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40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选择方法及其临床结果。[方法]对本科于1985年5月~2003年12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19例(138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随访。使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及THA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者分别为29例(31髋),90例(107髋)。所有手术均采用后外侧人路。[结果]早期使用的国产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86.7%的股骨柄假体出现松动。全骨水泥THA,50%髋出现了髋臼杯似体松动,62.5%髋股骨柄似体松动,25%髋行全髋人工关节翻修术:混合型(Hybrid)THA,未出现髋臼杯及股骨柄似体的松动,非骨水泥THA,除1例外无髋臼杯及股骨柄假体松动或下沉。[结论]使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应慎重选择,可适用于老年、日常活动量小的患者;而对于年轻患者,非骨水泥型THA为最佳选择;对于股骨侧出现骨质疏松或不适合使用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的患者,混合型(Hybrid)THA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全骨水泥犁THA应很少使用。  相似文献   
42.
20世纪80年代Langer提出了“组织工程学”概念,这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设计、构建、培育和保养活组织,研制生物替代物,以修复或重建组织器官的结构,维持或改善组织器官功能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组织工程产品的构建涉及到细胞、材料,体内植入又涉及到免疫、新陈代谢、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功能调节、生长发育及老化等问题。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已成为组织工程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知识的交融,极其容易产生新思想,这就为骨科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43.
手术时观察43例腰椎管狭窄的病变,对照术前临床症状、脊髓造影及CT片,发现多数病例神经受压来自增厚的黄韧带、增生的小关节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或膨隆的纤维环,椎板增厚不是主要的致压因素。对脊髓造影示多节段异常者,采用神经根造影和阻滞法定位,发现多数病例临床症状为单节段受压引起。采用有限化手术治疗,随诊平均5.3a,优良率为90.6%。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节段定位及有限化手术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本期重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经验及进展。该病为骨科常见疾患,既往手术仅以临床症状及体征为依据,虽取得一定效果,但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发生率较高(6~15%或更高)。近年来由于影象学的进步,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使手术针对性更强,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但如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以椎间盘的病理改变类型为基础,选择不同的手术和治疗方法,是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的关键。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应包括两个方面,即病理类型和真正致病节段,椎间盘突出因不同的程度或演进过程,分为脱…  相似文献   
4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子荣 《当代护士》2008,(12):13-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致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6个月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改良定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MQ—SGA)。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营养情况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地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和2002年全国克山病监测工作要点,2002年3月份继续对辽宁省国家监测点区清原县进行克山病病情监测,同时开展膳食营养状况等相关因素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背景:关节腔内用药作为骨科领域一种较为常见的用药方法,疗效显著,同时存在一定并发症。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患者对手术恐惧的心理,可以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手段,但也有些专家认为由于药物注射时无菌条件限制,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会增加关节内感染的概率而持反对意见。 目的:总结近年来通过关节腔内给药方式使用的药物、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并阐明关节腔内给药在骨科相关领域的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及万方中文系列数据库检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关于关节腔内给药在骨科相关领域临床应用的文章,检索词为“intra-articular,injection,orthopaedics,tranexamic acid, hyaluronic acid,corticosteroid,drugs,关节腔内给药”,对资料进行初审,排除较旧和重复性研究。共搜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43篇。 结果与结论:在骨科相关领域中,关节腔内用药操作方法简单,经济,有效,但同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关节腔内注射止血剂氨甲环酸可以明显减少关节置换后患者的失血量并且经济、安全;关节腔内注射关节润滑剂能够减少关节内摩擦,改善关节腔内粘连,可以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一种较好的保守方法。而关节腔内注射激素类药物可以治疗炎性关节炎,短期疗效明显,但由于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较大,现已不推荐使用。关节腔内注射镇痛药物及其他药物利弊并存。总之,关节腔内用药疗效显著,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骨科医生应掌握好适应证,合理应用相关药物,且仍需进一步大规模研究,制定出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关节腔内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48.
49.
人体内异物的取出与定位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四肢是肌肉和血供非常丰富的区域,异物一旦进入体内,大多部位较深,移动较快,原表皮异物入口的位置往往与实际异物所在的位置不一,故定位困难,手术难度大,失败率高。手术时间长。再则,深部软组织细小的异物、以及散在的多个异物、及流动性大的异物在手术上往往更加难以寻找,手术时间长且又难以完全成功取出是解决的难题。笔者于2008-02—2011-03使用经改良后的的磁铁组织钳成功快速的为129例体内金属异物患者取出异物,特别对人体四肢部位金属异物患者取出用时更短,无一例失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李子荣 《微创医学》2005,24(2):293-295
门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常见综合征.除常见的肝硬变外,尚有很多情况可引起本症.自1883年意大利病理学家Banti提出此病原于脾脏并命名为Banti氏综合征以来,人们对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理进行了百余年深入持久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主要是"肝脏结构紊乱学说",近年来人们又提出了"内脏高动力循环状态学说"和"液递物质代谢障碍学说",使此症发病机制形成了三种主要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