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目的:评估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72 h内发病的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入院1 d、3 d、7 d、14 d、30 d、90 d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入院1 d、3 d、7 d时,两组患者MMSE、Mo C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14 d、30 d、90 d时,治疗组MMSE、Mo CA量表评分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安全。  相似文献   
242.
目的 研究理冲汤对子宫肌瘤模型小鼠Th1/Th2平衡漂移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24只CB-17 Scid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理冲汤组和阳性药物组,采用异种移植法制备小鼠子宫肌瘤模型,药物干预28天后,采用HE染色来观察各组小鼠子宫平滑肌结构,采用MSD 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h1细胞分泌的IL-2、IFN-γ和Th2细胞分泌的IL-4、IL-5、IL-10的含量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腺体较之于正常组有明显增生,细胞排列紊乱,而理冲汤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子宫平滑肌组织基本正常。MSD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IL-2、IFN-γ的浓度显著降低(P<0.01),而IL-4、IL-5、IL-10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P<0.01);阳性药物组的IL-4、IL-5、IL-10的浓度也显著升高(P<0.05,P<0.01),理冲汤组仅IL-5的浓度较之于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理冲汤组小鼠血清中的IL-2、IFN-γ均显著升高(P<0.05,P<0.01),IL-4、IL-5、IL-10的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P<0.01);而阳性药物组中的IL-2、IFN-γ均显著升高(P<0.05,P<0.01),但IL-4、IL-5、IL-10的浓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冲汤通过调控Th1、Th2细胞分泌因子的含量水平,影响免疫逃逸,进而发挥抑制子宫肌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3.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确诊为脑卒中后癫痫的患者62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对癫痫发作时间、类型、病灶等方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早发型癫痫患者45例(72.58%),迟发型癫痫患者17例(27.42%).癫痫发作类型中,出血性脑卒中以全身发作为主(31/36),缺血性脑卒中以部分发作为主(18/26).皮质部位病变患者45例(72.58%),皮质下部位病变患者17例(27.41%).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时间以早发型为主,发病部位以皮质为主,发病率与脑卒中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244.
女性不孕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因素中,自然、药物或人工终止妊娠导致不孕与原发不孕的差异.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而配偶精液常规检查结果正常的175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流产,将其分为流产后不孕组(n=706)和原发不孕组(n=1047)(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体重指数(BMI)、文化程度及不孕年限等]、导致不孕的病因和临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结果示:流产后不孕组的不孕年限较原发不孕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后不孕组文化程度比较,显著低于原发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导致不孕病因比较,流产后不孕组输卵管因素明显高于原发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及不明原因等因素比较,流产后不孕组则显著少于原发不孕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未生育妇女自然、人工或药物终止妊娠后导致不孕的主要病因为输卵管因素,文化程度偏低对不孕也有影响,故应加强对未生育妇女,尤其对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宣教,降低由于意外妊娠行终止妊娠术所引起的不孕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4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近年来,在育龄期女性中此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有研究提示细胞凋亡调控失控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药物针对相关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靶点治疗也效果明显,故而就此对子宫肌瘤的细胞凋亡机制及药物靶点治疗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46.
目的探讨对帕金森病患者联用多巴丝肼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的疗效,并分析对其功能评分及非运动症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99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3组,A组(n=33)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B组(n=33)给予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C组(n=33)给予多巴丝肼片联合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活动功能、运动功能变化,治疗期间非运动症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改良Webster评分、UPDRS Ⅱ、Ⅲ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C组治疗后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3组临床疗效分布和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3组治疗期间精神症状、自主神经症状、感觉症状、睡眠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1);3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多巴丝肼片联合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可显著减轻症状,疗效显著,还可改善其日常活动功能和运动功能,控制非运动症状发生率,作用明显优于单药治疗者,且两者联用不会显著增多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47.
目的:观察益肾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杞菊地黄丸组、二仙汤组、杞菊地黄丸与二仙汤合方组、合方小剂量组和苯那普利组。分别观测血压动态变化情况和肾血流情况。结果:苯那普利组、杞菊地黄丸组、杞菊地黄丸与二仙汤合方组和合方小剂量组的收缩压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其中前3组的收缩压降低得更为明显(P<0.01)。各治疗组的肾血流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与二仙汤合方均可以降低SHR血压。杞菊地黄丸、二仙汤和杞菊地黄丸与二仙汤合方均可以提高SHR的肾血流量。  相似文献   
248.
脑胶质瘤病     
脑胶质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以不同发展阶段的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生长为特征的原发性脑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易与许多疾病相混淆。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 ,最终诊断要依靠脑的病理学检查。本文就该病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肿瘤来源、治疗及预后等进行综述 ,并提出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249.
目的:探究分析脑梗死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进行研究,采取红蓝球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20例采用康复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FMA、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具有突出效果,不但能够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完全改善,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保证治疗效果,而且可以使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推荐临床实践上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