  相似文献   
103.
作者对NMP 2 2、BTA、UBC等三种膀胱肿瘤瘤标及膀胱冲洗细胞学检查在新发及复发膀胱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研究 ,并分析了肿瘤体积、细胞分级、肿瘤分期对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影响。共 2 5 0例患者 30 4个标本进入本研究 ,一组 174例有膀胱癌病史 ,其中93例膀胱  相似文献   
104.
膀胱癌是中国泌尿外科医生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目前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尚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有必要对膀胱癌的临床诊疗行为进行规范。为了进一步统一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利于对膀胱癌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判定以及与各地区膀胱癌诊疗结果的比较,提高我国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编写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全息影像引导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9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10例行全息影像引导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0.9±10.3)岁。PSA中位值15.1(6.02~1110.14)ng/ml。前列腺MRI检查PI-RADS评分均≥3分,可疑靶病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索自发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f1发性高疵压大鼠,SHR)门服托特罗定的中长期耐受性。方法:雄性13周龄SHR大鼠20只.随机分成4纽,其中3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托特罗定4.2rag/(kg·d)、5.3mR/(kg·d)、7mg/(kg·d)。以生理盐水配成悬液分两次灌胃给药,给药容量为1.5ml/100g;剩余2只为对照组,给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灌胃期问观察大鼠的一般表现、进食、饮水、体重增长等.灌胃结束后检测主要脏器组织结构和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灌胃期间各组大鼠表现正常。未出现药物引起的死亡;低剂壁组日均进食、饮水量均较其他组明显增多(P〈0.01);各剂量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足两周后低剂量组体重增长较中剂量组快(P〈0.05)。余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组肝脏比重较对照组为低(P〈0.05).余重要器官比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肝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肾功能水平各剂量组血CREA、UREA水平均对照组为低(P〈0.05);各组主要脏器组织切片病理学观察未见异常改变.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口服托特罗定的中长期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与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T1aN0M0的肾癌患者110例,均接受肾部分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52例(LPN组),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OPN)58例(OPN组).评估患者的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和手术切缘情况.结果 LPN组和OPN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77.8和126.7 min(P<0.01),肾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8.3和21.9 min(P>0.05);两组各有2例(3.8%)和1例(1.7%)需要输血(P>0.05);手术前后肌苷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有6例(11.5%)和8例(13.8%)需缝合集合系统(P>0.05);分别有6例(11.5%)和8例(13.8%)术后出现血尿(P>0.05);未出现尿瘘或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手术切缘均为阴性.两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PN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与OPN相同,但术后恢复快于OPN.对于经选择的患者和有丰富经验的医师,可以考虑将LPN作为治疗T1aN0M0肾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8.
第107届AUA学术年会的2337篇大会发言中,与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相关的内容共计发表文章276篇。会议主题包括尿路上皮癌的自然病程、病理生理与分子标记物,尿路上皮癌的手术及药物治疗,上尿路肿瘤、膀胱癌的分期、膀胱癌的筛查与检测、表浅性膀胱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9.
作者在治疗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时仔细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对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个体特点及生存率进行了分析。自 1984年至 1997年 ,共对 45 2例手术前诊断为N0 M0 期的浸润性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术 ,同时行盆腔淋巴结切除 ,其中83例 (18% )术后组织学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阳性。 83例患者平均阳性淋巴结数为 2个 (1~ 18个 ) ,2 6例只有 1个阳性淋巴结 ;全组术后平均生存期为 2 0个月 (3~ 140个月 ) ,3年生存率为 39% ,5年生存率为 2 9%。经分析发现 ,其中 5 7例阳性淋巴结少于 5个的患者平均生存2 7个月 ,而 2 6例阳性淋巴结 5个以上的患者平均生…  相似文献   
110.
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体外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自1997年10月~1998年5月,应用前列腺电解治疗仪对离体前列腺组织行体外实验,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19例。结果体外研究显示,经尿道电解治疗可使尿道周围0.7~0.9cm范围内组织发生不可逆性坏死、变性;19例前列腺增生伴尿潴留患者接受了300~400库仑电量的治疗,总有效率74%。结论经尿道电化学治疗前列腺增生操作简单,无需麻醉,耐受性好,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于不宜手术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