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ACEI联合治疗IgA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病例40例,根据随机配对法,分设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来氟米特、ACEI联合疗法降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副反应,并与激素联合ACEI疗法进行比较;观察来氟米特、ACEI联合疗法对肾功能的影响,并比较本疗法与激素联合ACEI疗法两组间肾功能的差异;治疗1年后重复肾活检,观察本疗法对改善病理病变的程度或阻止肾小球硬化及小管间质病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蛋白尿、减少尿红细胞、升高血浆白蛋白及改善肾功能,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尿蛋白及升高血浆白蛋白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远期肾功能方面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病理病变程度均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病理病变的减轻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ACEI联合治疗IgAN能够降低蛋白尿和减少尿红细胞,抑制肾小球系膜增生、细胞外基质产生,同时能够防止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或发展,能够改善IgAN的远期肾功能。  相似文献   
42.
结、直肠癌手术行Ⅰ期肠切除吻合,吻合口瘘是术后常见的主要并发症,尤其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更高。传统吻合方法为两断端的全层结节缝合及浆肌层包埋,近年来我们采用垂直褥式缝合法治疗35例,术后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收效甚好,现将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CD105和VEGF在大肠癌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CD 10 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在大肠癌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鼠抗人CD10 5和免疫人VEGF单克隆抗体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 48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 48例远癌大肠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及VEGF进行检测。结果 以CD10 5标记的大肠癌组织MVD及VEGF的表达与远癌组织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大肠癌组织中MVD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大肠癌组织MVD及VEGF的表达均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 (P <0 .0 1)。结论 CD10 5和VEGF在大肠癌组织新生血管中均有良好表达 ,可作为大肠癌新生血管有价值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B及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基因多态性与妇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关系;确定BTLA基因多态性与妇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关系的相关性.方法 取280例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妇女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进行BTL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引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BTLA基因的rs1844089基因型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基因表达有关,rs2705535基因型与PR表达有关,rs9288952基因型与肿瘤大小,ER表达及PR表达有关.结论 BTLA的基因多态性中SNP的基因型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肿瘤大小、ER、PR及P53基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淋巴结转移未发现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李大林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138-139
目的:水肿是因水液代谢障碍,潴留泛滥肌肤所引起的以面目、肢体浮肿为主要特征的疾患,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很多医家多以肺脾肾气化功能障碍论治。笔者通过学习《内经》、《难经》、《金匮》等医著,并参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30余年的临床经验,认识到水肿病从肺脾肾气化功能障碍立论,虽然正确,但不能满意地阐述及概括全部水肿病的发病机制。而三焦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最为密切,各种因素所致的水肿无不与三焦有直接关联。结论:因此,以三焦立论,从生理、病理、治疗3个方面对水肿病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C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5例CS的病例资料。结果左髂总静脉压迫24例,其中23例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例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右髂外静脉压迫1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合并DVT患者,首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左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后行髂总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根据PTA术后造影结果决定是否行支架置入术;未合并DVT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行髂静脉PTA术和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100%。22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患者出院时肢体轻度肿胀。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5年(平均26个月),3例出现活动后下肢肿胀,余15例下肢无肿胀,无静脉曲张;随访患者均行彩超检查,2例髂静脉闭塞,16例髂静脉通畅,通畅率为88.9%。结论介入治疗CS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B及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SNP位点在黑龙江省妇女乳腺癌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确定BTLA基因与黑龙江省妇女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80例乳腺癌患者及262例健康女性外周血5mL,试剂盒提取DNA后.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进行BTLA基因外显子及内含子的SNP位点DNA扩增,检测BTLA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患者与正常对照差别,进而确定该基因与黑龙江省妇女乳腺癌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的BTLA基因外显子及内含子中杂合子基因型高于正常对照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OR>1.00),内含子中rs2705535 GG基因型乳腺癌患者组中的基因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OR<1.00).A等位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中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OR>1.0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T-LA基因多态性与黑龙江省妇女乳腺癌发病风险存在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探讨B及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基因多态性与妇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关系;确定BTLA基因多态性与妇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关系的相关性.方法 取280例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妇女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进行BTL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引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BTLA基因的rs1844089基因型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基因表达有关,rs2705535基因型与PR表达有关,rs9288952基因型与肿瘤大小,ER表达及PR表达有关.结论 BTLA的基因多态性中SNP的基因型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肿瘤大小、ER、PR及P53基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淋巴结转移未发现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腔内激光闭合术的51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分子肝素组238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对照组275例,术后不采用任何抗凝药物。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浸透敷料的出血14例(5.9%),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25例(10.5%),血小板减少1例(0.4%),肝功能异常2例(0.8%),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对照组发生浸透敷料的出血19例(6.9%),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27例(9.8%),肝功能异常2例(0.7%),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2.5%),无血小板减少发生。2组患者浸透敷料的出血、切口出血或皮下血肿、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分子肝素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获访487例,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低分子肝素组获访225例,对照组获访262例。获访患者随访期间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复发9例(低分子肝素组4例,对照组5例),隐神经损伤11例(低分子肝素组5例,对照组6例),无远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2组患者的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和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