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医药卫生   204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评估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后SPECT/CT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后131I治疗前根据2015版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分为低危的409例PTC患者资料,131I治疗后5天行全身显像(WBS)和断层融合显像(SPECT/CT),根据显像结果及随访资料判断SPECT/CT上有无转移淋巴结的存在。比较有转移淋巴结及无转移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SPECT/CT上存在转移淋巴结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预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结果 131I治疗后SPECT/CT发现91例患者存在转移淋巴结,发生率为22.25%(91/40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及T分期是存在转移淋巴结的影响因素(P均<0.05);Logistic分析显示sTg水平是影响转移淋巴结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Tg预测转移淋巴结存在的最佳界值为4.01 ng/ml,敏感度87.3%,特异度60.1%。结论 低危PTC患者术后及131I治疗后SPECT/CT显示转移淋巴结的发生率较高,肿瘤较大及sTg水平高是其影响因素,sTg水平高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报道1例内镜发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病程,包括了其症状、体征及胃镜、超声内镜和主动脉CT血管成像等检查结果。该例经心外科行介入治疗,顺利出院。当发现食管较大隆起性病变时,不能忽略主动脉瘤的存在。最好先行影像学检查,除外胸主动脉瘤后再行内镜超声检查,以降低内镜检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探讨专业化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在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0月31日256例接受全麻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专业化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前睡眠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苏醒期的心率、血压指标及各时间点体温,观察两组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滞留时间、拔除气管时间及意识完全恢复时间,记录两组躁动发生例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前睡眠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术中0.5 h、2 h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术前比较,两组苏醒期时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上升(P0.05),而观察组苏醒期时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ACU滞留时间、拔除气管时间、意识完全恢复时间及躁动发生率分别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专业化整体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干预效果满意,能稳定患者体温,改善患者复苏情况,降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与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52例早期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26例。2组患者均采用控制饮食、利尿消肿、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百令胶囊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3个月时)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血浆纤维蛋白原(PF)]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 7%,显著高于对照组79. 4%(P 0. 01);治疗后,研究组HBV、LBV、PV、PF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TGF-β_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百令胶囊治疗早期DN患者疗效确切,并能够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与炎症因子指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老年V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62例。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联合组在尼莫地平组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比较2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2组巴氏指数(BI)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IGF-1、Lp-PLA2、NLRP3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MMSE、HDS、MoCA、ADL、BI评分及血清IGF-1水平均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Lp-PLA2及NLRP3相对表达量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VD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痴呆状态、日常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和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运用独立成分分析法(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慢性颈肩痛患者脑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采用3.0 T MR对29名受试者进行颅脑常规扫描、高分辨率3D-T1结构像及静息态功能MRI扫描,扫描结束后收集每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数据。采用ICA分离及识别默认网络,组间对比分析两组DMN功能连接的改变,将有差异的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VAS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颈肩痛患者丘脑、海马、基底核、左侧颞中回及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强度减低,右侧颞上回功能连接增强。海马的功能连接强度与VAS得分存在负相关(r=-0.546,P=0.043)。结论 CSR慢性颈肩痛患者的脑DMN功能连接强度发生变化,可能与患者的认知痛觉加工、情绪处理和记忆功能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9.
110.
李博 《家庭医学》2011,(5):35-35
医院药品“回扣门”又一次沸沸扬扬,反正医患关系这根神经已经崩溃了很久,那就不必再让“义愤填膺”的唾沫淹没了。这种敏感的神经,一触再触,也已经麻木,而降到冰点的医患关系,也到了冰层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